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家首批“万人计划”专家,留日海归,拥有一身扎实专业知识和技术,但他却一头扎在象山港周边的渔村里,发挥自己专业所长,应用先进加工技术,长期专注发展海藻养殖和绿藻加工,并在不断把脉市场的基础上,建起民宿、投身农业,打造“里海荷塘农旅”项目,就健康、绿色生活衍生领域进行发展布局,打造出一个美丽的乡村田园综合体。
他就是朱文荣,1979年5月出生于江苏,1997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生物学专业,2004年获日本高知大学自然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现任象山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留日遇见商机回国结缘农业
寒凉的秋冬季节,不是象山旅游旺季,黄避岙安澜别院里一派寂静祥和。民宿前面满荷塘的荷叶已经凋谢,取而代之的是一排在风中摇摆的芦苇,冬日暖阳下,随风飘荡,让人感到一种温暖的慵懒。民宿主人朱文荣手握两个电话,走来走去,不停打电话,话题一会是红美人,一会是海藻,忙碌的样子与安澜别院这一派宁静的好风光有些不搭调。
朱文荣是个留日海归,上大学时因为家境贫寒,选择了上海海洋大学学费全免的生物学专业,毕业时被老师推荐到日本高知大学硕博连读,读的是一个极冷门的专业——浒苔研究。说白了,就是研究一种藻类生物的,我们象山人叫做海苔,学名浒苔。朱文荣在去日本之前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留日期间,曾多次回国考察浒苔生长情况。“我先后去过奉化、宁海等地,后来看中了象山港这里的浒苔资源。2006年,我带着在日本打工攒下的十多万元人民币回到国内创业。”为此,他甚至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博士学位,提前回国。“没办法啊,随着滩涂的开发、利用,加上天气的原因,以及当地人对它的忽视,浒苔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意识到这个问题,朱文荣迫不及待回国,一头扎进了象山港周围的黄避岙渔村里。
正是那个决定让朱文荣从此与象山农业结缘。2008年5月,拥有一身扎实专业知识的朱文荣,于黄避岙乡创立了象山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海藻养殖、加工、出口及产品开发。并开始扎根象山做农业,一做就是10多年。
普普通通的海苔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一个留日海归放弃学位义无反顾?“在日本有这样一句话,男人威士忌,女人爱马仕,调味料浒苔。”朱文荣说,浒苔在日本是一种奢侈的调味料,只在高档料理中使用。在当时的日本,一公斤的浒苔粉价格高达760元人民币。但在象山港,这些长在滩涂上的浒苔,并不是什么宝贝,甚至对于养贝、养蟹的人来讲,是一种灾害,大多被舍弃。在日本留学时的朱文荣由此看到商机,决定“去拼一拼”。
因为专业的原因,朱文荣认识不少日本的浒苔经销商,回国创业的第一年,朱文荣就将晒干的500公斤浒苔卖出了7万元的高价,并在短短几年里,将它发展成了一个年销售额500万元的产业,也由此填补了国内市场的一个空白。
但是由于野生海苔生长期只有每年1月至5月,加上环境变化及滩涂围垦,宁波海域的浒苔产量逐年减少。为此,朱文荣开始打起浒苔养殖的主意。“我要像种水稻一样把浒苔种出来。”
为解决产量“靠天收”的问题,朱文荣和他的团队研发出新型人工养殖海藻水槽,利用孢子集块技术进行设施化养殖,通过杂交选种可让浒苔在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生长周期只要1至3周,而且该技术也适用于其他藻类。朱文荣说,依靠这一养殖技术,公司600平方米场地可养殖出2至3吨浒苔,并且质量更为上乘。目前旭文海藻开发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浒苔生产企业,生产的浒苔占国内75%以上市场份额,在日本也拥有1/3以上的市场份额。
钟情田园事业 带动村民致富
可以说,朱文荣对农业情有独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鼓舞,他把精力几乎全部转向了农业领域,意图让心目中的乡野田园图景在现实中成型。“象山有山有海,生态环境优质,我想让自己的乡村计划在这里实现。”
“安澜别院”是朱文荣乡村发展计划的第一个作品。他创建了宁波里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黄避岙乡高泥村600亩土地开发“里海荷塘海上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独具江南特色的主题民宿“安澜别院”,打造满池荷花的“里海荷塘”,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以黑白色调为主的安澜别院是一家典型江南传统院落风格的民宿,十分素雅宁静。但在之前,它只是被闲置废弃的教学楼,经过朱文荣和设计师团队的改造,变成了白墙黑瓦、荷叶田田、绿草茵茵的诗意栖居场所,观鸟赏花,怡然自洽。庭院虽不大,却很精致,宁静典雅,每一处都是主人深思熟虑的产物。
院子里覆以草坪,青石板铺就长廊。紧挨着的是一个湿地,芦苇荡招摇在风中,水鸟时起时落。水面上的荷花更是一绝,现在虽欣赏不到荷花盛开时的美景,但这个300多亩的湿地上种植着朱文荣从世界各地引进的90多个荷花品种,夏天时各种荷花错落开放,花期可达半年。其中30多亩是观赏性荷花,还有200多亩以采收莲藕为主。
除了住安澜别院,在“里海荷塘”农旅综合项目中,游客还可以泛舟、游湖、采藕,体验农耕、渔文化。朱文荣说,他想让游客来了这里有地方玩、有东西玩,让人愿意在这里呆上几个小时甚至住上一天。同时把观赏体验与经济增收有机结合,带动农渔产品销售,达到双赢效果。
但朱文荣的志向远不止于此。安澜别院民宿项目走上正轨后,他又去更宽广的领域施展他的农业雄心。他告诉记者,他要做健康农业、无公害农业、让人放心的生态农业链,并借由民宿契机,打造一个美丽的乡村田园梦。
2013年,他承包了村里水库上的50亩地种起了香饽饽红美人,前年又承包了村里600多亩土地,种起了有机大米,打造“里海优果”“里海优米”高质量农副产品系列。但朱文荣种红美人、大米与村民单干蛮干不同,他将村民的土地集中在一起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由专人照料、专家解答,并雇佣村民日常打理。这样一来,管理更优,差异更小,农产品品相上乘,村民也可实现再就业。
在朱文荣的规划中,农旅项目分为9个板块,实现与周围农村有机融合,保留农村传统文化,让农民可以在这里就业。“更重要的是项目可有效对接当地农业产业,带动周边村民致富。”他说。里海优果,里海优米等高质量农产品,就有力带动了黄避岙乡提升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增加村民就业机会。
2012年,朱文荣入选宁波市“3315计划”专家、浙江省第五批“千人计划”专家,2013年入选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同时入选浙江省151人才计划、入选第一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做无公害农业 守有底线本心
朱文荣说,农业问题是民生根本问题,食品安全、绿色健康,一直是他公司发展坚守的本心,也是他两次创业的方向选择。但在目前,想要走通一条完全无公害的农业道路还十分艰难。
“有一次,我在日本农村看到种水稻的老伯从老远开来水车灌溉农田,明明稻田旁边就有河水,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呢?老伯解释说,河水里有农药残留,直接灌溉对水稻有害。这种对待农业严谨的态度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在朱文荣看来,农产品种植期长、投入人力物力成本高,但市场价格普遍低,农民辛辛苦苦收入却不高。因此生产者为了追求高效高产,打农药、施化肥现象屡见不鲜,但这样的产品让消费者“望而生畏”,导致消费者对产品不信任、有怀疑,市场价格波动大。但若非如此,农产品良莠不齐,销路滞销,“受伤”的还是农民。这似乎成了一个悖论,左右都没有答案。
难道真的没有规避双方难题的有效解决方案,达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共赢?朱文荣认为,农产品是各种生产的源头,土壤又是农产品的源头,即使是最健康的土壤,污垢依然容易携带有害细菌和真菌。目前,朱文荣在台州市天台县投资建设了一个规模120亩的无土栽培植物工厂,并且第一期的30亩已经完工。“无土栽培无需土壤,基质比较干净,而且灌溉、调温控湿都由电脑和各种传感器自动控制,农业与科技相结合,精准化管理,可从源头把控农产品污染问题。下一步,我打算在象山开设无土化农业栽培,让农产品真正实现零污染、无公害。”
朱文荣:我会坚持做有机农业,让消费者吃上放心健康的农产品,重新搭建起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用平台,振兴生态农业。
看完文章,点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