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方标准《红腹角雉人工繁育技术规程》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2018《红腹角雉人工繁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标准项目的来源本项目由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于2016月向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6月批准列入2016年度第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经费10万元。项目实施年限2016年-20172、主要基础和工作过程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利用前期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科研项目的支持,开展了该物种的人工养殖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养殖技术,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心位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内,占地面积180亩,现有交通、供水、供电系统完善,有科研实验室、救护医院、养殖笼舍等。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具有数名高、中、初级职称技术人员,一直从事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科研科普等工作,相继成功建立了黄腹角雉、红腹锦鸡、白鹇、白颈长尾雉等多个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人工繁殖种群。该项目的实施已具备多年的科研工作基础从1996年开始湖南省科委申报立项《珍稀雉类的饲养繁殖研究》科研课题,开展了红腹角雉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工作,并承担了国家林业局“湖南珍稀雉类种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一项,该项目为濒危物种保护重点项目之一,建设了包括红腹角雉在内的珍稀雉类养殖笼舍3,000余平方米,野化训练场12,000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完成。
通过这些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红腹角雉养殖经验,形成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建立了红腹角雉笼养成熟技术体系,解决了该物种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繁殖率低、幼雏成活率低、种群管理难等技术难题;通过科研实践,培训和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养殖科技队伍;在红腹角雉人工养殖技术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现已建立了近100只的红腹角雉人工养殖种群,上述工作为本项目的完成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基础和实施条件。2016年4月,向湖南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项目申请,2016年9月立项,2016年10月成立了本标准项目组,确定了项目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人员分工。2016年12月-2017年2月,编者查阅大量技术资料以及对多家养殖场的实地调研,共参阅技术专著3部,有关文献25篇。编者对红腹角雉饲养管理各项技术要素的重点技术指标、参数和饲养管理操作规程等内容进行了认真核实,对不同资料中存在的分歧进行了重新认定。在此基础上,按照技术标准的编写要求和原则,在查阅已有资料及自己总结的经验基础上,完成标准初稿,一边征求相关专家、养殖场、养殖从业人员、管理人员的意见,一边应用于养殖实践。经1年多的养殖实践,其中笼舍结构、配种、种雉管理、人工孵化、疾病防疫等指标符合红腹角雉养殖管理技术规程编制的需要。
在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育雏保温与光照、饲养密度方面尚需进一步改进。2017年3月-2017年7月,通过对上述验证结果的比对分析,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技术参数。2017年8月-2017年11月形成新的文本。3、项目主要起草人及承担的工作项目组成员具有多年从事红腹角雉人工养殖科研的工作经验,熟悉人工养殖的关键技术和管理环节,项目组成员结构配置合理。主要成员见表1。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野生动物保护高级工程师项目主持人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员饲养管理段文武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员饲养管理姜卫星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兽医研究员卫生防疫与疾病控制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野生动物保护高级工程师人工孵化、育雏、饲料配制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野生动物保护初级工程师人工孵化、育雏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师技术档案资料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师技术档案资料10李芝兰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师技术档案资料11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野生动物保护高级工程师技术档案资料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标准的主要内容1、编制原则:编写格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陆生野生动物(鸟类)饲养场通用技术条件》(LY/T1564-1999),并依据本中心研究成果等结合我省的气候条件而制定的。编写内容综合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专著,并紧密联系红腹角雉养殖管理实各项技术指标的选择和确定以先进、合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为原则。2、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红腹角雉(Temminck’stragopan)饲养场建设、饲料、饲养、繁殖、孵化、疾病预防、日常管理、档案等要求。三、主要试验或者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结论,预期的经济效1、主要实验或者验证的分析主要是以中心多年的研究结果和所调研的雉类养殖单位的经验为基础,这些养殖场都有多年养殖历史,且规模较大,养殖技术成熟,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同时我们又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使本标准的相关要求更加适合红腹角雉的养殖生产。本标准所规定的红腹角雉饲料营养需求、人工孵化、育雏室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等技术指标主要根据自身多年研究成果、相关文献资料提出。(1)我们提出红腹角雉人工孵化孵化机的温度37.80.1指标,指标是通过孵化机的温度调节后,对照红腹角雉的每年孵化率提出来的,在此指标下,每年孵化率可达到85%,其中死胚率较少,此指标较适合红腹角雉种蛋孵化的温度。
(2)我们提出红腹角雉0月龄-3月龄生长时期的营养需求和此阶段生长时期的饲料配方,是对饲养中5-10周龄红腹角雉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上验证提出来的,是选用5周红腹角雉8只,分别在第5-10周龄每只空腹称重,计算出平均体重、日增重及料重比,每周对8只红腹角雉测定体尺生长性能等生长指标、生长特点等数据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的。(3)育雏温湿度指标,指标的提出是对在饲养红腹角雉的育雏室内取个笼舍、分别编号ABCDEF,通过打开室内地暖和笼舍内加热器,室内、笼舍内放入温度和湿度计,观测0日龄-90龄笼舍内幼鸟的生长情况、体重、应激反应等来确定所需的最适宜温度和湿度。在疾病预防方面,由于省内各雉类养殖场、动物园等对防疫要求程度的不同以及条件的差异,因而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标准以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长沙生态动物园等单位的红腹角雉养殖经验,并结合所收集的技术资料、以实用性、安全性、科学性、可操做性和成本低为原则编制。2、综述报告红腹角雉(Tragopantemminckii)鸡形目,雉科,角雉属,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雉科鸟类的濒危种类之一;红腹角雉体长440~590毫米,雄鸟的头顶、羽冠、脸部侧后至颈环带为黑色。
后枕部分羽冠、颈、上背至前胸橙红色。上体余部及翼覆羽栗红色,布满有黑缘的灰色眼状斑。尾羽棕色具有黑横斑,飞羽棕色。下胸、腹部栗红色,有大型灰色鳞状斑。脸部裸皮暗蓝色。喉下肉裙暗蓝色,中央密布有亮蓝色,外缘有八个矢状星红斑,求偶时膨大,寿字形图案明 显可见。肉角翠蓝色,嘴黑褐,腿粉红色,雌鸟上体灰褐色,密布黑及棕、白斑 纹,下体淡黄色,布以黑及白色斑点。栖息于海拔1000~3500 米间的针叶林或 常绿阔叶林及竹林中。繁殖期为4~6 月,在树上筑巢。每窝产卵3~5 国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湖南、广西等省区的山区,为留鸟。学者们对红腹角雉做了诸多研究,李湘涛等 [1-2] 对其繁殖和越冬生态进行了探 索;史海涛等 [3-6] 在红腹角雉的食物营养成分、食性、栖息地选择方面做了较系 [7-8]分别在红腹角雉的夜栖行为和夜栖地、觅食生境方 面的内在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揭示;张福成等 应用集团结构方法还对红腹角雉与其他鸟类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学者们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对有效保护这一珍稀 物种具很好指导价值。 森林的过度开采造成的生境丧失和栖息地片断化, 给分布在我国的许多种 雉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红腹角雉同样面临了这样的环境压力。同时,由 于它具有繁殖率较低、性成熟较晚、孵化期较长、育雏成活率低等特点,从而导 致红腹角雉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评为易危类型,其种群的自我恢复能力可 能已不足以抵抗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有必要采用人工繁育手段,通过开展人工 养殖,建立优良人工种群,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向野外放生,进行种群重建。因此。 制定红腹角雉人工养殖技术规程对保护该物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人工繁殖红腹角雉的质量,人工养殖必须按一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 要求进行。因此及时总结现有的新技术,制订该物种人工养殖技术规程,为红腹 角雉养殖、研究及保护人员和机构提供一套规范实用的标准程序,应用于饲养管 理和生产实践,很有必要。制订这一标准,可以优化各个饲养管理环节,规范管 理,保证养殖质量,避免血缘关系不清。该项目的实施,将对红腹角雉的研究、 保护和养殖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3、技术经济论证结论,预期的经济效益 红腹角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其养殖目的除少数用于观赏外,主要作 为物种保存的手段,价值主要体现在科研和物种保存方面。制定本标准可促进该 物种的人工繁育水平和提高对现有人工种群的管理,减少个体损失,加大扩繁速 度。
本标准实施后将主要为以红腹角雉的人工养殖形式开展的各项科研、保护繁 育、人工种群建设、基因库建设和经营等相关行为提供技术规范,可因此提高相 关行为的成功系数,降低行为成本。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 对比情况,或者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1、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2、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者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未检索到国际同类标准 五、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关系 符合现行法律法规。 目前同类标准有《花尾榛鸡养殖技术规程》(LY/T1727)、《环颈雉养殖 技术规程》(LY/T1728)、《白鹇养殖技术规程》(DB43/T719-2012)、《黄 腹角雉养殖技术规程》(LY/T 2364-2014)、《红腹锦鸡养殖技术规程》 (LY/T2690-2016)、《白颈长尾雉养殖技术规程》(DB43/T1157-2016)和《白 冠长尾雉养殖技术规程》(DB43/T1316-2017)无其他相关标准,其中《黄腹角 雉养殖技术规程》(LY/T 2364-2014)黄腹角雉与红腹角雉是同科不同种的野生 动物。
六、参考文献 [1]李湘涛.红腹角雉的繁殖习性[J].动物学报, 1987,33(1):99-100. [2]李湘涛,逯小毅.红腹角雉的越冬生态[J].野生动物,1991(4:17-18. [3]史海涛,郑光美.红腹角雉食物营养成分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0,36(3):379-384. 红腹角雉栖息地选择的研究[J].动物学报,1996, 42( Sp):90-95. [5]史海涛,郑光美.红腹角雉取食栖息地选择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9,20(2): 131-136. [6]史海涛,郑光美.红腹角雉的食性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8,19( 3):225-229. [7]丛培昊,郑光美.四川老君山地区红腹角雉的夜栖行为和夜栖地研究[J].生物多样性, 2008,16(4):332-338. [8]崔鹏,康明江,邓文洪.繁殖季节同域分布的红腹角雉和血雉的觅食生境选择[J].生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