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分析与思考
稻虾(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分析与思考
_翟永青
水稻种植在我国历史悠久,稻米也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淡水小龙虾,中文学名为克氏原鳌虾,原产于北美,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引入我国,现广泛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群量较大,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虾类,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很大。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1号文件中的“推动水产养殖减量增效,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等文件的出台,各主产省份相继发布小龙虾产业规划或指导意见,促进了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0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145.64万hm 2 ,其中稻虾模式约126.14万hm 2 ,占总面积的86.61%;稻渔综合种养养殖总产量239.37万t,其中稻虾模式206.23万t,约占86.15%,总产值约344.8亿元。
为积极响应《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实施意见》(皖农渔函〔2016〕1180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工作要点的通知》(皖农渔函〔2017〕130号)等文件要求,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于2017年开始稻虾综合种养模式试验示范,截至到2021年12月底,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1773.3hm 2 ,年产量2811t。目前潘集区稻虾综合种养主要有2种养殖模式,一种是以朱集村为代表的以培育虾苗为主的养殖模式,一种是以泥河镇顺强水产养殖合作社为代表的以培育虾苗和养殖商品虾为主的养殖模式。
1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
1.1 试验示范地及技术流程潘集区于2017年开始分别在贺疃镇朱集村、架河镇苏涂村、泥河镇振兴村进行稻虾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参试水稻品种为晚稻197、新强8号、南梗9018和两优688,养殖品种为淡水小龙虾。2017年10月进行稻田田间工程改造,清塘消毒,过滤进水,移栽水草,投放抱卵虾150~225kg/hm 2 ,11月至次年2月份进行虾苗越冬管理,4月份加强虾田的投喂饲养,5月底之前商品虾捕捞上市。6月初进行稻田翻耕整理,施足基肥,6月中下旬移栽水稻,7—9月进行水稻田间管理,补放虾苗,并做好亲本选育、繁殖工作,9月底10月初收割水稻,10月做好抱卵虾孵化管理,11月至次年3月进行虾苗越冬管理与培育,进入新一轮养殖周期生产。
1.2 试验示范结果参与试验的稻田水稻产量基本在7500~8250kg/hm 2 ,增产5%~18%,且节约成本450~750元/hm 2 ;淡水小龙虾产量750~1800kg/hm 2 。稻虾综合种养产值比一般的一稻一麦生产模式得到了很大提升。不同的养殖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同,通过实际生产发现单纯的以培育出售虾苗为主的养殖方式投入低,但是产生的效益相对也低,而以培育虾苗和商品虾为主的养殖模式,虽然投入稍微有点高,但是产生的经济效益却高很多。
2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配套技术
2.1 稻田选择与改造
2.1.1 稻田选择要求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水源充足,水质符合GB11607和NY5051/T18407.4要求,排灌方便,保水性能好,以壤质土为好,不易被淹或干旱。面积大小不限,以3.33hm 2 为1个养殖单元比较适宜。
2.1.2 稻田改造在距田埂2m处开挖环形沟,沟的总面积不得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面积2hm 2 以上的稻田沟宽3~4m、深1~1.2m,坡比1∶2.5;稻田面积达到3.33hm 2 以上的,沟宽4~5m,同时还要在田间开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0.8~1m、深0.6~0.8m。为了方便机械下田耕作,挖沟时要留3m左右不挖。开挖出来的泥土可用于加高加宽田埂,并逐层打紧夯实,以防渗水或坍塌;在虾沟内侧四周筑子埂,高0.2~0.3m、宽0.3~0.4m。
2.1.3 防逃设施设置防逃材料选择用聚乙烯网片和塑料膜,防逃网片埋入土中15~20cm,上端高出田埂40~50cm,每隔1~1.5m用竹竿撑起并用细铁丝绑牢。进排水管可用直径16cm的PVC管制作,并可自动调节管口高度,以防夏季暴雨造成稻田内大量积水,造成小龙虾顺水逃逸。在稻田的进水口用60~80目的双层长形网片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田间。排水口用20~40目的铁丝网封闭管口,防止小龙虾外逃。
2.1.4 清整消毒稻田中野杂鱼、黄鳝、泥鳅、青蛙、蛇和老鼠等敌害生物不仅与小龙虾争食、争氧、争空间,而且捕食虾苗,会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养殖产量,要采用生石灰、漂白粉或茶粕进行清除。
2.1.5 种植水草“虾多少看水草” “虾大小看水草”。种植水草一方面可以净化水质,为小龙虾生长提供优质饵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栖息、脱壳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小龙虾养殖成功的关键。水草种植期为11月到翌年3月,最好在2月之前完成种植,品种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栽种面积一般控制在环形沟面积的40%~50%、田间沟面积的20%左右,以零星分布为好。
2.2 水稻移栽管理对于初次养殖龙虾的稻田,在秋季水稻收割后先施基肥,然后再旋耕整地,过滤上水,移栽水草,第2年6月移栽水稻。水稻品种要选择生育期120~130d、抗逆性强、米质好的品种。5月初播种育秧,6月中旬移栽,栽插方式首选机插、人工栽插。移栽时采取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的方法,移栽时预留通道,即每隔6~8m留1m内不插秧,以便投饵时下笼,同时也有利于稻田通风与水体流动通畅,减少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为虾类的生长繁殖活动提供充足的溶解氧。施肥坚持“重施基肥,轻施追肥;重施农家肥,巧施化肥,少量多次”的原则,定植前10~15d,结合翻耕施足基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00~4500kg/hm 2 +尿素150~225kg/hm 2 。返青期、分蘖期追施尿素75kg/hm 2 ,孕穗期追施复合肥75kg/hm 2 。追肥前若田间水位太高,要先排出至浅水处,虾全部流入虾沟后再施肥,待化肥充分被田泥吸收后再进行灌溉。严禁施用对小龙虾有害的肥料,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
2.3 龙虾养殖
2.3.1 龙虾投放不论是放养当年的虾苗还是抱卵虾,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尽可能争取早放。根据放养模式采取不同的放养方法,但从实际生产情况来看,每年的7—9月份投放大规格种虾是非常理想的模式。种虾放养规格为30g/尾以上,投放量150~300kg/hm 2 ,雌雄比为(2~3)∶1。虾种最好来自不同的养殖区域,避免近亲繁殖造成苗种品质下降的问题。为获取更高的市场价格,可以选择在3月底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及时投放幼虾,规格为4~6g/尾,放养密度450kg/hm 2 左右。一般经过1个多月的养殖即可捕捞上市(5月底至6月初),捕捞时补大留小。在水稻栽插后再投补放亲虾225kg/hm 2 左右,放养规格20g/尾以上。对于体长3cm以下的虾苗可采用氧气袋运输,3cm以上的虾苗要采用干法运输;使用塑料筐或者泡沫箱装运,每筐装2.5~5kg,不可多装。运输时间一般不超过2h。
选择投放的小龙虾要求体色鲜艳有光泽,弹跳有力,身体健壮,光滑无污泥,规格整齐。尽可能投放来自不同养殖区域的虾苗、虾种。在小龙虾苗种投放前2~3d,用专用解毒剂对稻田水体进行解毒。虾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10min,杀灭致病菌和寄生虫。投放稻田时,先将虾种放入水中浸泡1min,提出来放2~3min,再浸泡1min,如此反复2~3次后再放养,可以提高成活率。苗种在放养前要试水,将少量小龙虾苗种放在盛有拟放养稻田田水的容器中,待24h虾不死即可放养。春季投放前先要进行试水,检测水温是否适宜放养。从虾沟中装1桶水,然后放几只小鱼进去,30min后观察小鱼是否活动正常再确定投放虾苗。把装有虾苗的塑料筐完全浸入水体中,多点投放,让虾自动爬入水田中,防止打堆窒息引起死亡,同时也可通过查看筐里剩下的死虾推算投放苗种的成活率。
2.3.2 水位调控秧苗移栽后,前期水稻田里要保持10cm左右的水位,整个水稻种植过程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晒田时间不宜太长。晒田后要重新灌水;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需要加深水位至20~25cm,以利于稻虾生长。进入水稻无效分蘖期可降低水位到20cm;收割前一周排水,排水时先将稻田水位快速下降到田面5~10cm,然后再慢慢排水,使淡水小龙虾游动到环形沟和田间沟中,水沟水深保持在1m左右。
2.3.3 水质管理 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龙虾的生长,是提高小龙虾成活率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随时关注水体颜色变化,及时进行水质调节。保持虾沟溶氧在5mg/L以上,pH值在7.5以上,透明度在40cm左右。每10~15d泼洒1次生石灰水,用量150kg/hm 2 。
2.3.4 科学投喂幼虾和虾种阶段主要通过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培养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及水生昆虫幼体作为虾的饲料,同时辅以人工投饵。5、6月份是亲虾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8、9月份是积累营养以备越冬阶段,除了投喂麦麸、豆饼、青绿饲料外,还要加大动物性饵料的投喂,以满足小龙虾生长需求。投喂时要按照“定时、定量、定质、定点”的方法,均匀投喂,避免争食。天气好、水质好、龙虾活动旺盛,则应多投饵;高温、阴雨天、水质过浓、大批龙虾脱壳时应少投;脱壳后、生长旺季要多投,发病或龙虾活动不正常时要减少投喂。投喂后要坚持检查摄食情况,适时增减投喂量。精粗饲料要合理搭配,一般精料占40%、粗料占60%。养殖前期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后期在傍晚投喂1次。
2.3.5 病虫害防治稻虾综合种养的水稻田块原则上能不用药时坚决不用,确需用药时则要求选择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和生物制剂。施药前要降低水位,使龙虾进入环沟内;施药时要严格把握安全使用浓度,可采用分片施药的方法进行施药;喷药时要求只喷水稻叶面,尽量不要喷到水中,确保龙虾安全。使用诱虫灯、害虫天敌等捕杀害虫,一般可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螟虫,用稻瘟灵或三环唑防治稻瘟病,用噻呋酰胺防治纹枯病。不可使用含有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的杀虫剂,以免对龙虾造成伤害。
龙虾病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尽量采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尽量做到早放苗、早收获,避开疾病高发期。采用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改善水质,保持水体稳定。在投喂的配合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寡糖、酵母多糖或中草药,以提高小龙虾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若发生疾病出现死虾,应尽快采取措施,将能上市的虾捕捞上市;死虾捞出深埋,对使用器具进行消毒,避免暴发性传染;使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连用2次,中间间隔1~2d。
2.4 收获4月份投放当年幼虾的稻田,可以在5月底利用地笼进行捕捞上市。放养种虾的稻田,可以在小龙虾繁殖孵化后加强饲喂,一段时间后捕捞上市。9月底至10月初开始收割水稻。水稻收获过程中尽量留高茬,高度约为30cm,收获后待稻草晒枯后灌水,不淹没稻茬顶端,促进稻茬返青,减少稻草一次性腐烂分解数量,降低水体生态压力。根据实情适量施肥,抢在晴好天气施用芽孢杆菌分解稻草,为稻田中的虾提供大量浮游生物作为饵料。
3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3.1 优势稻虾互利共生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产品品质。小龙虾对于水稻有护理作用,其在稻田内游动、觅食可以清除水稻田里的杂草、疏松土壤、活水通气、增加稻田溶氧量,同时排出的大量粪便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起到增肥的效果;水稻也可以为小龙虾遮荫避光,提供微生物、昆虫等天然饵料,节约了龙虾养殖中饲料的投喂量,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稻米品质。稻虾综合种养有效利用了水土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在稳定单位面积水稻产量的情况下,又拓宽了渔业发展领域,增加了水产品产量,节地节水,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要求。
3.2 问题有些养殖户为提高产量,投放密度过高,使得饲料投喂量增大,增加了养殖成本,养殖的成品虾规格小,市场价格低,降低了养殖效益。小龙虾苗种繁殖主要依靠养殖户自留繁育的亲本,因近亲繁殖导致小龙虾种质退化,虾苗品质低下,劣质苗增多,严重制约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在技术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展稻虾种养,导致养殖失败,挫伤了农户积极性,这也是潘集区近年来养殖面积有所下降的原因之一。
4 结语
稻虾综合种养是一种稻虾共生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稻田养虾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及投入成本,产出的稻米绿色健康、品质好、价格高,具有明显的增水、增收、增粮、增鱼和节地、节肥、节工、节支的“四增四节”效益,大大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种养模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符合国家提倡的发展“绿色农业”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