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横县新福镇鹌鹑生态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收集鹌鹑蛋。

小小鹌鹑“育”出脱贫致富大产业,为当地村民带来脱贫增收的希望。横县新福镇通过培植合作社,整合资源,贫困村第一书记抱团开拓销路,7个贫困村合力发展鹌鹑养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第一书记品牌”,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好路子。

在新福镇独村的鹌鹑养殖大棚,工人们来回穿梭捡拾新鲜鹌鹑蛋,并将蛋从养殖棚运到库房,包装、发货,忙碌有序。

新福镇鹌鹑生态养殖基地位于独村村委,占地面积200多亩。项目整合独村、北联、瓦灶、潘村、白沙等7个村的村民合作社,成立了广西新福福兴生态养殖合作社。合作社整合各方资金资源,一期建成4个鹌鹑养殖大棚、1个生活大棚、1个产品和物资大棚。基地一期工程建成后,养殖12万羽鹌鹑,日产鹌鹑鲜蛋约1.2吨,产品销往南宁、广东等地,日销售收入达1.3万元。

“每个大棚养殖3万羽鹌鹑,由合作社成员认领养殖,集中在同一地方养殖,改变了各村单打独斗的格局,减少了场地、人工等成本,有利于降低风险,提高效益。”独村第一书记韦力翟介绍,基地采取“统一管理、统一养殖,统一销售”的模式,政府为实施主体,合作社具体对鹌鹑生态养殖基地的运作进行统一管理。养殖公司负责种苗饲料供给、技术指导、保障销售等。

该基地通过吸纳贫困户务工,培训养殖技术,带动他们实现脱贫致富。“我到基地务工后,收入增加了,家里还盖了新房,去年成功脱贫。”来自潘村的脱贫户梁家金笑着说。

今年初受疫情影响,基地近30吨鹌鹑蛋滞销。为解决销路问题,新福镇党委、政府牵头组织7个贫困村第一书记抱团组成销售团队,打响了新福镇“第一书记品牌”。

“当时,我们第一书记发挥后盾单位优势,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售卖扶贫产品,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消费扶贫。”韦力翟说,经过努力开拓销售渠道,积压的鹌鹑蛋销售一空。现在,这7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仍坚持在周边市场及线上线下进行销售,持续拓宽销路,努力增加群众收入。

抱团发展不仅提高了扶贫产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还提高了扶贫产业的效益。“以前各村单打独斗,产业没有规模,加上运输成本高,抗风险程度低。现在,我们几个贫困村抱团发展、抱团销售,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稳步增加。”新福镇潘村第一书记农树柳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基地以“第一书记品牌”销售鹌鹑蛋30.8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多元,有效减少了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推动当地鹌鹑养殖持续发展壮大。

上一篇:上林县巷贤镇六联村开发文旅扶贫产业带农脱贫增收

下一篇:江南区延安镇:党建领航“干”字当先 贫困户危改全面“清零”

浙江鹌鹑养殖名录_浙江鹌鹑养殖致富_致富养殖浙江鹌鹑怎么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