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应聘成了鳗鱼加工厂的一名员工,凭借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态度,这位四川汉子与鳗鱼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与鳗鱼打交道的24年中,他深深地爱上了“鳗鱼事业”。
干一行爱一行 一条鱼让他终生难忘
在宜宾市江安县阳春镇有一个占地面积约为130亩的水产养殖场,这里养殖着被人们称作是“水中软黄金”的鳗鱼。提起养殖场的董事长、法人沈明国,附近的村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沈明国近照。(宜宾新闻网 勾丽蓉 摄)
今年47岁的沈明国是四川达州人。小时候,沈明国的家紧邻长江的支流渠江。对于从小在江边长大的沈明国来说,他对长江和长江里的鱼有着特殊的感情。1994年沈明国从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毕业,在一次偶然的找工作中,他发现一个鳗鱼加工厂正在招聘工人。
“鳗鱼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呢?”怀揣着好奇,他进入这家公司进行面试,最终被取录。从基层员工到生产管理者,在这10年的工作中,沈明国熟悉了鳗鱼养殖、加工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后来,他才得知,原来长江里也有鳗鱼,只是数量较少。
创业路上有荆棘 练就养殖技术是关键
随着沿海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水产养殖面积不断地缩小。鳗鱼既然生活在长江里,为什么不回四川养殖鳗鱼呢?
说干就干,2006年,沈明国带着从四处借凑来的1000万元,回到四川试养鳗鱼。鳗鱼对水质、水温以及环境要求极高,2006至2012年上半年,沈明国投入的多批进口鳗鱼苗先后死光,创业遭受巨大挫折。沈明国从小成绩优异,性格坚毅,他不服输的性格,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为了找到养殖鳗鱼的“关键参数”,他反复实验,为了找最合适的水源,他先后跑遍了全省,直到2017年他选中了宜宾市江安县阳春镇(原桐梓镇)。
鳗鱼肉质鲜嫩。(宜宾新闻网 勾丽蓉 摄)
2018年6月,沈明国开始开工建设鳗鱼养殖场,去年2月,第一批鳗鱼正式投产。今年3月,公司首批鳗鱼正式上市,从投放养殖到上市,刚好一年的时间。
“鳗鱼营养价值高,海外需求量大。”沈明国告诉记者,鳗鱼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除富含蛋白质外,还含有被人们俗称“脑黄金”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及EPA(二十碳五烯酸,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也含有维生素和对人体有益的其他微量元素,如:钙、铁、磷、锌、硒、镁等。据科学测定,鳗鱼体内所含的DHA是黄鳝的约22.3倍,EPA是黄鳝的约19.8倍;鳗鱼体内所含的维生素A更是黄鳝的约44.8倍,牛肉的约21倍、猪肉的约54倍、草鱼的约127倍;鳗鱼体内所含有的维生素E更是猪肉的约77.8倍。有人还称鳗鱼为“可以吃的化妆品”。
为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做大产品深加工,沈明国还将鳗鱼做出成品和半成品进行销售。
“川就是四川,鳗就是鳗鱼,郎就是养鳗鱼的男子,所以,我们将品牌名称定为‘川鳗郎’……”沈明国表示,位于江安的“川鳗郎”养殖基地,就位于长江边,水质好,养殖的鳗鱼品质好,他们公司所养殖的活鳗鱼和半成品鳗鱼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世界各地。
鳗鱼肉。(宜宾新闻网 勾丽蓉 摄)
沈明国非常重视养殖技术和专利,“川鳗郎”养殖基地是“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研究基地”,并与“内江师范学院”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19年公司根据鳗鱼养殖过程中的技术,申请知识产权6项,其中发明技术2项,实用新型技术4项。
扩大规模挖掘潜力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川鳗郎”养殖基地总经理魏森表示,他与沈明国是高中同学,2015年因同学聚会而加入到鳗鱼养殖行业。他眼中的沈明国对待工作专注、专一,眼光独特,对于员工具有亲和力;“川鳗郎”养殖基地共有本地员工20多名。
“川鳗郎”养殖基地。(宜宾新闻网 勾丽蓉 摄)
养殖场本地员工王代华表示,他是2019年4月正式成为养殖场的职工,上个月他的工资是5000多元,与以前外出打工相比,他更喜欢现在的工作。因离家很近,农忙时,下班后他还能回家帮忙;他非常感谢养殖基地能落户在江安,让他们在家门口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提起未来,沈明国充满信心。在未来5年,公司还将建设4至5个与现在同等规模的鳗鱼养殖场,预计产值将达到4至6亿元,经过深加工,产值可达10多个亿。沈明国表示,等养殖场条件成熟后,他们将免费为农民进行鳗鱼养殖培训,同时可以采取将幼鳗发给农户,等农户将幼鳗养殖成了成鳗,再交给公司进行回购,从而让当地农民持续增收,让他们的钱袋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