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经20多天,盐池县早晚温差还是不小。但大水坑镇黄记井村的科技特派员强奋林早已迈开勤奋的双脚,奔忙在养殖场和农户家。
“这两天是收二毛羔羊的旺季,要抓住这段时机,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强奋林爽朗地笑着说。
除了收羊和卖羊,养羊是强奋林工作的主要内容,他自称“羊倌”,但这个羊倌可不一样,是一名科技羊倌。
从小见惯了漫步荒滩吃着甘草的滩羊,强奋林深知盐池滩羊的名气,但盐池滩羊究竟好在哪,他也不太清楚。
“封山禁牧之后农民的羊全部入圈,但养殖不科学,农民收入也和盐池滩羊的名气不匹配。”强奋林说。
凭着一股韧劲,强奋林决定要把滩羊的养殖技巧搞明白。他购买书籍、查阅资料,到周边养殖场“取经”,参加各类滩羊养殖培训班。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带领村民种植4000多亩苜蓿,养殖6000多只滩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2013年,强奋林建成拥有100个养殖棚的养殖园区,辐射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民养殖滩羊,当年就实现可观利润。2014年,他建成盐池县奋林农畜交易中心,年屠宰滩羊20万只,年深加工10万只,年经济效益800万元,并为当地1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
创业的成功让强奋林信心满满,更让他看到了科技的力量。2014年,他被聘为盐池县科技特派员,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带着农户将传统的“土养”方式改为现代“科技饲养”。
“土养是混养、放养,养殖周期长、出肉率低。科技饲养要分栏喂养,基础母羊、羊羔、羯羊都要分类喂养,每天喂食、喝水量也有标准。比起土养一年出栏,科技饲养的羊只需7个月就能出栏,出肉率高,价格也相应高出不少。”强奋林说。
今年51岁的大水坑村村民孙占元便是科技饲养羊的实践者、受益者。早些年,他用土养法养羊时每年收入仅2万多元,现在跟随强奋林用科技饲养法,每年纯收入达7万多元。“强总不光想着自个儿富,能把致富‘法宝’送给大伙儿,暖人心呢!”孙占元说。(记者 张 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