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历史上最大的背景就是灾情多,据县志记载,自明永乐以来较大的灾害就有127次,其中水灾58次,旱灾20次,虫灾17次,雹灾10次,风灾13次,震灾9次,平均4-6年发生1次。《深州风土记》中说:“武强地瘠人贫,物力稍绌”。明嘉靖年间侯世卿在《邑侯刘公生祠》中称“武遂陬壤”。明代诗人辛纪世在诗中写道:“寒霜古木几斜阳”。元代诗人刘因在诗中称武强是:“辽宋旧分野,燕赵古战场”。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武强县域的村庄当初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推断和分析,这除了明代这样大规模的移民建村外,其它朝代,尤其是远古时代,它不外乎这几种情况:一是把战争俘虏的士兵或民众当奴隶强迫来此地为国家搞生产,日久立村;二是像大禹治水这样大的工程,施工人员和留守人员在当地安家立业,以后发展成村;三是朝廷封官封地后,他们后代在此繁衍聚居成村;四是我县作为古战场和屯兵打仗的前沿,留守在当地的兵士,尤其是不打仗时以屯兵种田为业的,日久安家成村;五是犯罪发配和朝廷“大赦天下”时由官府统一流落到这一带定居的;六是有的在武强为官者携带家属及随从人员定居武强的;七是外地人多地少之处抓住这一带地广人稀的优势前来搞开发定居的。总之,当时建村是与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紧紧关联的。众所周知,武强县一些带屯的村,五里屯、李家屯、侯家屯、黄家屯,除与当初立村之人的姓氏有关外,再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村的旧址曾是古代屯兵屯田的地方,从而取村名仍沿用某某村。五里屯,不仅原址在宋代曾是杨六郎屯兵的地方,而且距离当时武强县城有5里地,因而叫起了五里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