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在甲方,但是基本我算是一步步都经历过了,从施工单位到咨询公司再到甲方。
1、先说说我在施工单位的体会吧。我不是学工程造价的,甚至在大学接触的非常少,我是学暖通的,基本大学都是偏设计方向,但因为是女生,大学毕业被一家国企施工单位相中,就直接被规定从事安装造价工作了,于是我的造价生涯就开始了。由于学设计的,所以基本的看图纸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然后就是根据图纸算量,然后就研究定额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按规定上机,做投标文件。在施工单位其实是就是一个筑基的过程,你可以不懂这行,只要肯多看多学就慢慢能上手,但大多数的老法师都还是施工单位的,因为他们懂得更多是哪里有利润。算图其实是一件简单单调的事情,但是水平的不同就体现在你是按照什么规则来算图,不同的情况自然有不同的算法和不同的说法。往往我们会先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然后根据现场可能发生情况进行优化,做出一个接近实际的工程量,这就是利润来源,降价空间;其次就是套定额,在中国国情下,大部分的施工单位还是会选择套定额,不论甲方要求是市场清单报价与否,那么会按照理论先套定额,争取最大利益最适合的定额来计算,而实际可能与定额相差很大,那么这也是利润来源,降价空间,前提是要很熟悉这些擦边球,有理有据,就算去造价站你都是站得住脚的;最后就是材料价格,这个一般施工单位会有专门的材料员,但当时我们投标基本都是外资项目,要求的材料品牌档次都比较高,平时接触的就不是那么多,所以基本都是我自己询价,然后加上一定的利润计算,这个利润的高低就是降价空间。
在施工单位一般就考虑这些,至于投标策略和利润空间幅度的最终确定还是要综合考虑和甲方关系、工地周边情况、公司资金状况、公司对本项目的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由大领导来定最终方针,而我们作为预算的工作就是提供最基础和最真实的数据供他参考,一定不能太主观,导致提供的数据不真实,这个是最忌讳的,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影响大局。若中标了,开始跟踪项目,预算员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主要就是签证。签证分是优化设计导致变更带来的签证、也有甲方设计变更提出的签证,签证往往也会按照合同套定额,那么套哪一条又有说法,同时材料一般需要重新认价,这样材料上又会存在一定空间,肯定比我投标时的空间大,诸如此类吧,需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还有些就是前期投标就已经预测到的变更也为后面的利润埋下伏笔。再有就是作为一名预算员,很重要的就是习惯总结和习惯搜集资料(政策法规、材料价格变化、市场走势、各厂家的情况、各项造价指标等)。想到大概就这么多,时间长了,不过那时候刚出校门也算是最拼的时候,真不觉得多辛苦,其实现在想想还是蛮苦的,起码一投标就没日没夜的,而且一年还要投很多很多标。施工单位分工很细,那时候也只做暖通和给排水,电气有专门的电气预算来做。
2、施工单位没有假期,就很累,然后就想找个可以休周末的地方,然后就去了咨询公司,准备体验一下审计的感觉。个人觉得咨询公司其实比施工单位单纯很多,主要就是看你对定额和施工工艺的熟悉程度。审计单位很累,我觉得比施工单位还累,虽然有周末,但是基本都在加班。而且就是单纯的算图,算图,上机,上机,完全没什么含量。就算对量也就是现场测量,然后定额讨价还价。薪水还爆低,纯靠人工赚钱。唯一的好处就是我在那里自我摸索,学会了电气算量。只干了1年,我就没干了,太浪费时间,对前途帮助不大,当个跳板还是可以,毕竟如果不是跟甲方很熟了,直接从施工单位跳甲方,有很多甲方还不愿意要。
3、后来找了一家不错的房地产公司,很多人说甲方其实就是耍的,其实我在这里想说这种说法是极度狭隘的。因为甲方的大局观比你在施工单位强了太多。在甲方算量已经不能算作日常工作范围内了,因为甲方一般会请咨询公司算量,编清单,清标。只有一些专业分包会自己算量,而专业分包的算量工作量并不是很大。而且一般甲方会在合同中都做一些很明确的规定,这样就算量有小的出入,乙方都是必须自行消化的,甲方工作量就相对轻松一点。甲方的工作主要是:1)拿地之前的估算,这个必须要求你要熟悉各类同类项目的造价指标;2)拿地以后的目标成本编制,要知道一个完整的项目都包含了哪些内容,重点是不能漏项,这个就需要知道从方案设计到前期手续到建安成本的各项内容,了解本项目的建造标准,需要达到的交房标准,需要满足的客户需求,楼盘的品质及大概的品牌档次等,并利用历史数据和市场造价指标进行编制,编制完成的目标成本就指导了整个项目的招标和过程控制、结算,不能超出这个范围;3)工程招标,编制招标文件、招标谈判、合同拟定等,需要知道项目涉及的所有招标内容,并按照进度计划详细安排招标计划,并对招标内容和技术要求做深入了解,对合同需明确的各项条款一再修订,对品牌和市场做深入调查和选择,对施工工艺和规范深入了解以便优化图纸和对设计提出解约成本的一系列修订,反正招标这个东西有很多东西需要完成,要做到精益求精,很复杂,甚至还要懂很多法律条款,避免对甲方不利的各类因素;4)成本过程控制。如果前期的合同和招标流程做的完善的话,其实这个是很好控制的,因为不会产生太多变更,如果不够完善,那后期就很考验协调能力了,哪里可以不给,哪里可以少给,哪里一定要给,很多说法。过程控制主要还是产值的核算和付款,这个就是照章办事,如遇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吧,看领导的对事件的态度了;5)结算。如果过程中将签证、变更等全部都解决了,其实结算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了。如果前期这些都积压的话,后期就比较复杂,需要协调,哪些该给,需要各类数据支撑,扯皮事多,但看个人能力了,总是要给个说法的,但怎么令双方都满意,还是有一定技巧。
简单来说,我认为甲方是个管理层面上的活,不单纯是技术活了,涉及太多不确定的需要协调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要求你有很全面的造价知识,不然你就只能被乙方忽悠了。想做一个合格的甲方,知识面比乙方高很多,像我们,安装只有一个人,而且覆盖除土建外所有安装工程,所有前期后期,一个项目还好,几个项目一起的时候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每天要处理的问题非常多。不过还好的就是起码时间安排上自主性高了很多,领导给你安排了时间,你可以挤压乙方的时间,而且工作安排的好就能休周末,还不错。
~~~~~~~~~~~~~~~~~~~~~~~~~~~~~~~~~~~~~~~~~~~~~~~~~~~~~~~~~~~~~~~
总在知乎上转悠,总觉得不发点什么不太好,今天看到这个问题就回答了,反正随便看看吧,个人经历,可能很多人有不同看法,欢迎指导哈,如果有什么值得传授的经验,也希望能指导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