湖北蛙农生态养殖发展有限公司

蝌蚪养殖技术

1.蝌蚪选择。在青蛙养殖过程中,蝌蚪的选择尤为重要,须选择经过驯养吃人工配合饲料的种蛙繁殖的后代。其次选择体质健壮、破膜后5~7天的蝌蚪,此时蝌蚪规格大,卵黄吸收完全,运输过程中损失少。蝌蚪入蛙池前,首先将氧气包放入池中,等水体平稳后再投放蝌蚪,蝌蚪的投放数量在200~500 尾/米2。其次,以投放同一批次的蝌蚪为宜,避免后期蝌蚪生长发育差异导致成活率低,驯食困难。

2.投喂管理。放苗后即开始投喂40%的蛋白质粉料,每天投2次,晚上投喂量的比例占60%以上。开始投喂量为每20万尾蝌蚪投喂1公斤,以后再逐步增量。在每餐投喂时,做到无剩料即可。如果出现蝌蚪断尾,则表明食物不够,为蝌蚪互相残杀撕咬所致。在投喂过程中,要坚持拌喂保肝护肠药物,以有利于蝌蚪肠道健康,增强蝌蚪体质。蝌蚪养殖约 45 天后,开始进入四肢发育,此时投喂的饲料可以配合投喂粒径1.1毫米的青蛙颗粒料,投喂比例由10%逐渐增至**,直到四肢生长发育完成。

3.水质管理。蝌蚪养殖周期一般在55天左右,由于蝌蚪以鳃呼吸为主,皮肤为辅助呼吸器官,因此要保证水体充足的溶氧含量。由于蛙池水体偏小,粉料又有一定的散失,因此很*导致池塘水质过肥。在养殖过程中需持续调水,避免水体pH值偏高、藻类过多、夜间耗氧过大,导致蝌蚪出现应激、缺氧等症状。保持水质透明度在15~20厘米,必要时采取换水操作。如果抽取地下水换水,建议加水时加应激灵,避免水温变化以及水体二氧化碳含量大导致蝌蚪出现应激反应或者死亡。

4.疾病预防。(1)寄生虫:选择**或者无鳞鱼类**的杀车轮虫药物进行查杀。(2)气泡病:及时更换水体,保持水质清新。水质过肥时使用药物或海联科3102调节水质。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湖北蛙农九号养殖专业合作社人工驯养繁殖立体生态模式,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既提供生态养蛙宽阔的场地,让蛙回归自然,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商品蛙品质,实现高经济效益。

以驯养一亩为标准。(一人可管理5-8亩)

效益分析:养殖面积按一亩计算,1人管理,3-4月份放苗,7-9月产商品蛙亩产2500斤左右,周期收入(保底价20元一斤)亩产收入5万元。

基本场地建设预算

1.养殖场地租金1亩800元/亩

2.建池人工费用500元/亩

3.养殖围网、鸟网750元/亩

4.固体饲料经济效益比5500元左右(亩产2500斤计算)

5.种苗费用10000元/亩

6.水电管材100元/亩

合计:约17650元

经济效益分析

1.当年周期收入

出售商品蛙:3-4月份放进种苗20万尾左右,饲养到7-9月份出售。亩产保低成品蛙2500斤左右,每斤保底价20元。2500斤*20元=50000元。实际收入50000元-成本17650元=32350元左右

五亩周期收入为:32350元×5亩=161750元

办场经营提示要实现上述目标效益,需具备以下条件:

1.掌握场地规范化建设,蝌蚪,幼蛙成活率,管理饲养技术是关键。

2.固体饲料,饲料利用总量95%以上。

3.创造良好的蛙生态养殖场地环境,要严格、科学、规范、管理。

幼蛙的饲养阶段,是指从刚脱尾变态的幼蛙通过前期培养和食性的人工驯化,个体长到 50g 左右的饲养过程。

1、幼蛙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应该做好培养好充足的活饲料(如小虾、小鱼、小蚯蚓等)和幼蛙池的消毒除害工作。

凡消毒过的幼蛙池,必须待消毒药毒性消失后,才能注入新水放养幼蛙。

2、幼蛙的放养 幼蛙的规格不齐,小的仅 4 一 5g ,而经过蝌蚪越冬变态而成的幼蛙可达10~15g,故在放养时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 1 )分级饲养。放养时应严格进行分级饲养,不能将不同规格的幼蛙放养在同一池内,这样可使同池中幼蛙尽量保持大小一致,防止大蛙吃小蛙现象的发生,以减少损失。在饲养过程中,同池幼蛙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其生长速度不一致。因此,还应按照幼蛙的大小定期进行调整分级(一般进行 2 一3次)。

严格的分级饲养既有利于幼蛙的生长,又便于正常的饲养管理。当幼蛙长到 50g 以上时,即可转入成蛙池饲养。

( 2 )确定放养量。一般在土池饲养时,每㎡放养体重 4 一 5g 的幼蛙 80~100只;体重 15 一 20g 的幼蛙 40 一 50 只;在水泥池饲养时,其放养量可比土池大 1 一 1 . 5 倍。放养幼蛙的具体密度,应考虑气候、水质、饲料以及饲养管理水平而灵活掌握。

( 3 )放养前消毒。为了消除幼蛙体表的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在放养前,将幼蛙在 1 %一 2 %食盐水或 1 %蛙康溶液中药浴 5 一 10 分钟(时间视水温和蛙体情况而定),然后放入幼蛙池中饲养,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3、幼蛙的饲养

( 1 )幼蛙的开食。刚脱尾变态至 10 天左右的幼蛙体质瘦弱、个体小。由于食性的转变消化系统还不发达,四肢跳跃能力较差,因而摄食能力不强。因此,此时要投喂幼蛙特别喜欢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小蝇蛆、小蚯蚓和小黄粉虫。投喂的小蚯蚓、小黄粉虫应先清洗消毒后才投喂,防止幼蛙感染病害以及帮助消化。投放的小动物应放在饲料盘上,每天早、中、晚各投放1次,日投料量占体重的 3 %一 5 %。投料量不能太多,以免幼蛙饱食过度,引起消化不良;也不能太少,以免吃不饱发生残食现象。一般以投料后 2 小时内吃完为度。

( 2 )设置饲料盘和诱虫灯。饲料应投放在饲料盘上,便于驯食和清除剩料及清洗饲料盘。饲料盘一般用木条钉成长宽各 lm 的正方形或长1.5m、宽0 . 8m 的长方形框架,底部用 10 一 15 目的尼龙窗纱钉紧,然后用吊绳固定。饲料台浸入水中 2 一 3cm ,小活动物带动死料在水中游动,加上幼蛙上台摄食跳动,死料就在水中摆动起来,成了活动的饲料。饲料台不能沉水太探,因为这样不利于幼蛙摄食,而沉水太浅,活动物又不易存活。

在饲料盘上安装一盏 30W 黑光灯,天黑后开灯,诱集昆虫,供幼蛙捕食。开灯的时候在饲料盘上放些死料,利用幼蛙捕食昆虫时带动死料,使死料活化后一起被幼蛙吞食,以补充饲料的不足。

在幼蛙池中设陆地,促使幼蛙跳上饲料盘休息摄食,有利于幼蛙形成吃食死料的习惯,但每个幼蛙池应放多个饲料盘。

在给幼蛙投放饲料后,要保持环境的安静。尽量减少干扰,以防幼蛙受惊而减少或停止摄食。

( 3 )日常管理。

① 控制水质和水温。幼蛙主要用肺呼吸,虽然对水中溶氧量的要求不如蝌蚪严格,但对幼蛙池水质不容忽视。要每天清除剩余饲料,捞出池中的死蛙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落叶和杂物等。另外,当水质发生恶化时,要立即进行药物消毒。每 m3水体可用 5 一 10g 生石灰溶液全池泼洒,杀灭水中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虫,消毒后注入新水。一般每隔 1 一 2 天换水 1 次,每次换 5 一 1 0cm 。

幼蛙生长较适宜的水温为 25 一 35 ℃ 。为了保持适宜的温度,可在幼蛙池四周种植高大的乔木,每个蛙池应搭建遮阴棚,供蛙池遮阴,夏季防止水温过高,冬季则可防风防寒。

② 加强巡查。每天早、中、晚都要进行巡查,检查幼蛙的摄食活动情况,水温、水质情况,以及有无发生病害。应将每天巡查情况记录下来,便于日后检查和总结饲养经验,提高饲养水平。

-/gbacbif/-

欢迎来到湖北蛙农生态养殖发展有限公司网站,我公司位于地质矿藏丰富,有“膏都”“盐海”“磷山”之称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 具体地址是湖北孝感云梦县伍洛镇G316国道旁边,联系人是周经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