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时节,北方万物萧瑟,而泰山西麓的仙草谷却在前不久刚刚结束收获的季节,实现丰收满仓。昔日的荒山坡因为黄精的种植变成了“黄金”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泰山黄精,是泰山“四大名药”之一,有“仙人余粮”的美誉。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依托黄精等中药特色种植,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健康免疫力经济,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土里刨出“金疙瘩”

12月初的一天,晨曦透亮,岱岳区天平街道耿庄村的田间地头,到处弥漫着中药草的芳香。村民们挥舞着锄头、耙子,采挖着几年前种下的“宝贝疙瘩”——黄精。一堆堆刨好的黄精像小山丘一样摆放整齐,这批黄精已生长超过4年,经过前期采样送检,已达到采收标准。

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着“3年为菜,4年为药,7年为宝”的说法。据多部古代中医典籍记载,其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及益肾之功效,食用则甘甜爽口。

种植黄精致富带头人_种植黄精致富带头人_种植黄精致富带头人

随着一块块色泽黄润、个头肥硕的黄精“破土而出”,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分拣、装筐、称重后,现场企业工作人员按每斤20元价格收购,直接将一沓沓现金交付到种植户手中。

“我种了30多亩黄精,大田套种亩产5000斤左右,林下种植亩产3000斤左右,今年真是丰收了!”正在忙碌的产业带头人李海洋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递过来一块新鲜的黄精,“看,这简直就是‘金疙瘩’!”

作为从耿庄村走出的“90后”退伍军人,李海洋前些年返乡创业,经过摸索后看准了黄精的发展前景,毅然入股村里的合作社,承包土地、学习技术种植黄精,并雇佣村民进行种植管理,如今已成为村里响当当的种植大户。

李海洋的奋斗故事正是耿庄村脱贫致富之路的缩影。

曾经的耿庄村是个产业“空壳村”,尽管山青水秀,地理气候得天独厚,但由于是丘陵薄地,缺少增收来源和发展引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留下孤寡老幼留守。

“占着宝山守着穷。”耿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兰俊回忆过往仍满是心酸,“好在从2019年开始,政府把我们村定为黄精村企共建村,实施财政补贴试点,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多赢模式,由企业输出种芽、技术、培训、机械、肥料,并且保底价回收,黄精产业从野生稀少走向了专业化规模化种植。”

种植黄精致富带头人_种植黄精致富带头人_种植黄精致富带头人

“一开始种植黄精的时候,村民不认可,我们采用了林下种植、玉米地间作的模式,种植黄精每亩地补贴500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陈兰俊补充道,村集体合作社与企业联手创新种植技术,致富同时避免耕地“非粮化”问题,实现“一地双收”。

人不负地,地不负人。目前,耿庄村发展黄精种植3500亩,200多户村民参与种植,同时,带动全市6个县(市、区)、12个乡镇、70多个村,山坡、林下、大田套种黄精4万多亩,一亩地平均收益10万元,能抵半斤黄金售价,整体可增收40亿元,真正实现“土生金”。

科技赋能黄精“身价”百倍

日前,走进泰尚黄精产业园,黄精智能工厂清洗、蒸烤、包装全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行,根根分明的黄精丝如列队行进的士兵,鱼贯而出,有序下线。在这里,它们将被统一深加工成不同的品类,“穿”上精美的包装,继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餐桌,成为养生伴侣……

“为实现黄精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我们与国内外40多名权威专家一起进行集智攻关,2021年10月,全球首台(套)2万平方米高标准黄精深加工智能化工厂投产。我们在传统‘九蒸九晒’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创新,使其活性成分有效析出,营养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山东泰尚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倩介绍。

“黄精属‘药食同源’,药材是一块市场,但巨大的潜力在‘食’上。而泰山的气候和土壤十分适宜黄精的生长,在这种环境中,黄精生成的根状茎肥厚而横走,多糖含量高达27%,所以,更应深耕本土资源,打造品牌。”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翟虎渠说。

其实,从2017年开始,我市便谋划发展“泰山四大名药”特色经济,把包括黄精在内的“泰山四大名药”作为新兴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同年,“泰山四大名药”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为解决黄精原材料不足问题,市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户种植黄精,并注入国资组建企业,打造黄精产业园,持续深化产品研发、智慧制造,着力推进黄精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规模化黄精产业集群。

在一系列“组合拳”的推动下,泰山黄精从鲜黄精转变成黄精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形态一变,“身价”百倍。

展厅内,黄精茶、黄精胶、黄精丸、黄精冻干粉、黄精面条、黄精代餐奶昔等80多款新产品琳琅满目,年产值可达6.2亿元,成为满足当下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养生保健需求的新品类、新爆点。

有了好产品、名品牌的加持,自然不用愁销路。11月18日举办的首届泰山黄精文化节吸引了300多个合作者、经销商争相洽谈,40余家经销商当即签约打款……

从“仙人余粮”走向人间烟火

从“土特产”变成“金名片”,泰安人并不满足,还在谋求黄精的价值升级,让一、二、三产业真正融合发展。

泰山黄精除了养生食用价值,背后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支撑。

与单纯售卖产品的模式不同,我市对泰山黄精进行了“医康养+农文旅”的产业布局,将黄精的养生价值与泰山的旅游文化相结合,推出古法炮制体验、黄精御宴体验、黄精理疗、黄精科普研学等文旅项目,建成全国首座泰山黄精文化博物馆、全国首个黄精“工业+旅游”智能工厂,既向游客传播了健康养生新理念,又让游客了解了泰山黄精文化的前世今生。

目前,我市黄精产业实现了三产融合、全链条发展,研发出的食品、保健品、特医特膳食品、化妆品、中药饮片五大类、九大系列的近百种产品,市场销路已遍布全国,并销往国外,打开国际市场。

依托黄精种植走上致富之路的耿庄村同样野心勃勃,在村内改造或新建特色民宿10余栋,又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创业就业。

天时地利与人和,让泰山黄精品质卓越、身价不凡。如今,越来越多的泰山黄精走出深山,牵动着人们的味蕾,滋润着人们的身心。此外,泰山茶、泰山板栗、肥城桃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我市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总数达到146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46个。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09.5亿元,同比增长5.5%,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泰安市将继续建设一批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机制好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奠定坚实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格局,彰显和释放推动乡村振兴的巨大能量。”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兰祥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