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

中国人民大学自1937年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人大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恪守“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为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党员,他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科研、行政教辅等各领域影响和带动着广大师生员工奋勇拼搏、干事创业。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人民大学逐渐探索出了“师生共建促创新,优秀党员传帮带”的党建工作模式。

一、发挥模范作用,带动真学真做

学校党委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以老校长吴玉章、老书记张腾霄作为师生党员学习的榜样典型,组织编写《一辈子做好事》《百年淡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读本、编排《吴玉章》话剧、举办吴玉章生平展和系列讲座、组织党支部开展“追忆张腾霄”主题学习,引导广大党员见贤思齐。同时,学校党委不忘挖掘身边的榜样典型,推荐哲学院一级教授陈先达参加《榜样》《哲学信仰的播种人》等电视栏目和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开展“身边的党员”微视频拍摄展映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广大师生党员争做合格党员;以校庆为契机开展“关怀老党员,传承人大情”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党员作为志愿者定期走访老党员,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听他们讲述人生故事,搭建起连接老少、师生党员交流学习的桥梁。

各基层党组织也十分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优秀党员的事迹感召人、教育人,例如外国语学院选取91岁仍不辍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老党员、穿越叙利亚战火报道战争真相的毕业生党员和立志传播中国之声的学生党员作为典型,以老中青三代党员的故事为素材,从不同角度解读“初心”,引导学院师生立足专业、坚定信念,牢记促进中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职责。

二、加强联系指导,增强向心归属

学校党委建立了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导师制和校院领导干部“一联系一帮扶”制度,校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教师结对联系全校600余个党支部,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与青年党员交流理论和现实问题,同时指导支部开展工作,引导党员过好组织生活。各基层党组织也充分发挥党员之间的“传帮带”作用,统计学院党委等单位组织优秀教师党员结合学科专业帮扶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提升学术修养和教学水平,真正把“传帮带”落到了实处。一是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主心骨”力量领衔科研团队建设,用“传帮带”的形式传承学院厚重底蕴,带领海归青年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加强政治引导,为其了解国情、做接地气的科研创造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尽快成为教学科研骨干,逐渐建立起了10余个由优秀教师党员领衔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二是探索优秀党员“老带新”的开课模式,统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波等一大批资深党员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开设课程,传授教学经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提升教学业务能力,将“传帮带”落实到了每一个力所能及的细节,有效增强了青年教师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三、抓好支部共建,凝聚创新活力

创新支部活动形式是教师党支部经常遇到的难题,而这正是学生党支部具有的创造优势。货币金融系教师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师生党支部工作模式,充分凝聚了党建工作的创新活力。

一是共同组织理论学习,加深师生联系交流。货币金融系党支部多次联合学生党支部开展理论学习,共同策划召开学习交流会。寓教于专业的创新活动形式不仅激发了师生党员对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更为师生党员之间的紧密联系提供了契机,有效帮助学生党员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是共同开展调研实践,践行合格党员标准。货币金融系教师党支部联合2014级本科党支部师生党员前往天津开展“两学一做”联合调研活动,在交通银行天津分行和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进行了座谈,并参观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和觉悟社旧址,提升了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师生党员在调研实践中,结合教学科研,深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做到了“做要实做,务见实效”。

三是共同参加知识竞赛,增进情谊铭记信仰。货币金融系教师党支部党员与学生党员共同参加学院“两学一做、铭记信仰”师生联合知识竞赛,并获得一等奖,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师生之间的互相评比,易于使每一名党员找到自身的不足和与榜样的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办法,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同时,也为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