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任红李大明)农垦北安管理局借助资源优势,调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大棚种植业,在传统棚菜种植的基础上,发展特色高效的中草药产业,通过绿色、无公害的栽培方式,挖掘土地潜能,产品身价倍增,拓宽职工致富渠道。

走进龙门农场棚菜种植户刘彦成家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的是满架的蔬菜小苗,这一棚的小菜能给他带来6000元的收入。刘彦成不仅在棚菜种类上下功夫,精心培育丝瓜、莴笋、秋葵等南方常见蔬菜,还在育苗和种植的土壤上做起了文章,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用黄豆和有机肥发酵,产出的棚菜口感好,主打绿色、有机、健康牌,11栋大棚一年下来可以给他带来十多万元的收入。

格球山农场通过积极引导职工借助菜业管理区大棚资源的优势从事棚菜特色种植,为职工提供场地、技术的扶持,以发展特色种植为主线,进行赤芍、白鲜皮、山慈菇、灵芝等特色中草药的栽培,并发展食用菌种植,实现了传统种植向特色中草药种植的转变。目前,这个农场已经成立明佳食用菌合作社、北国神草中草药种植基地,为棚菜、棚药产业规模化发展搭建平台。

据了解,农垦北安管理局积极调优产业结构,深挖土地潜能,向温室培植要效益,反季节棚菜、水果、食用菌、中草药、花卉等,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拓宽了职工增收渠道。2017年,林下产业实现总产值6.1亿元,采集山产品7700吨,栽培食用菌410万袋,林果达成面积8664亩,北药种植面积7794亩,基地育苗总面积6650亩、1595万株。天运山产品有限公司经营销售林特产品60余种、2.7万余吨,实现产值1.1亿元,出口创汇700万美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