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侧记

农村致富种植菜园_农村种植蔬菜致富方案_种农家菜园

临洮县二甲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菜农崔生军正在采收西红柿

记者俞树红

一把芹菜、一把蒜苗,一株西红柿、一株散花……能否撑起村民共同富裕的“脊梁”?8月26日,记者来到临洮县实地踏访,寻觅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村民过上富裕生活的秘籍。

老书记的致富“经”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临洮县新添镇崖湾村党支部书记杨有义说出了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路的心里话。

63岁的杨有义,任村支书27年,目睹了蔬菜产业给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他说,“我们这里人多地少,人均0.88亩耕地,种玉米、麦子糊口很难”。

“刚开始村民种菜,品种单一,产量不高。后来我去山东寿光考察学习,并引进种植新技术和新品种雪韭菜,既弥补了蔬菜上市的空档期,又让韭菜卖出了高价,增加了村民收入。”杨有义说。

为了带动村民发展蔬菜产业,杨有义与4位村民联合,每人贷款10万元,成立了新添镇崖湾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效益一年比一年好。

后来,为了村民共同富裕,杨有义和合伙人退出股份,不再享受分红。合作社变为村级集体所有,现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到200万元。

为方便村民卖菜,村里还建了蔬菜市场。“旺季时,市场一天交易500吨鲜菜,年交易量达12万吨。去年仅管理费就收了100万元。”杨有义在办公室指着窗外占地百亩的蔬菜交易市场自豪地说,2011年,市场还被确定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

这个市场给村民带来的益处不少。村民种什么菜,一切由市场说了算。来自全国的100多名蔬菜经纪人常年在市场收购鲜菜,也将全国各地蔬菜信息和新品种带给村民。市场不但壮大了村集体收入,还吸纳了400名村民就近务工。最多的一年,村上支出村民务工费60万元。眼下,村民收入普遍提高,户户年收入10多万元,家家拥有小轿车,进城买楼者也不少……

2018年国家级现代产业园项目落户新添镇。杨有义抓住时机,利用“三变”改革,大胆创新,将七社212国道以西菜地统一登记,打破村民原有地界,重新规划,完善路、渠等配套设施,并利用项目补贴,动员农户搭建高标准钢架大棚200余座,将其打造成了临洮县二甲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这是崖湾村又一次蔬菜产业升级,从3月到11月,田间一直保持有新鲜菜上市,蔬菜生长期比过去延长了3个多月。

破题农户增收路

站在临洮县二甲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放眼望去,两边的大棚密密麻麻,棚内西红柿红绿相映,稠密的辣椒长得青翠细长。崖湾村村民裴仲平正在大棚内采摘西红柿。

“你看,这个品种与传统西红柿不一样,能长一米多高,像树一样,一株能结28个西红柿,最少也有十几斤。从5月份开始采摘,一直采摘到国庆节。这个品种是蔬菜经纪人引进来的新品种。”裴仲平开心地说。

裴仲平介绍,他家种了7座高架大棚,有西红柿、黄瓜、辣椒,虽然价格没有去年好,但一座棚也能卖1.5万元,一年少说也有十万元收入。

崖湾村4900亩土地,85%的种大棚蔬菜,蔬菜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村上蔬菜合作社雨后春笋般崛起。60多名村民成为蔬菜经纪人,每名经纪人一年有七八十万元收入。

“全镇蔬菜种植面积4.4万亩,年产量达到2.19亿吨、产值1.85亿元。蔬菜产业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新添镇党委书记何小红说。新添镇已成为定西市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批发集散地。

近年来,新添镇推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品牌+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现代蔬菜产业,按照“六统一”标准做好蔬菜产业管理,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使“三品一标”蔬菜比重逐年提高,并实现溯源信息查询监管,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今年新添镇先后建设尾菜处理基地、净菜加工分拣中心、冷链物流交易冷藏库,提升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打造全市蔬菜生产、加工、流通大镇奠定了基础。

何小红介绍,下一步,新添镇将打造“洮鑫蔬菜”品牌,组织蔬菜购销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与兰州、临夏、陇南等周边市场主动对接、主动融入,推动全镇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产、群众增收。

村民致富“金钥匙”

在做好洮河河畔大棚蔬菜产业的同时,临洮县紧抓陆地高原夏菜反季节种植,高原夏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把“金钥匙”。

定西十年九旱,但记者来到临洮县峡口镇普济寺村时,半山坡上的紫甘蓝、散花却长势正旺,绿意盎然。

“你看,这一株紫甘蓝,足足有6斤多。”峡口镇副镇长梁军彦说,今年陆地菜长势好,主要是村上打出的5口水井起了作用。

“高原夏菜成为群众共同致富的‘顶梁柱’。”普济寺村党支部书记康登安说。

2013年,普济寺村因地制宜,确定了“压减洋芋求良种,增加蔬菜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推广种植新品种菜花,村民尝到了种菜甜头。

随着菜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村上转变发展观念,又提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临洮县登安蔬菜种植农民合作社,走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普济寺村文书普政统介绍,2008年全村种植高原夏菜42亩,今年种植菜花、紫甘蓝、西芹、红笋等5600亩,平均每亩收入8000多元。

峡口镇为有效提高耕地产值,打破传统旱地蔬菜“一年一茬”的局限,探索旱地高原夏菜“一年两茬”新模式。

梁军彦介绍,早熟马铃薯7月份上市后,村民在田间再种植一茬紫甘蓝、西蓝花等高原夏菜。这种新模式正在全镇干旱山区推广。复种菜花每亩稳定增收3000元以上,加上马铃薯收入,每亩产值达到10000元以上。

近年来,临洮县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扶持、技术指导、优化品质”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按照“进沟上山、向南发展”的模式,对高原夏菜种植扩面增值,在峡口、漫洼、辛店、连儿湾、玉井、衙下、南屏等乡镇发展高原夏菜,形成了以普济寺为中心的万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

今年上半年,临洮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7.04万亩,在洮阳、八里铺、新添、太石、辛店等蔬菜产业重点乡镇,发展以双层钢架塑料大棚、新型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基地六个;在洮阳镇边家湾基地,新建全钢架双层塑料大棚220座。蔬菜产业已成为撑起群众共同富裕的坚强“脊梁”。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