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需求日益增大,亟需开展中华鳖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贺 刚等

中华鳖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俗称甲鱼、团鱼、王八,是一种优质水产养殖品种,已在我国广泛养殖。迄今,中华鳖繁殖亲本多来自于野生甲鱼或其子代,由于人为活动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野生群体数量下降和种质退化。随着对高质量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亟需开展中华鳖绿色生态养殖。

几十年来,江西先后开展了中华鳖人工驯化养殖、种蛋孵化、种苗培育和病害防控等技术试验,主要养殖区域为黎川、南丰、南昌、永修等,以温室、池塘和大水面养殖为主,还有部分稻(莲)鳖种养结合。江西近年来主要采用野外生态分段养殖法,又叫三段生态养殖法。

致富经养殖 中华鳖_致富养殖中华鳖怎么养_中华鳖养殖技术视频

1 模式特点及技术流程

1.1 养殖模式特点

1.1.1 常温下进行,不需额外建造温室,也能节省能耗,这是目前提倡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适合江西推广。

1.1.2 甲鱼全是在野外露天环境下养成,其产品更接近自然,产品的附加值更高,经济效益更好。

1.1.3 池塘采取微流水,水面栽种水生植物,降低了水中的氮、磷等。

1.2 技术流程

根据江西气候条件,一般流程为:第一段为苗种培育,将鳖苗培育到50~70g/只;第二段为鳖种培育,将50g/只以上小鳖种经过分养培育成300g/只幼鳖的过程;第三段为成鳖养殖,将300g/只以上的幼鳖再次分养培育成500g/只以上商品鳖的过程。

2 第一段苗种培育

2.1 鳖种来源

繁育过程应符合SC/T 1107的规定,繁殖地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鳖苗体重≥3.5g/只,放养前需经检疫和消毒,鳖苗应体态正常、个体健壮、无病无伤。

2.2 培育条件

野外小型水泥池培育。池呈长方形,单池面积60~100m 2 ,池深1m,水深60~70cm。进排水方便,池墙水泥浆抹面,池底砂石再铺钢筋网,池底为混凝土;池堤顶部设5cm的防逃檐;池中要有晒背的条件,晒背台的面积不得少于总体面积的12%;饲料台1~2个;池中种植水草,占池塘面积的20%~30%。草栏可以用PC管或竹子做。

2.3 清塘消毒

清除池底一切杂物和过多的淤泥,然后用0.2kg/m 2 生石灰干法消毒,3d后注水达到标准水位。鳖苗放养前,3%浓度的食盐水或10mg/L高锰酸钾浸泡5~10min。然后将鳖苗放于池水中即可。

2.4 放养密度:60~80只/m 2 。

致富养殖中华鳖怎么养_致富经养殖 中华鳖_中华鳖养殖技术视频

2.5 培育管理

2.5.1 投饵

投喂饲料为粗蛋白含量46%~47%配合饲料,符合GB 13078、GB/T 32140和NY/T 471的规定。投饵采用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日投喂量为中华鳖体重3%~4%;每天投喂2次,即上午6:00-7:00,下午17:00-18:00。

2.5.2 水质管理

每5~7d排污1次,换水约1/3,加注新水至原位,实时微孔增氧。当pH低于7时,可用生石灰泼洒调节。要注意保持池内水质清洁,经常清除池中饵料残留物。透明度控制25~30cm。

2.5.3 巡池

每天在投喂前进行巡池检查,注意空气中的异味、稚鳖的吃食与活动、水质变化、设施是否完好等情况。应做好巡池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6 越冬

在进入越冬期前20~30d的日常投喂饲料中添加些植物油,以增强鳖种的体质。停食后及时调好池塘水质;清除池塘中遮挡物,利于光合作用增氧。

3 第二段鳖种培育

3.1 鳖种来源

鳖种是第一段培育成的50g/只以上的小鳖种。经过分养培育成300g/只的幼鳖。

3.2 培育条件

单池面积1000~2000m 2 ,呈长方形,池深1.2m,水深1m。进排水方便,池墙水泥浆抹面,底部为土池底;池堤顶部设5cm的防逃檐。池中要有晒背的条件,晒背台的面积不得少于总体面积的10%;饲料台1~2个;池中种植水草,占池塘面积的10%。配备增氧设施,或池塘微流水。

3.3 清塘消毒

清除池底一切杂物和过多的淤泥,然后用0.2kg/m 2 生石灰干法消毒,3d后注水达到标准水位。放养前,3%浓度的食盐水或10mg/L高锰酸钾浸泡5~10min。

3.4 放养密度

12~15只/m 2 ,套养100~150g/尾的鲢、鳙鱼各100~120尾/亩。

3.5 培育管理

3.5.1 投饵

投喂饲料为粗蛋白含量45%~46%配合饲料,符合GB 13078、GB/T 32140和NY/T 471的规定。投饵采用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日投喂量约为中华鳖体重3%,结合吃食情况,以总投喂量5%的幅度灵活增减。每天投喂2次,即上午6:00-7:00,下午17:00-18:00。

3.5.2 水质管理

当pH低于7时,可用生石灰泼洒调节。要注意保持池内水质清洁,经常清除池中饵料残留物。透明度控制约30cm。

3.5.3 巡池

每天在投喂前进行巡池检查,注意空气中的异味、幼鳖的吃食与活动、水质变化、设施是否完好等情况。应做好巡池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6 越冬

越冬措施与第一段苗种越冬相同。

4 第三段成鳖养殖

4.1 幼鳖来源

幼鳖是第二段培育成的300g/只以上的幼鳖。再次分养培育成500g/只以上商品鳖。

4.2 培育条件

同野 外 水 泥 池 培 育。单 池 面 积3000~4000m 2 ,呈长方形,池深1.5m,水深1.2m。进排水方便,池墙水泥浆抹面,底部为土池底;池堤顶部设5cm的防逃檐。池中要有晒背的条件,晒背台的面积约总体面积的8%~10%;饲料台1~2个;池中种植水草,占池塘面积的10%。配备增氧设施,或池塘微流水。

4.3 清塘消毒

清除池底一切杂物和过多的淤泥,然后用0.2kg/m 2 生石灰干法消毒,3d后注水达到标准水位。放养前,3%浓度的食盐水或10mg/L高锰酸钾浸泡5~10min。

4.4 放养密度

4~5只/m 2 ,套养150g/尾的鲢、鳙鱼各100尾/亩。

4.5 培育管理

4.5.1 投饵

投喂饲料为粗蛋白含量43%~44%配合饲料,符合GB 13078、GB/T 32140和NY/T 471的规定。投饵采用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点。日投喂量约为中华鳖体重的3%,结合吃食情况,以总投喂量5%的幅度灵活增减。每天投喂2次,即上午6∶00-7∶00,下午17∶00-18∶00。

4.5.2 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与第二段鳖种水质管理相同。

4.5.3 巡池

每天在投喂前进行巡池检查,注意空气中的异味、鳖吃食与活动、水质变化、设施是否完好等情况。应做好巡池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中华鳖养殖技术视频_致富经养殖 中华鳖_致富养殖中华鳖怎么养

5 捕捞

捕捞采用干池抓捕。

6 疾病预防

6.1 生态预防

放养前要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新;池底不要有过厚的淤泥;水不要过瘦,要保持水中溶氧丰富;养殖池套养少量鲢、鳙,以调节浮游生物量;水面种植水生植物;根据气温的高低,水质的好坏控制池塘水位等。采取营养全面,均衡投喂、常用微生态制剂调水和尽可能使用中草药剂治病等生态防控措施,有助于池塘水体内浮游生物的稳定,保障池塘微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减少了因水质恶化或中华鳖消化障碍及营养不良所引起的病害。

6.2 药物预防

6.2.1 体外预防

养鳖池周边环境用漂白粉喷雾或扬洒;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1~2mg/L全池遍洒,或用生石灰30~40mg/L化浆全池遍洒,每周一次,两者交替使用;所用的工具应用5%食盐水浸洗30min或5%漂白粉浸洗20min,每周2~3次。

稚鳖水泥培育池应进行脱碱消毒,用10%的冰醋酸洗刷池底和池壁,然后注满水浸泡5-7d即可。其他稚鳖培育池放养前7d,用0.5%的漂白粉溶液或用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泼洒池壁。中华鳖体表用3%的食盐水消毒。

6.2.2 体内预防

5月-7月,在成鳖养殖过程中,在颗粒饲料的基础上湿拌添加三黄粉或大蒜素,添加量为当日投喂量的1‰,每月连续投喂10d;8月-10月,添加量为当日投喂量的3‰。

稚鳖培育中,在颗粒饲料的基础上湿拌添加0.5‰的三黄粉或大蒜素,每月连续投喂7d。其他药物选择按国家绿色食品的GB/T26876、NY/T 755等有关规定执行。

基金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1BBF60104)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