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已到了无花果丰收采摘的季节,记者日前来到兴宁市新圩镇大村村,见到梅州市春花秋月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苑红时,她正与果农们在无花果种植基地里忙着采收成熟的无花果,脸上堆满了笑容。
种植基地的工人正在忙着采摘无花果
近年来该村依托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或养殖无花果、红薯、黑皮鸡枞菌、乌鸡等,使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今年,一座果蔬加工厂又在村里建成,农民增收更是有了稳定渠道。
发展产业实现长效脱贫
来到梅州市春花秋月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只见陈列柜上摆满了灵芝、无花果茶、鸡枞菌、红薯等许多不同种类的特色农产品。这个合作社自2017年成立后,很快就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我原本在惠州经营药材生意,后来回到家乡先后成立了梅州市春花秋月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和兴宁市四季美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社理事长刘苑红说,为响应国家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和梅州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号召,她选择回到家乡,充分利用村里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
“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我们就一直围绕‘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要求,立足气候、生态、区位等发展优势,积极探索适合大村村的产业项目。”广州市天河区沙东街道办事处驻大村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郑狄杰说,当他们得知刘苑红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返乡支持农村建设后,马上与她对接沟通,最终决定合作发展农业产业扶贫项目,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奔康。
“我们现在已初步建立集种植、采摘、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目前正积极申报打造客家菜食材基地。”刘苑红介绍说,接下来将规划种植更多经济蔬果作物,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并深度开发家庭农场,打造绿色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产业化基地。
“在帮扶单位和合作社的共同帮助下,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最初一年不足1000元到现在超10万元,村民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村村党支部书记廖庆文说。
一户一策确保扶贫显效
“到基地上班以后,每个月能增加近三千元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廖定英是村里的贫困户,自从合作社建立后,她就到这个家门口的种植基地上班,每个月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刘苑红介绍道,合作社目前已聘请本村的7名贫困户和11名村民、12名周边村贫困户或残疾弱劳动力户到基地上班,让困难群众得以就近就业。
“我们采用‘一户一策’的方法,根据贫困户各自的实际情况,由合作社牵头发动他们参与种植或养殖。”郑狄杰介绍说,全村45户有劳力贫困户中,除12户外出打工以外,其余的33户已全部分别参与了无花果、红薯、黑皮鸡枞菌种植和乌鸡养殖。由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对合格产品进行保价回收并统一销售。此外,合作社还吸纳了9户贫困户入股,每年可获得入股资金5%的定额分红。“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去年我养的鸡一共卖出了5000多只,今年下半年我打算把养殖规模扩大到一万只左右。”贫困户刘绍权笑着说。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我们村培养锻炼出了大批种植能手,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村支书廖庆文说,大村村将继续深化扶贫合作模式,引导更多困难群众入股合作社或前往就业,带动更多人脱贫奔康。并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发展成果持久永续地惠及广大村民。
本报记者:陈思杰、特约记者:钟思婷、刘海阳、见习编辑:李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