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是印度蔗糖技术传至中国的第一个据点

相信大家对内江糖业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

内江的糖业是从何时发展旺盛的呢?

清代的内江糖业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今天,就带大家去涨涨知识~

种植甘蔗致富项目_致富甘蔗种植项目简介_致富甘蔗种植项目介绍

历经战国、晋代、唐代和宋代,内江甘蔗种植和制糖的规模逐步扩大后,内江糖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致富甘蔗种植项目介绍_致富甘蔗种植项目简介_种植甘蔗致富项目

▲甘蔗

但明末清初时期,四川遭受战乱、天灾及瘟疫,人口锐减,耕地大量荒废,甘蔗几近绝种,内江也不例外。

致富甘蔗种植项目介绍_种植甘蔗致富项目_致富甘蔗种植项目简介

▲曾家大院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16岁的福建长汀少年曾达一到四川谋生。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曾达一回长汀接父亲到四川。曾达一认为内江的气候、土地很合适种植甘蔗,请了两个制糖匠人挑着蔗种入川,开始种蔗制糖。此后,内江人争相种植甘蔗,种植范围迅速扩散到沱江流域的资中、资阳、简阳等地。《民国时期内江蔗糖档案资料选编》如此记述,“九月(古历)见菊花开放,深以为此地气候与故乡略同,因起植蔗之心,越数年曾君贸易获厚利,欲于此久居,随籍返里迎亲之机,顺便输入福建蔗种,嗣后年复一年,造成现今之繁荣。”

《中国食糖史略》记述,“康熙年间,沱江流域的内江地区为中心发展成为西南最大的糖业基地。”据《简州志》记载,乾隆年间,沱江流域简阳一带,“沿江之民植蔗作糖,州人多以此致富,其品甚多,糖霜谱不能尽纪”。

嘉庆后期,沱江流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产糖区,清代内江籍进士王果在《内江县志要》对嘉庆年间内江种蔗制糖盛况进行描述。

种植甘蔗致富项目_致富甘蔗种植项目简介_致富甘蔗种植项目介绍

▲上世纪50年代,刊登在《人民画报》上的照片中,沱江两岸甘蔗成林。

清末,内江县种蔗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0%左右,资中县在沱江两岸三十里以内,甘蔗种植面积高达耕地面积的70%~80%。甘蔗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激增,促进塘坊、漏棚数量的激增。据统计,内江县就有糖坊、漏棚3000多家,当时就有“三里一糖坊,五里一漏棚”的说法。邹作圣在《内江第一个产糖高峰期及以前的蔗糖业》中指出,1911年,内江县甘蔗种植面积22.2万亩,蔗糖产量6.25万吨,占四川的34.7%、全国的23.1%。

从清代中后期开始,制糖业就成为了内江的支柱产业,内江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甜城。内江同福建、台湾并称为全国三大糖业基地。内江的商业贸易因蔗糖而发展旺盛,在县城河坝街按经营品种、经销人员、经销地区组成商贸行帮,

致富甘蔗种植项目简介_种植甘蔗致富项目_致富甘蔗种植项目介绍

▲河坝街内江港

清代内江籍进士王果在《清官亭记》中这样描述河坝街盛况,“水陆辐辏,五方错处,负郭濒江,东津竞渡,税关查验,舸舰停艘,旅店商民,州县之繁聚者,莫如内邑。”

可见,内江所在的沱江流域,在清代甘蔗种植和甘蔗商业贸易已经达到了旺盛期,这也就为后来内江糖业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那么之后内江糖业

又迎来了什么新的变化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