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胡明慧

60多岁的徐州铜山区棠张镇新庄村村民陈开华养了几十年蚕,5月春一茬,10月秋一茬,日子过得按部就班。去年,老陈把自家的蚕桑棚进行了简单的改造,趁着春茬和秋茬的空档期,种上了羊肚菌。最近,羊肚菌正值采收期,老陈粗略一算,一亩地的产量差不多六七百斤,光这就能多收3万元。

在新庄,像老陈这样利用闲置的蚕桑棚种植羊肚菌的,差不多有十来户。带着他们找到增收新路的,是一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刘欢欢

今年31岁的刘欢欢的人生,充满跌宕起伏。

小时候的一场意外,让刘欢欢失去了左腿。与拐杖为伴并没有熄灭他心中追梦的火焰。上学时,一路成绩优秀,考入江苏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就职。

2年的奋斗,事业有了起色,升职部门主管,月收入近万元,所有人都觉得刘欢欢苦尽甘来时,他却毅然放弃了这里的生活。

繁华的上海,刘欢欢志不在此。他的心在琅溪河畔的那一片沃野,在当年五元十元为他凑足医药费的父老乡亲。

2017年,刘欢欢辞职返乡创业,尝试羊肚菌种植。

“棠张素来有蔬菜种植的基础,而羊肚菌是一种较珍贵的药食两用菌,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摸索出一条特色养殖的路。”刘欢欢告诉记者。

初试的第一年,刘欢欢在自家大棚腾出的一亩地上种上了羊肚菌。长菇阶段,他一天到晚都在棚里转,随时调节光照和温度,以防一个不小心造成死菇。那时的他,刚从写字楼转战田头,再加上行动不便,光拐杖就摔坏了十多根。

摔坏十多根拐杖见证的勤劳,再加上风调雨顺的幸运,第一年,刘欢欢靠着钻研书本上的知识,只几个月时间,一亩地净收1万多元。

可是没有哪一种成功,可以轻易地仅凭幸运就能获得。2018年,刘欢欢扩大种植面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场病虫害,“地里闹蚯蚓,钻断了羊肚菌的菌丝根系,而且自建棚里土壤的碱性也过大,这对‘娇气’的羊肚菌是致命的。”

书本上有关羊肚菌的种植经验,多来自云、贵、川等地区,完全照抄照搬肯定不行。要想种植成功,得从菌种驯化培育到管理技术,摸索出符合本地土壤、土质和气候环境的方法和经验。

得知丰县张寨村有位羊肚菌种植的能手,刘欢欢辗转拜师,实地学艺,再结合书本所学,不断摸索适合羊肚菌的土壤、水分、光照和温度参数。两年的反复尝试摸索,刘欢欢终于总结出一套适宜在本地种植羊肚菌的方法。2019年,刘欢欢注册起“菌尚棠溪”品牌商标,把产品搬到电商平台上销售,同时向酒店和餐饮机构定点供货。

在刘欢欢的带动下,本村及周边地区如今有近百户村民跟着刘欢欢一起种植羊肚菌。“我们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管理技术,老乡们收获后送到我们这里统一烘干,等采收期结束后,再由我们联系经销商销售,粗算一亩地的收益有两三万元。”刘欢欢告诉记者。

接下来,刘欢欢想着如何更好地带动村民致富

看到棠张许多的桑蚕养殖棚除了春秋两季,大多数时间都闲置着,刘欢欢又动起了新脑筋:“棠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有不少闲置棚,把这些闲置棚利用起来,一方面桑蚕养殖和羊肚菌种植错季,可以实现轮作,另一方面,随着桑蚕市场的低迷,村民们也可以逐步转型, 靠特色种植增收致富。”

去年,和陈开华一起,十来户村民利用闲置棚种起了羊肚菌。“他们心里没底,可我觉得一定能行,这种棚功能简单,没法种植蔬菜,但经过土壤改良,适合种植羊肚菌。我跟老乡说,这么干肯定行,他们信我,愿意跟着干,现在看,效果不错,亩产五六百斤,最好的达到八九百斤,辛苦几个月,就能换来不错的收益。”刘欢欢告诉记者,今年,一些闲置的家禽养殖棚也被利用了起来,“因为疫情、环境治理等因素,不少家禽养殖棚闲置下来,还无法很好的再次利用。我们今年试着利用该类棚子种植羊肚菌,效果很好,有望打破当地的亩产记录。”

埋下的种子,在沃土中孕育,终会发芽结果。它既是一颗菌苗,也是带富一方的梦想和信念。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