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新疆自治区是国家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而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地区,是全疆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纳入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中。2018年1月,农业部印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特色农业扶贫行动工作方案》,支持“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打造特色农业扶贫联系县,辐射带动当地产业扶贫、精准脱贫。

2019年8月12~17日,为贯彻领会国家扶贫政策文件精神,深入了解以肉鸽产业作为特色农业,开展南疆四地州产业帮扶脱贫有关情况,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专门组成南疆鸽业考察团,实地参观考察了新疆喀什地区的肉鸽养殖及产业扶贫情况。考察团成员包括: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秘书长宫桂芬、常务副秘书长高海军、副秘书长梁雅妍,及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副会长、河南天成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明军,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副会长、惠州市华宝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志平,与广东、北京、河南等地肉鸽养殖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一行,共计17人。此次考察,旨在分析总结当地肉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的实践情况,找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对策和建议,助力喀什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考察结束后,团员们表示收获很大,感悟很深,现将所见所闻所感加以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对企业和行业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与借鉴。在此,对为本次南疆考察提供帮助及接待的中国畜牧业协会鸽业分会副会长、新疆喀什昆仑翠翎鸽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泽武,新疆昆仑王鸽鸽业有限公司法人总经理孙雍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图1.新疆考察团一行

一、喀什地区发展肉鸽产业的优势

调研发现,在喀什地区发展生态肉鸽养殖有以下6大有利条件:

1.当地有养鸽和食鸽的传统

南疆是维吾尔族人口聚居的地区,在食品消费结构上主要以肉类为主。除了牛羊肉,鸽肉也是维吾尔族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喀什地区肉鸽养殖作为一种传统的特种养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维吾尔族群众有着深厚养鸽传统文化底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养鸽。家养肉鸽通常采用庭院养殖模式,将肉鸽和牲畜在同一个圈舍内饲养,下面养牛羊,上面养鸽,立体利用庭院空间。肉鸽产业是当地贫困户进入门槛较低、容易上手的产业,养殖方法已为大部分农民所掌握,具有基本的养殖经验。这些长期形成的养殖习惯和经验为进一步扩大肉鸽养殖规模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2.庭院养殖模式

鸽肉中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钙、铁、铜等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药膳价值。维吾尔民间用鸽肉改善身体虚弱、胃疼等多种身体不适症状,认为鸽肉对脱发和白发、早衰等均有很好的疗效。维吾尔族妇女发现,多食鸽肉还可使皮肤变白、脸色润红。因此,喀什地区无论男女老幼,食用鸽肉非常普遍,平均每周吃两次鸽子。群众对鸽子的消费需求旺盛,鸽子餐厅成为了喀什地区的特色,调查组考察发现,仅喀什市就有200多间专门吃鸽子的餐厅,其中色满路、解放北路等四条街道是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街道上食鸽专门店一间挨着一间,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食鸽一条街,食客络绎不绝。

图3.喀什市区食鸽一条街

据初步统计,喀什433万维族百姓,年人均吃鸽约15只,年均消费量达到6000多万只。按每只产鸽年产10只乳鸽计算,至少需要饲养600万对产鸽,才能满足乳鸽的消费需求。而目前喀什地区种鸽存栏只有296万对,年产乳鸽仅为3242万只,需求缺口非常大。

2. 当地自然条件适合肉鸽养殖

喀什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气温年和日变化大,降水少,蒸发旺盛,夏季炎热,冬无严寒。鸽子喜光照、干燥、忌潮湿,喀什地区干燥的气候和长日照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特别适合于发展肉鸽养殖。

喀什大部分地区城市化程度低,工矿企业少,污染物排放低,生产环境安全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畜牧产业条件优越。而且南疆地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标准化养殖场防疫安全间距是内地的3倍以上,更加有利于鸽病的防控,因此当地很少爆发大规模传染性疾病。

图4.养殖场防疫安全间距大

3.饲料质优价廉

饲料成本是动物生产的主要成本项目。鸽子饲料主要以玉米、小麦、豌豆和高粱等原粮为主,其中玉米和小麦在饲料中占比达70%以上。南疆地区种植业以玉米、小麦为主,市场价格是内地的50%。而且南疆地区肉鸽以散养为主,鸽子可放飞自由采食,大部分农户都用自种粮食的下脚料喂鸽,减少了饲料添加量,因此,南疆饲料成本占比很低。在内地,饲料成本可占肉鸽养殖总成本的50%~70%。但是在喀什地区,饲料成本仅占10%~20%。

另一方面,开展大规模养殖以后,可带动豌豆和高粱的规模化种植,进一步减轻饲料成本。同时依托南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可以进口中亚、南亚乃至周边地区价格低廉的原粮饲料。

4.拥有优质的地方品种

喀什地区现有多个肉鸽地方品种,由于这些品种的外貌体型特征相似,生产和繁殖性能接近,因此被当地人统称为喀什土鸽,又称塔里木鸽、叶尔羌鸽。《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收录的国内地方肉鸽品种就只有石岐鸽及塔里木鸽两种。塔里木鸽肉质鲜美,脂肪含量极少,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及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喀什地区饲养和消费量最大的肉鸽品种。

图5. 塔里木鸽

2009年7月和2017年1月自治区畜牧厅两次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将塔里木鸽作为新疆唯一的鸽子遗传资源列入该名录,并要求各相关部门对塔里木鸽遗传资源依法实施保护。2016年,新疆喀什昆仑翠翎鸽业有限公司承担了科技支疆项目《塔里木鸽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展了塔里木鸽品种资源调查、保护、开发和利用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为塔里木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市场消费需要,新疆国经鸽业有限公司从上海金皇鸽业有限公司引进欧洲肉鸽进行规模化养殖。欧洲肉鸽繁殖性能、体重遗传潜力强,生产乳鸽28天平均体重达到597克,弥补了当地肉鸽品种体型较小的缺点。

5.劳动力成本较低

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制约,南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程度低,就业难度较大。自治区一直把就业扶贫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拓展就业渠道,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转移当地富余劳动力,而肉鸽养殖正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方式。

图6.当地养殖工人

广大农民既可以在规模化的大型养殖场就业,也可以在自己家里饲养肉鸽,技术难度不高,效益稳定,是增加农村家庭收入的有效途径,对维护喀什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起到重要作用。从经营者的角度看,喀什地区养殖工人的人均工资较内地低30%左右,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实现了企业与工人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6.各地援疆力度大,优惠政策多

据喀什财政部门核定,广东、深圳、上海、山东四省市“十三五”期间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资金总量为308.76亿元。各省对受援地区的养鸽扶贫工程建设均高度重视,对喀什地区的养鸽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017年,广东援疆“十三五”规划计划安排电商与养鸽产业发展(公司+农户模式)、精准化扶贫——畜禽养殖建设项目、贫困户鸽舍改造等扶贫资金超过1亿元。

在技术援疆上,广东和上海等地的科研院所承担了对喀什地区肉鸽生产技术的指导和成果转化工作。例如新疆喀什昆仑翠翎鸽业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系统地开展塔里木鸽品种选育和开发利用工作。上海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新疆国经鸽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新疆种鸽研发中心和全国首家鸽病疫苗生产基地等。产学研合作为新疆肉鸽产业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疾病综合防治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喀什地区肉鸽产业扶贫现状

1. 肉鸽产业扶贫的重要性

2018年,新疆共有53.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1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的11.57%下降至2018年底的6.51%。至此,除南疆四地州之外,新疆自治区其他地(州、市)的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全区脱贫攻坚战线收缩至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进一步向深度贫困聚焦。2018年全区投入扶贫资金334.11亿元,其中南疆四地州占92.3%。2018年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实现48.62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底22.28%降至12.71%,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但这并不是终点,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距离我们党的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共同进入小康社会”,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南疆剩余贫困人口从结构上看,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喀什各个县市均将脱贫攻坚倒计时牌放在了道路最显眼的位置,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硬仗。

图7. 脱贫攻坚战倒计时牌

肉鸽产业是喀什的特色农业,也是喀什地区脱贫攻坚的主要发力点。肉鸽养殖效益较高而且稳定,平均每对产鸽利润50~100元,即一个农户家庭饲养100对种鸽年利润约为5000~10000元。而且肉鸽的扩群发展速度是规模养殖禽类中最慢的。肉鸽繁殖主要依靠种鸽产蛋和自孵,在正常的生产经营中,种鸽栏存量扩大一倍需要近2年时间。因此,肉鸽生产总量与其他家禽相比更加稳定,行情起落小,贫困户的养殖风险较低,值得在喀什等具有养殖优势的地区大力推广。

2. 扶贫模式——散养户扶贫

过去,喀什地区养鸽仅仅作为一种副业,传统的小农生产意识和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当地鸽业的发展。为了提升散养户的技术水平以及养殖效益,让散养户尽快脱贫致富,喀什多个县乡,采取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即公司建设示范基地(标准化育种保种场及扶贫示范户),然后按照农户自愿、互利的原则,由公司指导农户组成多个以肉鸽养殖为主的农业合作社,再通过合作社按照示范基地生产标准带动农户养鸽。

以新疆喀什昆仑翠翎鸽业有限公司为例,其作为当地肉鸽养殖龙头企业,负责前端的种鸽引进,养殖技术的推广和防疫体系建立,农民深度参与到养殖和饲料种植环节,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作机制,形成农民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新疆喀什昆仑翠翎鸽业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采取“六统一”:统一安排养殖计划、统一养殖技术和培训、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品牌销售。企业与合作社签定《肉鸽养殖合同》进行订单养殖,确保产品的有机绿色、确保产品收购、确保养殖户获得稳定的收益。

图8.考察新疆喀什昆仑翠翎鸽业有限公司

“基地”是指由公司或合作社筹建的标准化肉鸽养殖基地,具有品种选育、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示范和推广等作用。基地选育的种鸽生产性能优良,适应市场的需要,由基地统一供种,更好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基地经常组织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手把手教农户养鸽,通过在基地实践培训,农户的养殖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益,农户更愿意养鸽。基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还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为农户养鸽提供了参考典范。调查发现,目前由新疆喀什昆仑翠翎鸽业有限公司组织,县乡养鸽合作社筹建的养殖基地近20个,几乎每个县都有,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图9.考察芒辛镇肉鸽养殖示范基地

“肉鸽养殖合作社”负责按照公司提供的技术规程安排生产,严格掌控肉鸽生产喂料、用药、免疫等全过程,为确保产品质量提供组织保障。据调查,当地合作社通常是由公司推动,在各村党委政府和工作队的支持协助下,组织当地的养殖户组建而成,然后不断发展养殖户入社,形成养殖规模。合作社直接对养殖户进行指导和服务,提高技术水平和产量,降低成本。企业给合作社一定的返利作为合作社的利润,合作社利润再返还给养殖户。

图10.肉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

“农户”在合作社的帮助指导下,按统一要求进行养殖。养殖户的利益则通过产品交付、合作社盈余分红以及成本节约三个方面获得,超过单纯养殖的收入,实现了零风险。

由此可见,“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整合散养户,并保证农户收入稳定,增强农户科学养鸽的意识,提高养鸽技术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据调查,目前,单新疆喀什昆仑翠翎鸽业有限公司一个企业就带动了散养户728户,饲养种鸽总数达到5.1万对,年产优质乳鸽74.4万只,总销售额达1376.4万元;以每户饲养50对种鸽计算,户均年收入达1.35万元,年纯利润达6000元以上。促进喀什地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

3. 扶贫模式——规模化养殖扶贫

近几年,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上海等援疆地区对肉鸽产业扶贫的关注,南疆多个大型肉鸽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并陆续投产,一举改变了南疆没有大型规模化鸽场的现状,开创了规模化养鸽扶贫的路子。

首先,规模化养殖场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巴楚国合公司为例,该公司是南疆最大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占地面积281亩,建设标准化鸽棚40栋,存栏种鸽165500羽。可为周边居民提供15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3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2019年巴楚县国合鸽业有限公司将全面投产,另外公司新增笼具加工厂、屠宰厂、饲料加工厂等配套产业,可吸纳更多贫困户就业,同时带动周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预计能为500户贫困户增加收益。

图11.巴楚国合鸽业养殖工人

其次,规模化养殖场可以培养更多的养鸽技术能手。新疆国际经济合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巴楚县国合鸽业有限公司年培训南疆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300人次,并成功安排92名巴楚县城乡剩余劳动力在鸽场和上海基地就业,所有参加培训的维吾尔族学员均通过地方政府和驻村工作组的选拔和推荐,其中部分学员已经成为巴楚肉鸽养殖基地的技术主力。下一步将重点为莎车县肉鸽养殖基地培训和储备肉鸽养殖技术骨干,并围绕喀什地委对维吾尔族群众内地转移就业的要求开展相关培训和就业安排。规模化养殖企业培养的养鸽能手不仅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会将技术带回家乡,让更多人获得最新的实用养鸽技术,实现技术脱贫。

图12.考察组专家现场技术指导

再次,规模化养殖有利于开展订单农业扶贫。散养户养鸽子通常是放飞自由采食,饲料用量少。但是规模化养殖场的肉鸽为笼养,存栏量大,每天需要大量玉米、小麦、高粱、豌豆、油葵等饲料原料。以巴楚县国合鸽业有限公司目前存栏16.5万对种鸽计算,每年的饲料需求量达到2000吨左右。因此巴楚县国合鸽业有限公司与当地农户签订订单农业,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公司签订订单,按照订单组织安排农作物生产。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而且促进了当地种植结构调整,带动巴楚县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另外,规模化养殖更容易吸引政府扶贫资金。如前所述,国家对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扶贫力度很大,但过分依赖政府体制和系统来传递和管理扶贫资源造成了援疆扶贫投资效率低等问题。因此,由规模化养殖企业投资,主动吸引政府扶贫资金投入,更有利于政府向援疆指挥部或上级政府争取优惠政策支持,更有利于扶贫财政资金的有效整合。

以新疆国经鸽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申报了南疆四地州肉鸽养殖民生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由于项目已经获批,其可行性高,县政府放心的把扶贫资金投入该项目,也可以更加顺利地把财政、扶贫、发改、农业、人社等部门的资金整合起来,合力推进产业扶贫进程。目前,该公司与政府已经在于田县及乌什县共建规模化肉鸽养殖场各1个,存栏种鸽共30万对,年产值达9000万元。政府投资兴建的鸽舍,公司以每年8万元的费用托管经营,再将经营所得收益的50%返还给政府,由政府分配给当地贫困户,充分保障扶贫资金的再增值与合理利用。

图13.企业与政府共建于田鸽场

最后,规模化养殖保障了贫困户的收益稳定。规模化养殖企业的销售网络健全,产品销售量大,品牌意识强,产品销售不局限于当地及周边地区,因此不易受市场风险影响,收益较稳定。如新疆国际经济合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北京福来品牌设计公司开展市场推广设计策划工作,成功注册了“昆仑王鸽”、“西域王鸽”等品牌,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同时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销售,全力将具有喀什特色的肉鸽产品推向全国各地,真正实现了拓宽致富渠道、带动农民增收。

图14.特色肉鸽加工产品

另外,规模化养殖企业通过“固定收益+利润分红+丙方担保”的三重保证机制,进一步保证政府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以及保障贫困户稳定持续的经济收入。如巴楚县国合鸽业有限公司招聘当地维吾尔族农民就业,每月固定工资2100元/人,另外按照出栏乳鸽1.5元/只计算绩效工资,生产成绩越好,工资越高;另外,像于田基地等由政府出资建设的鸽场,则按照租金+利润分红的模式,每月企业汇款后,由政府分配给当地贫困户,确保扶贫资金充分发挥精准扶贫功效。无论哪种模式,都由新疆国经鸽业有限公司做担保,签订合同,从法律上保障了扶贫经费的落实。

4. 扶贫成效

本次调研考察发现,近年来新疆喀什地区肉鸽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贫困地区通过肉鸽产业指导、技术援助、人员培训、营销帮扶、品牌打造、企业合作和范例推广,打造了一批鸽业特色扶贫项目。2016年至今,肉鸽养殖企业投入喀什肉鸽产业发展的扶贫资金累计16亿元,推出产业扶贫项目24个,,提供了330多个就业岗位,保障5000到10000户贫困户直接或间接性获得收益,为当地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15.企业向考察团介绍扶贫成效

通过订单帮扶、生产托管、入股分红等,不同形式、各具亮点的肉鸽产业扶贫项目,达到了企业发展与产业扶贫双赢的目标。发挥了肉鸽养殖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先行者的特殊优势,运用自身资本、技术、信息、平台等资源,对接贫困地区要素禀赋优势,增强肉鸽产品的竞争力,与贫困村贫困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生产经营合作体,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将贫困群众纳入现代产业链条,有效建立起脱贫长效机制。

喀什肉鸽产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为贫困地区群众创造就业机会,并通过加强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将“扶贫、扶智、扶志”有机结合,激发出贫困群众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培育提高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当地肉鸽产业存在的问题

新疆肉鸽养殖有着众多优势,近几年已成为喀什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特色经济增长点,农民养殖积极性高,形成了一定养殖规模。1998年,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塔里木鸽饲养量只有50万只,2008年喀什地区莎车县塔里木鸽饲养量增加到262万只,到2016年年末,喀什地区存栏塔里木鸽已达到591.94万只,年出栏乳鸽3242.43万只。随着国经鸽业等大型肉鸽养殖场的建设完成,目前喀什地区种鸽总存栏量超过700万只。尽管喀什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养鸽条件,并有着悠久的养鸽传统,近年来肉鸽产业发展迅速。结合调研情况和查阅相关资料,本文分析认为当地肉鸽养殖存在以下5方面的突出问题。

1. 缺乏良种的培育和改良

新疆当前养鸽以散养为主,散养户几乎都只顾生产,而少有进行品种的选育培育,有的鸽场还在采取种鸽自然配对方式,近亲繁殖必定会造成品种的退化,经过十几年的生产,塔里木鸽的退化已相当严重。长期近亲交配造成种鸽的抗病力降低,遗传性疾病增多。肉鸽品种质量参差不齐,品种个体较小,生产性能较低,极需对现有的品种进行改良,选育具有优秀生产性能、较强抗病力的肉鸽品种,从而提高新疆地区肉鸽品种的品牌知名度,向全国推广。

2. 肉鸽的饲料营养研究相对落后

目前新疆地区养鸽场还沿用传统的供料方法,仅仅饲喂能量饲料玉米,而缺乏豆类等蛋白饲料,而且完全不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添加剂,营养不全面,导致乳鸽生长比较慢,产量不够高。

另一方面,农户普遍缺乏饲料质量管理意识,玉米小麦籽实破损,霉变等都照常使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强养殖户的饲料营养及质量意识,而且通过系统营养研究,探索塔里木鸽等当地品种营养需要,配制合理的饲料配方,才能提高乳鸽的产量和质量。

图16. 原粮中籽实破损霉变

3. 缺乏系统的肉鸽防疫程序

由于新疆地区气候干燥,而且塔里木鸽目前的饲养密度不高,肉鸽感染疾病的情况较少,因此关于鸽病的研究几乎没有,缺乏系统的防疫程序。但是随着新疆地区肉鸽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养殖密度快速提高,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鸽病防治措施,势必造成鸽瘟等传染性病的发生。目前,某些地区已出现了新型的鸽病,病原体出现变异,临床症状非典型化,如果再不重视防疫,将严重影响肉鸽产业的发展。

4. 新疆肉鸽产业科技含量低,难以提高养鸽效益

现代化养殖提倡规模养殖,提倡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先进科学的养殖技术,融入现代养殖思想。但是在新疆地区,很多家庭把养殖业当成一种副业,农民群众受经济条件、文化水平所限制,养殖技术水平低,距离提倡的现代养殖模式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加上肉鸽养殖的科研投入相对较少,产学研脱节,没有制定行业标准,当地肉鸽养殖还处在最原始粗放的,单纯靠经验养鸽的状态,导致肉鸽生产性能低,养殖效益不高,难以带动养殖户脱贫致富。

由此可见,目前新疆地区肉鸽业存在诸多问题,要通过建立肉鸽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在肉鸽良种繁育及配套应用技术、饲料营养研究与应用、养殖技术人员培训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促进肉鸽业技术创新、销售创新,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才能推动我地区肉鸽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更好地带动喀什地区广大养鸽农户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加快肉鸽产业扶贫的实现路径

喀什地区肉鸽产业扶贫初步建立了良好的利益连接、分配和保障机制,确保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户数量大且居住分散,监督成本高,农户不履行合同义务的风险依然存在;贫困地区的肉鸽产品进入市场运输距离长,成本高,产品竞争力不足;农户缺乏科学养鸽意识,技术服务人员技术推广能力有待提高;缺少统一规划引导,造成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的无序发展;肉鸽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工作落后等。为了保障肉鸽产业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建议如下:

1. 提升产品质量

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实施质量兴农的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因此喀什地区肉鸽产业也要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推动质量效率型肉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利用科技援疆项目,引进内地先进的育种、营养、生产管理技术,进一步挖掘喀什地区肉鸽品种优势,提升种鸽生产性能,赋予喀什鸽肉产品独特的产品特性,从而提高喀什肉鸽产品竞争力,为开拓全国市场奠定基础。

2. 延长产业链

延长产业链,从“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促进种植业与肉鸽产品加工业的共同发展。促进种养紧密结合,以种植业反哺养殖业,以养殖业促进种植业,使养殖业有可靠的饲料来源。另外,要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不同档次不同风味的加工产品,延长肉鸽产品的保质期和使用期限,才能突破地域限制,解决远距离运输的问题,真正实现产品的稳定销售,保证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

3. 加强防疫检疫

加大科技支持,积极引进具有相应专业技能的专家团队到各养殖地区进行指导,抓好动物防疫卫生工作,借助喀什地区良好生态环境以及有效的疾病控制措施,避免发生高致病性的禽流感。同时,建立并完善畜禽产品安全检测机制,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公信力。

4. 科学规划,加强引导

针对各地肉鸽产业基础、气候条件等,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择、确定和安排肉鸽产业扶贫项目。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整合作用,优先对贫困程度较深、地域自然相连、具有肉鸽养殖传统的乡镇,统筹规划,连片推进。同时要积极征求群众意见,动员贫困户参与规划方案的编制、实施和评估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不适宜的规划项目及其规模做适当调整,以保证项目安排更切合实际,扶持效果更加明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