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26日电(曹洋洋)“各位村民朋友,为做好防火、农作物秸秆禁烧,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林区、田间野外焚烧稻草……”为有效推进秸秆禁烧工作,连日来,沙湾市乌兰乌苏镇积极引导村民“粮改饲”让秸秆变饲料,不仅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变“废”为宝后还能促进当地群众增收。

走进乌兰乌苏镇头浮新村村民杨正明的玉米地里,两台驰骋的秸秆捡拾打捆机格外引人注目。随着打捆机在田地里匀速前进,散落在地里的秸秆被快速“吞”进去,随即被捆成长方形从机子尾部“吐”出来。

“以往玉米收获后秸秆处理是最让人头疼的事,不能随意乱堆,更不能焚烧,全部粉碎还田还影响下茬农作物种植。现在好了,全部打捆成草墩子,一部分留下来喂牲畜,一部分卖给养殖大户,还能增加一笔收入。”杨正明说。

“现在,把秸秆都收上来,不光能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难题,还能减少病虫害。”说起秸秆回收的好处,杨正明的体会不少。

据了解,秸秆离田回收再利用,能有效防止环境污染,还可以改善土壤、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于下茬的播种。同时推进秸秆资源化再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把农民头疼的“废物”变成了可综合利用的“宝贝”,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互利双赢。

下一步,沙湾市乌兰乌苏镇把当前正在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与秸秆禁烧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群众秸秆禁烧的法律意识,调动群众参与秸秆禁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秸秆禁烧工作。引领广大党员群众牢记“我为群众办实事”使命,擦亮党员先锋底色,凝心聚力建设美丽家园,为乡村振兴赋能。“线下”结合党员中心户、网格化管理成立党员禁烧小分队,进一步宣传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使玉米秸秆“变废为宝”,增加种植户的收入,减少秸秆废弃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解决秋冬季节牲畜饲料短缺问题,避免环境污染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为乡村振兴增添“绿色引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