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是开发西部的决策之一, 要落到实处, 有许多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工作要做, 其中发展经济使农民手中有钱花, 才能保证决策的实施。 因为生活在西部的广大农民, 大多未能脱贫, 既是脱了贫的农民, 如无经济的后续发展, 也难保决策计划的落实。 西部大多数农民不是想象中的富裕。 科学技术给农民带来了粮食的稳定收成, 但贫困依然是围困群众的毒蛇猛兽, 他们的衣、 食、 住、 行仍然要“靠山吃山” 。 近些年来由于对“山” 的依靠和索取, 缺少计划性, 盲目性膨 , 资源枯竭的危险一天天的向人们逼近, 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将是猛烈的, 不知不觉的。如何保护环境, 使退耕还林的伟大决策成为千家万户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壮大道, 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大事。从五马创办药物种植场的 38 年实践中, 充分证明了中草药的种植是环境保护和农民致富的途径之一, 也是自然资源良性循环的最好形式。一、 引进中草药种植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憗英国博物学家, 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 一书中提出; 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 第一次用大量事实雄辩地证明了生物的适应性, 以及在外部条件影响下野生动植物发生变异, 经人类长期局部无意识和有计划的选择, 使变异逐惭积累加强而成为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 通过同一途径又可获得它们的新品种。

达尔文的发现正确地揭示了有机界发展的规律。 也证明了中草药人工栽培的可能性。黄连是一种名贵短缺的中药材。 原产地在四川省石柱, 那里是冬暖春早, 日照较少的气候使黄连养成了喜冷怕热的习性。 而五马药场却是冬寒春迟, 但是由于山高林远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地域特点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那样。黄连生长有它相对适应的一面喜冷凉并非越冷越好, 怕酷热也不是一点光照也不需。 药场经过对比考察研究和分析选择了半山向阳, 50 度的沙质土壤, 采用了搭棚遮荫办法, 照应黄连喜冷凉怕酷热的习性。 又根据黄连生长的不同时期的需要, 幼年期娇嫩怕热就减少光照增大阴度, 中年期期枝叶繁茂, 根茎快速生长, 需要大量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就疏棚增大光照到 70-80 度之间。 又依据每年的四季变化及时调节光度, 保证了黄连生长的良好态势。 在黄连生长的过程中, 我们又发现它的根部不断往地面上延伸, 而药用的主要部分是根, 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 护根并促进其茁壮, 便是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 为此通过实践探索出往根部培土的一般规律, 从生长的第三年起培土 5 分, 第四年培土 8 分, 第五年培土 1 寸。

一至二年培土根会长的又细又长。 如遇大雨冲涮根部, 雨停后就要及时培土。黄连试栽成功, 可是一亩黄连要毁三亩林搭棚遮荫的现实很使人耽心。 我们联想到杜仲也是一种名贵紧缺药材, 它的生长特性是春未夏初枝叶繁茂, 恰好和黄连大量需要遮荫相吻合, 在杜仲荫下间种黄连, 以杜仲林代替搭棚试验成功获 1987 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提高黄连产量和质量为药场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我们从“砍倒老树发新枝, 生长更快” 的现象中受到启示, 进行了大胆实验, 将 4-5 年的黄连采收 80%的根株为商品, 对保留的 20%的根系切除毛根, 再培上腐殖土, 促使它迅速分蘖, 把这种方法命为“黄连疏根续连法” , 使亩产达到1207 斤比原产地的亩产高出 4 倍以上, 又获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