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搞种植业种苹果致富_2015年搞哪些致富_有机质蔬菜特色种植的致富故事

周明芳

眼下正值苹果收获的季节,盐源县卫城镇境内果香阵阵,果农们往来穿梭在果园里忙碌地采摘苹果。

苹果种植是盐源县的支柱产业,盐源苹果皮薄、肉嫩,口感香甜脆,果大、色鲜、味美、无污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不少村民通过小小的苹果走上了致富路。今年又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看着满园成熟的苹果,果农们都喜笑颜开。卫城镇大堰沟村的村民周明芳就是这些果农中的一个。

说起加入苹果种植大军,今年49岁的周明芳有着太多的感慨。24岁那年,周明芳从金河乡嫁到了卫城镇彭邦富的家中。想起送亲那天的情景,周明芳至今还有些哭笑不得:“他家是真的太穷了,当时住的是茅草房,家里还有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需要照顾。送亲的亲戚们看到他家里的情况,也是气得不得了,说我嫁了个全盐源县最穷的一家。”尽管如此,但抱着“嫁鸡随鸡”的想法,周明芳没有一丝抱怨,跟着老公一起全力操持家务,尽心服侍着两位老人。

然而,尽管周明芳吃苦肯干,但几亩贫瘠的土地上栽种的苞谷、豆子等作物也仅仅填饱肚子,遇到收成不好的时候,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有余钱改善生活。穷则思变,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后,两口子意识到这样生活下去不行,必须得另找活路。经商量后,两口子决定种植苹果。

2000年,两人带着老人搬了家,将家搬到了靠近公路边的一块苹果地里。当初做这一决定时,遭到两位老人极力反对,除了有对老家的不舍之情外,苹果的售价也是老人反对的理由。周明芳回忆说:“当时苹果才8分钱一斤,卖都卖不出去,老人些都劝我们不要种苹果,说种出来的苹果猪都不会去吃。”虽然老人们坚决反对,但周明芳却看好了苹果的前景,“口感那么好的苹果,它咋个就会不好卖嘛,今年不好卖,明年说不定就好卖了呢!”周明芳对盐源苹果很有自信。

第一年,周明芳试着种植了一千多株苹果树,资金不够,就找自己的好姐妹借,土地不够就用自家的田地换。为了种好苹果,她每天吃住在苹果园里,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她一开始并不懂苹果的栽种技术,只得四处找人求教,边学边种。高中文化程度的老公也成了她的老师,两人买来不少相关书籍潜心学习。辛勤的付出总会有回报,第一年,苹果卖了三千多斤。虽然产量不高,但胜在口感好,顾客吃了都赞不绝口,这让周明芳看到了希望。

因为价格低,此时苹果的收入还远远不能维持家用。于是,心思活络的周明芳又想到了其他生意,在集市上开办了一个磨面坊。“那时面坊的生意真的是很好,多时一天有八、九百元的收入,再加上家里喂了十几天头猪,一年下来还是有十来万元的收入。”周明芳说。那时老公每天在外跑苹果的销售,家里家外全靠周明芳一个人操持,常常累得她脚痛得站都站不住。

即使是到了今天,周明芳也难改勤劳朴素的本质,凡事亲力亲为。“她真的很辛苦,天天起早贪黑,只要是晴天都在地里忙活,有时我都希望下场雨,她可以好好在家歇一歇。”周明芳的儿媳王兰告诉记者。

尽管辛苦,但家里的日子也逐渐好过起来,几年下来,也有了一点积蓄。

有了积蓄后,周明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扩大苹果种植业。这几年,由于1212部门的大力扶持,提供科学种植技术培训和全力打造品牌建设,盐源县苹果产业迅速发展,价格也提升了上去。借着这一好时机,2008年,周明芳一口气买下了60多亩土地,种下了红将军、富士等品种,如今,每年成熟的苹果达到了二、三十万斤,售价可达两元多一斤。对苹果的销售,周明芳也没有太多担心。除了老公在外跑销售,儿子儿媳也利用电商平台在网上搞起了销售,新增了不少外地客源。现在每天采摘苹果、装货、卸货忙得不亦乐乎。货多的时候,有时一天要请上几十个工人一起帮忙。

对未来的规划,周明芳说,还是想把苹果树种好,再在果树下养些蜜蜂、喂点鸡,发展多样化树下经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