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功能农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所说的,目前我市的功能农业尚处于企业自发研究状态,我市在功能农业方面的研究不多,宣传不够,发展滞后,还没有成规模、叫得响的功能农业品牌。突出表现四个方面:
一是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从现有产品体系看,功能农业处于起步阶段。从种养类产品来看,主要依靠天然土壤或者通过后天施肥、灌溉、喷洒、喂养微量元素等方式让农作物具备营养保健的功能,如富硒、富锌、富SOD或者维生素的苹果、葡萄、梨、樱桃等水果、蔬菜、谷物等农作物,如新密华豫轩辕葡萄庄园富硒、富锌葡萄、河南众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量子南瓜等,大部分以原产品方式外销,价格比普通农作物平均高1.5—5倍左右。从加工类产品来看,发展相对成熟,但均为企业自主研发,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或其他生物技术制作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如婴幼儿、中老年、孕妇、糖尿病人群食品等,但总体缺乏精深加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二是政策扶持不足、氛围不浓。发展功能农业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做支撑,而我市暂时还未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对农业科研机构相关课题科研经费也没有保障。我市的功能产业起步晚,知识及资源的开发价值未能得到全面普及,功能农业的发展理念和氛围还没有形成,有的甚至认为功能农业是企业营销的一种噱头,全社会资本和人力投资功能产业的热情没有激活。
三是规划滞后标准缺失。全市对功能农业发展未进行规划,标准更是缺失,缺乏权威的检测机构和检测标准,“功能农业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想贴就贴”成为功能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富有健康保健功能的农产品在全国市场缺乏明显的辨识标志和一定的市场认可度。
四是龙头品牌效应不明显。受功能农业管理的复杂性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全市从事功能农业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缺乏高新技术企业、龙头企业和一些在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地特色品牌,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参与方面不足。
为加快推进功能农业发展,将我市资源潜力转化为产业优势,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提前规划统一标准。在全市开展土地资源调查和质量评价时,重点对富含微量元素的土壤进行调查登记,在摸清资源家底的基础上,编制功能农业发展规划,并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中,按照绿色、生态、科技的标准,以高新技术转化为突破,打造集生产、加工、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功能农业产业集群及产业链条。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加快制定功能农业相关发展政策,成立工作专班,协调发改、财政、国土、科技等相关部门在项目、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继续争取贷款贴息政策,鼓励农业种植企业因地制宜,打造规模化、产业化、高效益的功能农业生产基地。鼓励加工型龙头企业以肉、油脂、乳、果蔬等食品行业为重点,加强技术升级改造和科技研发,大力发展大豆浓缩蛋白、蛋白活性肽、低聚糖、食用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开发保健麦片、面粉等功能性食品,提高我市食品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借助我省、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人才科研优势,对功能农业这个课题进行专题研究,保障科研经费。加大对功能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遴选一批科研骨干进行专题培训进修,打造人才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成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专家、学者、农技人才到田间地头传授功能农业种植养殖技术,让农民会种、会管、会卖,让农民通过发展功能农业实现增产增收。
感谢您对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祝您工作顺利!
202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