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增氧的情形

(2)微孔增氧的类型及设备:

1)点状增氧系统:又称短条式增氧系统,就像气泡石一样进行工作,在增氧时呈点状分布,具有用微孔管少、成本低、安装方便的优点。它的主要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主管、支管、微孔曝气管。支管长度一般在50米以内,在支管道上每隔2-3米有固定的接头连接微孑L曝气管,而微管也是较短的,一般在15 - 50厘米。

2)条形增氧系统:就是在增氧时呈长条形分布,比点状增氧效率更高一点,当然成本也要高一点,需要的微管也多一点。曝气管总长度在60米左右,管间距10米左右,每根微管为30 - 50厘米,同时微孔曝气管距池底10 - 15厘米,不能紧贴着底泥,每亩配备功率0.1千瓦的鼓风机。

3)盘形增氧系统:这是目前使用效率最高的一种微孔增氧系统,也是制作最复杂的系统,在增氧时,氧气呈盘子状释放,具有立体增氧的效果。使用时用4-6毫米直径钢筋弯成盘框,曝气管固定在盘框上,盘框总长度15 - 20米,每亩装3-4只曝气盘,盘框需固定在池底,离池底10 - 15厘米。每亩配备功率0.1 - 0.15千瓦的鼓风机。

无论是哪种微管增氧系统,它们都需要主机,主机是为田间沟的氧气提供来源的,因此需要选择好。一般选择罗茨鼓风机,它具有寿命长、送风压力高、送风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强的特点。功率大小依水面面积而定,15 - 20亩(2-3个塘)可选3千瓦一台,30 - 40亩(5-6个塘)可选5.5千瓦一台。总供气管架设在稻田中间上部,高于田水最高水位10 - 15厘米,并贯穿整个田间沟,呈南北向。总管后面一般接上支管,然后再接微管。

(3)微孔增氧的合理配置:在田间沟中利用微孔增氧技术养殖小龙虾时,微孔系统的配置是有讲究的,根据相关专家计算,1.5米以上深的每亩精养塘需40- 70米长的微孔管(内外直径10毫米和14毫米)。在水体溶氧低于4毫克/升时,开机曝气2小时能提高到5毫克/升以上。

(4)微管的布设技巧:利用微孑L增氧技术,强调的是微管的作用,因此微管的布设也是很有讲究的。养虾稻田的田问沟水深正常蓄水在1米,要求微管布置在离沟底10厘米处,也可以说要布设在水平线下90厘米处,这样我们可用两根长1.2米以上的竹竿,把微孑L管分别固定在竹竿由下向上的30厘米处,而后再向上在90厘米处打一个记号,再后两人各抓一根竹竿,各向田间沟两边把微孔管拉紧后将竹竿插人沟底,直至打记号处到水平为止。在布设管道时,一定要将微管底部固定好,不能出现管子脱离固定桩,浮在水面的情况,这样会大大降低使用效率。要注意的是充气管在田间沟中安装高度尽可能保持一致,如果沟底深浅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则以浅的一边为准布管。

在微管设置时要注意不要和水草紧紧地靠在一起,最好是距离水草10厘米左右,以免过大的气流将水草根部冲起,从而对水草的成活率造成影响。

(5)使用方法:在稻田里布设微管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因此增氧系统的使用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根据水体溶氧变化的规律,确定开机增氧的时间和时段。4-5月,在阴雨天半夜开机增氧;6-10月的高温季节每天开启时间应保持在6小时左右,每天下午4时开始开机2-3小时,日出前后开机2-3小时;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可视情况适当延长增氧时问,可在晚上9-10时开机,持续到第2天中午;养殖后期勤开机,以促进小龙虾的生长。

另外在晴天中午开1-2小时,搅动水体,增加底层溶解氧,防止有害物质的积累;在使用杀虫消毒药或生物制剂后开机,使药液充分混合于养殖水体中,避免因用药引起的缺氧现象;在投喂饲料的2小时内停止开机,保证小龙虾吃食正常,

4.推水设备这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增氧设备,就是通过功率3千瓦的鼓风机,把空气中的氧气冲’入田间沟里,同时也推动了田间沟里的水形成一的流向。据测定,一台功率3千瓦的鼓风机能推60-70亩的稻田,效果非常好。

5.增氧的作用 在田间沟合理使用增氧设备,在生产上具有以下作用:

(1)有效地促进饵料生物的增殖:促进田问沟内物质循环的速度,能充分利用水体。开动增氧机可使浮游生物增加到原来的3.7 - 26倍,绿藻、隐藻、纤毛虫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

稻田养虾技术规程_稻田鳖虾养殖技术_虾养殖稻田鳖技术视频

爆氧水花看着还不错

(2)有效增氧作用:增氧机可以使田间沟里的水体溶解氧24小时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16小时不低于5毫克/升。据测定,一般叶轮式增氧机每千瓦时能向水中增氧1千克左右。

(3)能提高产量:增氧机可增加小龙虾的放养密度和增加投饵量,从而提高产量。在相似的养殖条件下,使用增氧机强化增氧的养稻田比对照池可净增产12.5% - 14.5%,使用增氧机所增加的成本不到因溶解氧不足而消耗饲料费用的2%。

(4)有利于防病:对防治一些小龙虾的生理性疾病效果十分显著等。

6.利用生物培植氧源增氧机本身并不制造氧气,它所起的作用只是将空气中少量的氧气导入水体,增氧机的有限增氧功能并不是主要的氧源。向水体中泼洒增氧剂,如以泼洒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氧化钙、过氧化氢等补充外源氧的方式来解决水体溶解氧缺乏的问题,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增氧作用,但是用增氧剂等化学物品来增氧只是短期的行为,而且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应急做法。也许对于鱼池可以使用,但是对于养虾的稻田却并不适用。这是因为化学增氧剂过量使用后,稻田里的水草及藻类会大量死亡,稻田的生态环境被彻底破坏,水质、底质失去活性功能,自净功能丧失,导致稻田的水色很难培养,水草很难修复,更为严重的是田间沟里的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屡见超标,结果是导致虾病频发,养殖效益很不理想。

生产实验表明,稻田里尤其是田间沟里由于种植了大量的水草,加上人为进行肥水培藻的作用,因此水体中80%以上的溶解氧都是水草、藻类产生的,因此培育优良的水草和藻相,就是培植氧源的根本做法。

如何利用生物来培植氧源呢?最主要的技巧就是加强对水质的调控管理,适时适当使用合适的肥料培育水草和稳定藻相。一是在刚刚放养虾苗虾种的时候,注重采用“肥水培藻,保健养种”的做法;二是在养殖中后期注意强壮、修复水草,防止水草根部腐烂、霉变;三是在巡塘的时候加强观察,包括小龙虾的健康情况,水草和藻相是否正常,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是否过多,藻类是不是有益的藻类,是否有泡沫,水质是不是发黏且有腥臭味,是否水色浓绿、泡沫稀少,藻相是否经久不变,等等。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三)投饵管理

首先通过施足基肥的方法来培育大批枝角类、桡足类以及底栖生物供小龙虾摄食,同时在3月还应每亩稻田放养150 - 250千克螺蛳,并移栽足够的水草,为小龙虾生长发育提供丰富的天然饲料。在人工饲料的投喂上,一般情况下,按动物性饲料40%、植物性饲料60%来配比。投喂时也要实行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早期每’天分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后期多在傍晚6时投喂。投喂饵料品种多为小杂鱼、螺蛳肉、河蚌肉、蚯蚓、动物内脏、蚕蛹,配喂玉米、小麦、大麦粉。还可投喂适量植物性饲料,如水葫芦、水芜萍、水浮萍等。日投喂饲料量为虾体重的3% - 5%。平时要坚持勤检查虾的吃食情况,当天投喂的饵料在

情况,当天投喂的饵料在2-3小时内被吃完,说明投饵量不足,应适当增加投饵量,如在第二天还有剩余,则投饵量要适当减少。

对于虾沟较大,投喂不方便的稻田,可以用小船来帮助投喂,提高效率

(四)科学施肥

养虾稻田一般以施基肥和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可以促进水稻稳定生长,保持中期不脱肥,后期不早衰,群体易控制。每亩可施农家肥30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20 - 25千克,硫酸钾5千克。放虾后一般不施追肥,以免降低 田中水体溶解氧,影响小龙虾的正常生长。如果发现脱肥,可少量追施尿素来达到适时补施追肥的目的,每亩不超过5千克。

施肥的方法是:先排浅田水,让虾集中到虾沟中再施肥,有助于肥料迅速沉积于底泥中并为田泥和禾苗吸收,随即加深田 水到正常深度;也可采取少量多次、分片撒肥或根外施肥的方法。禁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如果用发酵过的有机粪肥追肥,那就更好了,施肥量为每亩15 - 20千克。

(五)科学施药

稻田养虾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同时小龙虾能摄食昆虫,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另外,我们在养殖小龙虾时,在稻田里使用太阳能杀虫灯,能有效地降低稻田里的害虫数量,可以尽量减少除草剂及农药的施用。

小龙虾人田后,若发生草荒,可人工拔除。如果确因稻田病害或虾病严重需要用药时,应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①科学诊断,对症下药。②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③由于小龙虾是甲壳类动物,对含磷药物、菊酯类、拟菊酯类药物特别敏感,因此应慎用敌百虫、甲胺磷等药物,禁用敌杀死等药。④喷洒农药时,一般应加深田水,降低药物浓度,减少药害。也有的养殖户是先降低田水至虾沟以下水位时再用药,待8小时后立即上水至正常水位。⑤粉剂药物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施,水剂和乳剂药应在下午喷洒。⑥降水速度要缓,等虾爬进虾沟后再施药。⑦可采取分片分批的用药方法,即先施稻田一半,过两天再施另一半,同时要尽量避免农药直接落入水中,以保证小龙虾的安全。

(六)科学晒田

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水情况是在变化的,养虾需水与水稻需水是有矛盾的。田间水量多,水层保持时间长,对虾的生长是有利的,但对水稻生长却不利。农谚对水稻用水进行了科学的总结,那就是“浅水栽秧、深水活棵、薄水分蘗、脱水晒田、复水长粗、厚水抽穗、湿润灌浆、千千湿湿”。因此有经验的老农常常会采用晒 田的方法来抑制无效分蘗,这时的水位很浅,但这对养殖小龙虾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做好稻田的水位调控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平时水沿堤,晒田水位低,沟溜起作用,晒田不伤虾”。晒田前,要清理虾沟虾溜,严防虾沟里阻隔与淤塞。晒田总的要求是轻晒或短期晒,晒田时,沟内水深保持在只要低于秧田表面15厘米就可以了,确保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以见水稻浮根泛白为适度。晒好田后,及时恢复原水位。尽可能不要晒得太久,以免小龙虾缺食太久影响生长。

(七)病害预防

对病害防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预防方法主要有干塘清淤和消毒;种植水草和养殖螺蚬;苗种检疫和消毒;调控水质和改善底质。

常见的敌害有水蛇、青蛙、蟾蜍、水蜈蚣、老鼠、黄鳝、泥鳅、鸟等,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驱逐或诱灭之,平时做好灭鼠工作,春夏季经常清除 田内蛙卵、蝌蚪等。我们在全椒县的赤镇发现,水鸟和麻雀都喜欢啄食刚蜕壳后的软壳虾,因此一定要注意及时驱逐。在放虾初期,稻株茎叶不茂,田间水面空隙较大,此时虾个体也较小,活动能力较弱,逃避敌害的能力较差,容易被敌害侵袭。同时,小龙虾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蛻壳生长,在蜕壳或刚蛻壳时,最容易成为敌害的适口饵料。到了收获时期,由于田水排浅,虾有可能到处爬行,目标会更大,也易被鸟、兽捕食。对此,要加强田间管理,并及时驱捕敌害,有条件的可在田边设置一些彩条或稻草人,恐吓、驱赶水鸟。另外,当虾放养后,还要禁止家养鸭子下田沟,避免损失。

小龙虾的疾病目前发现很少,但也不可掉以轻心,目前发现的主要是纤毛虫的寄生。因此要抓好定期预防消毒工作,在放苗前,稻田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放养虾种时用5%的食盐水浴洗5分钟,严防将病原体带人田内,采用生态防治方法,严格落实“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每隔15天用生石灰10~ 15千克庙溶水全虾沟泼洒,不但能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还有利于小龙虾的蛻壳。在夏季高温季节,每隔15天,在饵料中添加多维素、钙片等药物以增强小龙虾的免疫力。

(八)创造第一年的生态环境

笔者在进行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第一年稻田养小龙虾出虾大,往后虾会越来越小。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第一年有利于小龙虾生长发育的稻田生态环境最好,此环境最主要的是水生动植物丰富、水质优良、病虫害少等,因此在以后的养殖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创造这种好的生态环境。

第一年稻田养虾,水生动植物丰富。在稻田养虾前,水草比较丰富,除插秧后使用除草剂外,水稻生长旺盛期间杂草少,一般植物比较丰富;水生小动物,除了天敌消耗外,基本上自生自灭,没有破坏,且种类繁多;每年自生自灭的水生动植物残留体,变成丰富的腐殖质。这些自然水生动物资源是第一年养殖小龙虾的优良的营养物质基础,所以第一年养殖的小龙虾个体大。往后水生动植物资源逐年减少,小龙虾形体也就越来越小,这是主要的原因。往后要注意水草的种植,增补水生小动物的种源,提升水生物的存在量,保证小龙虾有充足的自然饵食。

第一年稻田养虾,水质优良。在养殖小龙虾前,稻田各类水生动植物自生自灭产生的有机质,包括水稻茎秆在内,养好了优质的水体体系。虾农常说,小龙虾生长得好,关键是“七分水,三分养”。水质不肥或越来越瘦,小龙虾朝夕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肯定生长状况越来越差。所以,养殖小龙虾一定先要养好水,水肥才会出好虾。

第一年稻田养殖小龙虾,病虫害少。在未养小龙虾之前,稻田处于一种原生态环境,小龙虾病虫害相比之下是非常少的。小龙虾生长得非常健壮,体形大。为了解决往后的小龙虾生长状况问题,必须坚持病虫害的防治,优化小龙虾生长环境,才能养出形体大的小龙虾。

总之,第一年养殖小龙虾体形大,是各种有利于小龙虾生长的因素占最大的优势。为了延续这种态势,要加强水草的种植,培育繁殖水中小动物,培育优良的水质,注重病虫害防治。

(九)加强其他管理

其他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勤巡田、勤检查、勤研究、勤记录等。

1。看守工作要做好做好人工看守工作,这主要是为了防盗防逃。

2.加强对水草的管理 根据水草的长势,及时在浮植区内泼洒速效肥料。肥料浓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肥害。如果水花生高达25 - 30厘米时,就要及时收割,收割时须留茬5厘米左右。其他的水生植物,亦要保持合适的面积与密度。

3.加强蜕壳虾管理 请关注以后讲述,此处不再赘述。

4.建立巡田检查制度 勤做巡田工作,检查虾沟、虾溜,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早晨主要检查有无残饵,以便调整当天的投饵量,中午测定水温、pH值、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观察田水变化,傍晚或夜间主要是观察了解小龙虾活动及吃食情况。经常检查维修加固防逃设施,台风暴雨时应特别注意做好防逃工作,检查田埂是否塌漏,平水缺、拦虾设施是否牢固,防止逃虾和敌害进入。加强检查,做好防偷、防稻田被外来物质污染而缺氧、防漏水以及记载饲养管理日志等工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