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鲍益虎
鳜鱼为我国特产淡水鱼 , 隶属于鲈形目鮨科鳜鱼属 。 其味道鲜美 , 蛋白质含量高 , 营养丰富 , 是名贵鱼类之一 。 鳜鱼生长快 , 产量高 , 经济价值较大 。 鳜鱼生殖季节一般在每年的 5 月至 7 月初 , 喜欢在平缓的流水中产卵 , 每次怀卵量在6 万 ~20 万粒之间 , 所产鱼卵为浮性卵 , 因其卵稍重于水 , 可在流动水层中随波逐流 , 并继续发育生长 。 目前 , 我国除青藏高原外 , 各地大江 、 河水系及湖泊中均产鳜鱼 。 鳜鱼的摄食是利用光运动刺激鳜鱼体敏感的视觉及侧线感觉 , 使鳜鱼产生迅速反应 。 在水域自然环境状态下 , 鳜鱼一般拒食静止的食物 , 终身均以活饵为食 , 人工配合饲料一般也不会引起鳜鱼摄食反应 。 池州市贵池区以斑鳜和秋浦花鳜最具特色 。 斑鳜体色为暗褐色 , 头部及鳃盖具暗色小圆斑 , 体表具有较多的大黑斑或古铜钱状斑 , 环斑周缘暗黑 , 中央色淡 ,背鳍 、 臀鳍及尾鳍上有黑色斑点 , 并连成带纹 , 胸鳍 、 腹鳍淡灰褐色 , 体形较延长 , 略侧扁 , 背弧形但不隆起 , 背厚 。 秋浦花鳜于 2018 年 2 月 12 日被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 “ 秋浦花鳜 ” 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秋浦花鳜主要亲本来源大水面“生鳜鱼群体中有鳜鱼典型性状特征的长体鳜 、 斑鳜等 , 大眼鳜坚决不作亲本 。 现总结鳜鱼科学养殖技术 , 以供参考 。
1 选取养殖池塘
池塘面积一般为 1 333.34~4 000.02 m 2 , 水深 2 m 左右 , 以长方形为主 , 水质清新 , 水底泥少或无 , 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
养殖前先认真做好清塘消毒工作 , 彻底杀死“杂鱼等有害生物 。 一般池塘塘底淤泥仅保留 10~15 cm 深度 , 其余挖去清除 。 用生石灰 1 800 kg/hm 2 左右泼洒 , 一般可留 5~8 cm深水 , 生石灰兑水后 , 趁热泼洒 , 泼洒同时用耙子类等工具在淤泥中上下来回拖拉 , 以有效杀灭“杂鱼 。 抽干池水的池塘 , 附近保水池塘水位较高 , 一般都会在池塘四周底部周围有微弱渗水流 , 使部分乌鳢 、 鲶等凶猛鱼类继续存活 。 种藕塘改养殖塘的 , 应先彻底清除藕杆 , 再用药物清塘 。 对于底质偏碱性塘口或急于放苗塘口 , 可换选漂白粉兑水全池泼洒清塘 , 用量约 225 kg/hm 2 。 新开挖的塘口也要清塘 。 尤其是农田开挖的塘口 , 或多或少都会有“杂鱼留存 。 药物彻底清塘后 , 老塘口还要充分晒塘 。
做好塘口进排水防范工作 , 池塘每进 1 次水 , 都要用密眼的网兜或网袋过滤 。 进排水口用塑料网片围住 , 塑料网下端连滑石笼网片 , 且和防逃网连成一体 , 这种 ( 山坡防滑 ) 石笼网片应埋入泥下 30 cm, 且要夯实 。 根据各池塘情况 , 在清塘后 , 放养麦穗鱼 7.5~15.0kg/hm 2 或抱仔青虾 7.5~15.0kg/hm 2 ,让其自然产苗 , 供鳜鱼苗摄食 。
2 水质控制
养殖池塘应保证水体透明度 30~40 cm、pH 值 7.0~8.5、溶解氧在 5 mg/L 以上 。 池塘中应设置漂浮性水草带 , 让鳜鱼有隐藏之处 , 使其有稳定安全感 。 淡水水体属性调节的合适范围为总碱度 100~300 mg/L、 钙离子浓度 80~120 mg/L、 镁离子浓度 40 mg/L 以上 。
一般刮底后第 3 天开始培水 , 发酵液 + 肥水膏全塘泼洒 ,放苗后第 3 天开始追肥 , 以后每 3~5 d 泼 1 次发酵液 + 肥水膏 。 发酵液制作方法 院 新 ℃生菌 2 瓶 + 菌来 2 包 + 麸皮 5 kg+豆粕 5 kg+60 kg 水发酵 5~7 d。 发酵时间不宜超过 5 d, 避免过度发酵 , 夏季气温高 , 时间可缩短到 3 d。 正常制作出来的发酵液有强烈的酸香味 , 如果是其他味道 , 建议抛弃 。 一般30 kg 发酵液 +1 桶肥水膏可用于 3 333.35 m 2 的池塘培肥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 菌藻在标苗过程中同样非常重要 , 发酵液 + 肥水膏 + 传统的沤大草效果最好 [吉山花瑶]。 注意水质控制方案中碳源组合使用后耗氧量较高 , 建议在晴天上午使用 , 使用后注意增氧 。总碱度 、 钙镁离子含量指标越优化的池塘效果越明显 。
总硬度不高的池塘可能见不到絮团的形成 。 见到水体絮团个体变大时 , 下次使用可以减少麦麸的用量 , 如水体变瘦 , 可增加麦麸的用量 。
鳜鱼对溶氧量的要求比一般养殖鱼类略高 , 对于低溶氧量尤其敏感 , 因而塘中应配备增氧设备 。 小鱼苗以微孔增氧设备为宜 , 成鱼可用增氧机 , 在突变天气等不利情况下或塘中水体溶氧不足时及时增氧 。 在夏季 , 常规性增氧机一般都是 24 h 开机且多台增氧机轮开 。 鳜鱼苗放入前 1 d, 增水10 cm( 如水质浓可换去 1/3), 放养鳜鱼种前 , 先将池水排去1/2 再灌进新水 , 使池水稍为清瘦 , 以后水深逐步加到 1.5 m以上 。 随着水温逐渐升高 , 要相应加深池水 , 一般 5~7 d 加新水 1 次 。 如夏季高温季节 ,2~3 d 就应加新水 1 次 , 最好常年保持微流水特性 , 同时应确保池水透明度在 40 cm 以上 。 养殖中 、 后期 , 每周 ( 或每 10 d) 净换 1/4~1/3 水量 , 视池塘水质状况可相应缩短或增加换水时间 。 换水采用先加水方式换水 , 决不能先减水式 , 如先抽水 , 然后再加水 , 水草会暴露在阳光下 , 造成脱水死亡 , 从而使水质变坏 。4要5 月 ( 或天气逐现高温时 ) 开始 , 用芽孢杆菌 、EM 菌和光合细菌交替调节水质 , 每 15~20 d 使用 1 次 , 使用生物菌改底调水前 1 周内和使用后 1 周内均不得使用杀菌剂 。
一般塘中水草覆盖面要求达 25%~55% 为佳 , 可种植水草或选取水草较好的池塘养殖 。 在高温来临前 , 池塘应逐步加深池水 , 种养×乐藻的水体 , 一般还会生长出过量水草 ,对水草过量水体应进行水草割刈 , 保留水草底部 10~20 cm。
水草之间要留 2~3 m 无草区 , 以避免水草过多造成池塘缺氧 。 对易产生青苔的塘口 , 在准备药物清塘前 , 可先选用硫酸铜 7.5 kg/hm 2 兑水全池泼洒 ,5 d 后即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 池塘注水之后 , 且在放饵料鱼前 7~10 d, 可以施经发酵有机肥 1500~2 250 kg/hm 2 或生物有机肥 150~225 kg/hm 2 , 使水适当变肥 , 从而抑制青苔生长 。 已经产生青苔的塘口 , 甚至青苔覆盖面较大的 , 必须使用相关杀灭药物 , 如杀青苔剂( 丫啶黄 ) 和泥土混合 , 在有青苔的地方撒上 , 用药面积较大的 , 应注意换水增氧 , 再投用腐质酸钠 , 起到遮光 、 吸附 、 净化 、 增加营养元素的作用 。
3 培育养殖饵料鱼
“ 养鱼先养水 , 养鳜先养饵 ”。 及时投喂适口饵料鱼是养好鳜鱼的关键 , 因而必须先养好饵料鱼 , 鳜鱼开口饵料鱼以团头鲂 、 鲮鱼出膜苗为佳 。 一般先养鲮鱼或太阳鱼 。 太阳鱼属温水性小体型鱼类 , 生长适温范围大 , 可在 1~38 ℃ 水温状态下生活 , 太阳鱼是中上层鱼类 , 既能作饵料鱼 , 又能净化水质 。 鲮鱼是暖水性鱼类 , 在水温 15~30 ℃ 时 , 食欲旺盛 ;当水温高于 31 ℃ 时 , 食欲减退 ; 水温低于 14 ℃ 时 , 聚集在深水区较少活动 ; 水温低于 13 ℃ 时 , 停止摄食 ; 低于 7 ℃ 时 , 则不能生存 。
4 定选苗种
鳜鱼苗种要求规格在 6 cm 以上 , 且体质健壮 、 活动能力强 、 无病无伤 、 规格整齐 。 在苗种场起苗时 , 鳜鱼苗规格不齐的 , 一定要用网筛筛选 。 放养时 , 鱼种必须经药物消毒后再放入水体 , 以防鱼体带病入池 , 引起鱼病传播 。 一般可以用 2%~3% 食盐水或 1~2 mg/kg 晶体敌百虫等药液浸泡 3~5 min。 同一塘口放养的鳜鱼苗 , 应当是同一批次的苗种 , 并且苗种要一次性放足 。
5 选取有利地势放养
鳜鱼苗入塘放养应选在塘口上风处投苗 , 距离岸边 1 m以上并且水位选较深处 , 多选附近少量水草处投苗较好 , 大量水草不利于鱼苗散开 , 影响争食 , 鳜鱼苗在放养之前 , 可在塘边各浅水处仔细观察 , 如发现该处有适量小鱼苗或小虾苗时 , 则适宜放养鳜鱼苗 。
放养鳜鱼苗时 , 注意装苗氧气袋水体和放养池塘水体温差不应过大 , 一般以小于 2 ℃ 为宜 。 如果出现大于 3 ℃ 的情况 , 则应将氧气袋放在塘里缓冲 10~15 min, 等到苗种袋水体和放养池塘水体温度相近时 , 方可打开氧气苗种袋缓缓放苗入池 。
6 饵料投喂
水温 22~24 ℃ 时 , 鳜鱼苗出膜到卵黄消失需 3 d, 鳜鱼出膜时 , 应连续 3~4 批催产团头鲂 , 以刚出膜的鲂鱼投喂鳜鱼苗 。 投苗数量为鳜鱼苗的 5~10 倍 。 投喂鲂苗 3~4 d 后 , 鲂苗可减少 , 而改投草 、 鲢鱼出膜幼苗作饵料鱼为主 。
投喂饵料鱼时要及时杀灭有害生物 , 用 0.7~1.0 mg/kg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5:2), 或 0.2 mg/kg 三氯异氰尿酸钠 ,或 0.15 mg/kg 二溴海因 , 交替性全池泼洒 , 每天 1 次 , 杀灭轮虫 、 枝角类 、 桡足类等有害生物 。
池塘主养鳜鱼其饵料鱼投放量 院6要9 月为鳜鱼体重的8%~12%, 每 5~7 d 投饵 1 次 ; 水温 15 ℃ 以下的低温阶段量为 1%~2%, 可 20~30 d 投饵 1 次 。 在摄食高峰期 , 要拉网看鱼 , 检查饵料鱼的数量 、 规格 , 不能利用的大规格饵料鱼应捕起 , 及时补充适口饵料鱼 。
根据鳜鱼鱼苗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性 ,1~2 d 首次开口 , 活鱼饵料应投喂尚未平游的鲮鱼 、 团头鲂等鱼苗 , 保证养殖苗能将饵料鱼整个吞入或大部分摄食 。
鳜鱼成鱼饵料鱼相对幼鱼来说 , 有更多种类选择 , 主要饵料鱼种类有鲮 、 草 、 鲢 、 鳙 、 鲫 、 鲤 、 团头鲂等常见养殖品种鱼及麦穗 、 鳑鲏 、 餐条等“杂鱼 。 日投喂量为养殖池塘鳜鱼总生产量的 5%~10%, 依据水温 、 风力 、 鳜鱼生长速度等相应调整变化 , 另外可以通过细致观察判断饵料鱼是否充足 ,减少竞争抢食 、 严防饵料不足 、 正确使用合理投喂方式 。 投喂饵鱼时 , 首批先投规格相对较大的饵料鱼 , 如鲤 、 鲫 、 鲢 、鳙 、 罗非鱼等 , 使较大规格的鳜鱼先摄食 , 然后再投小规格 、体形修长的饵料鱼 , 如麦穗 、 餐条 、 小草鱼等 , 让较小规格鳜鱼再摄食 , 这样就避免了抢食时仅大规格的鳜鱼吃饱而小规格的鳜鱼吃不到或吃不饱的现象 。
7 鱼病防治
鳜鱼鱼病以爆发性出血病害为主 , 其防治要遵循 “ 预防为主 , 防治结合 ” 的原则 , 重点以水质调控为重要手段 。 基本也以中 、 后期为防治关键阶段 , 一般在 10~14 d, 用全效 ( 主要成分螺旋藻 、 乳酸菌 、 酵母菌 、 芽孢杆菌 、茁- 葡聚糖等 ) 底改 1 次 ( 用量 3 333.35~5 333.36 m 2 / 袋 ,25kg/ 袋 ),15 d 左右用生物制剂 (EM 菌 、 芽孢杆菌 、 光合菌等 ) 调水 1 次 ,10~14 d用碘制剂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 1 次 。 要避免鳜鱼敏感药物的使用 。 如需全池泼洒硫酸铜溶液 , 应尽可能避开高温天气 , 用药要注意增氧 , 也可先行增氧 , 看水质状况 , 可适当增换水 。
7.1 水霉病
鱼卵阶段 , 一般在受精卵过数时 , 先进行药物浸洗 , 以达到防治效果 。 浸洗时要不停搅拌受精卵 , 防止清洗过程中受精卵受到积压而窒息死亡 。 具体方法有 0.3% 福尔马林溶液浸洗 10 min、0.5%~0.7% 食盐水浸洗 5 min。
鱼苗 、 鱼种及成鱼阶段 , 用 3% 食盐水浸洗 5~10 min, 或用 1% 食盐水加数滴食醋浸洗病鱼 5 min。 另外 , 在捕捞及运输过程中 , 防止鱼体损伤及擦破 。
7.2 纤毛虫病
流水池用 1.6 mg/kg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5:2) 合剂全池泼洒 , 可停水 3~5 min, 疗效明显 ; 静水池 , 用 0.7 mg/kg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5:2) 合剂全池泼洒 。
7.3 锚头鳋和中华鳋病
池塘放苗种前用生石灰带水清塘 , 以杀灭水中的鳋体 ,随时做好水源和饲料的清洁工作 , 消除并减少传染源 。 鳜鱼所食用的饵料鱼可用 15 mg/L 高锰酸钾浸洗 2 h, 以杀死并消灭鱼体上的有害鳋类 。 鳜鱼也可用 5 mg/kg 晶体敌百虫溶液浸洗 5 min, 或全池泼洒 0.5 mg/kg 晶体敌百虫 , 从而使鱼体上鳋类死亡或脱落 , 视鱼体体质状况而定 。
7.4 烂鳃病
用 2 mg/L 硝酸亚汞溶液浸洗 10 min, 可逐渐缓解烂鳃病病情 。
7.5 肠炎病
肠炎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直肠至肛门段充血红肿 , 出现淡黄色粪便 , 严重时整个肠道肿胀呈紫红色 , 排泄物也呈浓液状 , 由饵料鱼带菌被鳜鱼吞食所致 。 预防方法 院 一是对健康饵料鱼进行消毒 , 一般用 10% 食盐水浸洗饵料鱼鱼体 ;二是有效及时清除病残的饵料鱼 , 切断传播途径 , 消除传染源 。
7.6 鲺病
同烂鳃病的防治方法 , 或用晶体敌百虫 (90%) 进行全池泼洒 , 使池水浓度达 0.3~0.5 mg/kg。 由于鳜鱼对药物极其敏感 , 特别是敌百虫这类药品 , 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浓度 , 以避免浓度太大造成鱼体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