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彰显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千千万万志愿者,展现着泱泱大国的文明形象
志愿者们身体力行,让爱心在行动中播撒,让正能量在传播中延续,吸引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为居民买药,有时得跑好几家药店才能买齐;在超市协助运货,人均每天搬货2.5吨;接送医护人员,一天连续奔波十几个小时……“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在武汉启动以来,大批市民热心参与,“我要报名”的声音打动人心,“让我来做”的承诺坚毅笃定。2万余名专项招募的志愿者忙碌在江城的各个角落,以点点微光汇集成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万丈光芒。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千千万万志愿者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奉献精神,用爱心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他们原本是老师、公司职员、快递员、水电工、学生等,如今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原本都是普通市民,如今却化身为信息员、采购员、宣传员;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成为照顾邻居孩子的“临时妈妈”、纾解情绪的“知心姐姐”。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一个个“红马甲”在疫情面前站出来、在关键时刻顶上去,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防控一线不可或缺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疫情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责任人。面对城市管理、社区防控等千头万绪的工作,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全员上阵、日夜奋战,亟待社会各界补充力量;面对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任务,除了专业人士全力以赴,也需要志愿服务的补充协助。广大志愿者挺身而出,从事一项奉献社会的工作,承担一份使命光荣的责任。正是志愿者和其他平凡英雄一起,造就了英雄的城市、英雄的国家,加固着全民抗疫的基座。
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彰显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千千万万志愿者,展现着泱泱大国的文明形象。从免费为医务人员做盒饭的“雨衣妹妹”,到不幸牺牲的蓝天救援队队员许鹏,从“封城”期间在武汉维系城市交通的6000多名网约车司机,到参与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108名“疫苗勇士”,广大志愿者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写下生动注脚。下沉社区、造福群众的使命担当,甘冒风险、流血流汗的牺牲奉献,不拿报酬、甚至自掏腰包的大公无私,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大爱无疆……这样的精神风貌,正是我们抗击疫情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
疫情防控是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作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志愿者群体更能发挥“哪里需要哪里搬”“哪里缺人哪里补”的特点,为社会工作“查缺补漏”。为更好将机动灵活的特点转化为排忧解难的实效,将个人行善的意愿转化为造福于民的行动,疫情发生以来,各地从培训上岗、岗位分配、后勤保障等环节,统一协调志愿服务活动,确保志愿者既能发挥所长、帮助群众,又能服从大局、听从指挥。一个个志愿者与医务人员、执勤民警、基层干部密切配合,形成不留死角、不出纰漏的工作闭环,将疫情防控网越织越密。
有网友说:疫情之下,每个人都是志愿者。1月20日以来,各地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17.7万个,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达361万人,记录志愿服务时间1.16亿小时。事实上,除了注册志愿者,还有很多自发参与抗疫的无名英雄,他们向邻居伸出援手,在街道助人为乐,在本职工作之外作出贡献。即便是举手之劳同样值得点赞,他们的默默付出同样值得铭记。独行快,众行远。志愿者们身体力行,让爱心在行动中播撒,让正能量在传播中延续,吸引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春天早已到来,疫情终将过去,很多志愿者也将回到学校、工厂、企业。“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志愿服务的经历都将成为他们宝贵的人生财富,那种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都将成为凝聚人心的融融暖意,那种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合力都将成为国家和社会勇毅前行的坚实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09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