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是镇江市主城区,下辖6个街道、2个园区,61个社区(村),基层党组织694个,党员1.6万余名。近年来,京口区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城市基层党建部署要求,积极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基层治理新任务、居民群众新需求,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打造“家门口”党建,形成具有京口特色的城市基层党建品牌,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背景与起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先后专题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作出重大部署,对城市基层党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京口区高扬“党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之旗,一以贯之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先后实施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红色物业”助力精美京口建设、党建引领“美丽社区”建设等7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类区委“书记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历经疫情防控斗争的大战大考后,京口区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重点,以“家门口”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不断向群众“家门口”覆盖,持续强基础、增韧劲、添活力,为全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做法与路径

(一)支部建在网格,组织体系延伸在家门口

调优建强网格党支部。坚持“一个网格一个支部”原则,以295个社会治理网格为单元,按照“八必有”标准,建立网格党支部270个、党小组25个,实现治理网格、党建网格两网深度融合;全面加强小区党组织。持续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将生活、工作在小区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纳入小区党组织管理,坚持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业委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动运行机制。建立88个功能型小区党组织,领导小区自主开展治理工作,构建“三精三美”小区治理模式;发展壮大“两新”党组织。打造“家门口·京新汇”“两新”党建品牌,重点抓好商圈楼宇、科创载体、菜市场等“两新”党组织建设。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建立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4个联合党支部,织密统筹“两新”组织治理资源组织网。

(二)队伍沉到一线,工作力量扎根在家门口

头雁队伍服务在一线。实施社区书记“头雁工程”,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动态选树“头雁标兵名书记”“头雁领航好书记”。选用264名素质高、党务熟、精力好的离退休党员担任网格书记,每年根据支部星级评定结果发放工作津贴,推动“头雁”常下网格、常入家门;社区工作者下沉在一线。深化“六优六化”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推行“全科社工”,实现“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做到394名社区工作者工作岗位和主要精力在网格,常态化入户走访,做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网格员耕耘在一线。按照“1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要求,加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落实“五星”走访。依托网格学院以赛代练提高网格员隐患排查、安全检查、纠纷调处等水平。

(三)党员走入群众,先锋价值体现在家门口

全体党员爱岗担责。出台激发党员荣誉感12项措施,常态化关心关爱党员。大力弘扬党味浓、党性强的社区党建文化,鼓励各级党组织以先进名义命名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等,推荐150名优秀网格长、党员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参与评先评优;社区党员设岗定责。建立以社区党员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128支,推动党员在家门口设岗位、定职责。实行党员联户制度,每名党员就近联系10户左右家庭,全面延伸组织触角,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机关党员认岗领责。构建“支部吹哨、条块联动”服务机制,出台机关和社区结对服务10项清单,实行“双向认领”。完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组织机关党员认领“微心愿”,今年来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00余个;“两新”党员拓岗履责。发挥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熟悉地情人情优势,推动新就业群体通过爱心配送、隐患报送、“文明随手拍”等方式融入网格治理。

(四)服务办进心坎,优质资源汇聚在家门口

优化治理服务效能。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完善网格发现、社区收集、街道吹哨、分级响应、协同处置工作链条。挖掘培育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老弗士”、青年团员等基层治理力量,形成治理合力;丰富联动共建服务。深化“八共八联”区域共建机制,统筹网格资源配置,用好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把公共、社会、市场、志愿等服务项目建在网格,精准投送到千家万户;完善民情畅通机制。600余名“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工作室、联络站接待群众,开展“温暖20”社情民意日活动,牵头搭建议政代表会、有事好商量、滨江议事会、山畔议事会等民众说事、民主议事的民主协商载体,畅通群众意见表达渠道;提升智慧治理水平。开展“红色云链·数字赋能”数字经济党建创新实践,推行适老化和无障碍信息服务,加强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方便居民在网上“找书记”“找物业”“找管家”“找志愿者”。

(五)阵地设在街巷,组织形象彰显在家门口

集成提升街社党群服务中心。坚持开放、集约、共享理念,实施党群服务中心形象体系标准化建设,推动各类服务资源向党群服务中心集聚整合、集成增效,全区每年提档升级10个左右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做美“京口红韵”网格阵地。结合“红色旧改”“红色物业”等工作,因地制宜微改造、微更新,大力建设“京口红韵”阵地,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各类党群服务站点,推动形成“10分钟服务圈”;探索建设暖“新”阵地。着力提升对新就业群体关爱力度,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超门店、小区出入口等载体,高标准设立100个暖“新”加油站,构建起暖“新”更贴心的“一公里服务圈”。

(六)评价交给基层,治理成效满意在家门口

优化治理成效考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基层治理评价体系,开展党建网格第三方满意度测评,全面了解各街道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每年建成10个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进社区。网格治理成效、网格长考核与网格党支部、社区星级评定挂钩;赋予社区党组织考核权。机关党建考核中增加社区党组织对结对部门党组织评价意见,占一定考核分值。将在职人员居住地表现作为干部考察、民主评议、推优评先、发展入党等的重要依据,赋予社区党组织评价权。

三、成效与反响

(一)“一张网”织密组织末梢根系。健全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链条,设置442个楼栋党小组、591个党员中心户,划分亮明小区党员责任区400余片、设立党员示范岗270余个,成立趣缘、业缘、志缘等功能型党组织607个,推动组织“根系”不断向下扎根。推行先锋承诺践诺,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每季度选树群众家门口的党员先锋榜样20名。近年来,京口路等2个社区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打造“红色物业”示范点和示范物业管理项目省级7个、市级10个,形成谏电二邨“融党建‘电’亮民心”等一批“红色物业”品牌。

(二)“一杆旗”树起组织先锋形象。61名社区(村)书记中,2人获评省“百名示范”、5人获评市“千名领先”,16人获评市厅级以上荣誉,培养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卜美琴、“江苏最美基层干部”孟家园等一批“头雁标兵名书记”。社区工作者普遍担任网格长,网格长信息公示率达100%,变“坐等群众找上门”为“主动上门找群众”。党员网格长100%按程序在网格支部中任职。295个网格分别建立微信群,既做好线下“面对面”,又做优线上“键对键”。每年评选最美网格长、最美兼职网格员和最美网格志愿者50名。建成示范性街道、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25个,38个城市社区全部设置初心角和红色便民点。建设孝廉文化示范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社工站、网格微家等“京口红韵”阵地160余个。打造华为数字经济、苏宁商圈等枢纽型党群人才服务中心,全面激活新就业群体党员“红色细胞”。

(三)“一盘棋”汇聚组织强大力量。辖区300余家单位党组织加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大支部”“红色朋友圈”,打造“三个一”共建机制,即每个共建单位党组织认领1个网格、每年参与社区重点任务不少于1项、为群众办实事不少于1件。常态化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全区2000多名在职党员每年到居住地(结对社区)参加志愿服务2次、解决实际困难1个。54家区级机关联系61个社区(村),350余名乡科级干部挂钩网格,推动基层行政执法力量、“三官一律”、群团组织下沉网格。围绕“京新汇·家门口”主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发动1800余名“两新”党员到社区开展法律援助、捐资助学、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切实解决群众“家门口”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群联动共治,形成江一社区“自治理事会”、雩北村“老弗士”工作站等议事说事特色做法。社区党组织每年举办邻里文化节、好邻居评选等活动700场以上,为居民相识相熟、增进感情提供载体。

(四)“一首歌”唱响组织时代强音。 “家门口”党建正是学思践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生动实践,融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于一体,集政治属性、人民属性于一身,既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响应伟大“七一”号召、运用伟大历史经验的具体行动,也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的扎实抓手,更是全区广大党员唱响的一曲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时代强音,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家门口”、党的温暖送到“家门口”、党的形象树到“家门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党组织、看得见党员、记得住党的关怀,使“家门口”这个地理概念诠释为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血肉联系”,升华成人民群众自觉听党话、跟党走政治生态。

四、经验与启示

(一)组织根系扎得深、布得密,党的执政大树就会越壮实。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得枝荣。通过深入推进网格党建工作,健全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抓管带”机制,推动党的组织根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领域贯通,把党的组织“触手”拓展到群众中去,做到群众有事站得出、帮得上、办得了,用行动搭建好党群连心桥、系好同心结,以联系服务群众的“紧密度”,来涵养根系的“状实度”,稳稳托住基层治理基本面。

(二)党员干部沉得下、走得勤,“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就会越亲近。“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党员到一线、服务零距离,在“家门口”感知泥土的芬芳、汲取丰富的养分,在群众中间生根、开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分管1个网格、区级机关乡科级干部每人挂钩1个网格,广大党员开展“四岗四责”活动,全面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引导党员干部沉到基层,走街巷、下网格、进住户,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实现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解决在一线、服务群众在一线。

(三)区域资源统得住、用得好,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态势就会越强劲。坚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理念,着力破除观念束缚、条块壁垒、机制障碍,持续深化拓展“八共八联”区域化党建格局,统筹组织资源、整合组织力量、发挥组织优势,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导,促进条块结合、资源融合,把街道社区和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锻造成为有机整体,推动区域内高校、银行、商场、物业公司等单位资源共享、利益共联、矛盾共商、实事共办,形成党建“同心圆”、治理“一盘棋”、区域“一家亲”。

(四)群众发动贴得紧、做得实,居民自治的活力就会越焕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只要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把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活力源泉,做实“京口先锋”志愿服务队、党群服务中心等载体,发挥广大党员、居民、志愿者等主体作用,细针密缕织好“家门口”党建与居民自治的“双面绣”,就一定能够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点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满腔热忱,放大城市基层治理“公约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