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其中一项便是在辽宁、江苏等12个省(区)开展试验,针对大黄鱼、大口黑鲈等品种,逐步用人工配合饲料来替换幼杂鱼投喂。
有关幼杂鱼、鱼粉、鱼油的争议一直困扰着水产养殖业。近年来饲料转型问题也在我国愈发得到关注,从政策引导到产业发展,鼓励减少水产养殖中幼杂鱼的投入比例。
渔民们用捕捞的幼杂鱼直接给人工养殖的鱼当饵料,亦或是先把小鱼加工提炼成鱼粉鱼油再添加到配合饲料中来养鱼,看上去都是“大鱼吃小鱼”,但实际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笔经济账,到底哪个买卖最划算呢?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就一定要认识一下FCR这杆养鱼必备的宝秤。
01FCR是什么?鱼粉和鱼油竟如此重要
FCR(Feed conversion ratio)即饲料效率,是指饲料消耗量和养殖水产动物重量增量比值的百分率,可以表示生产一公斤水产品所需要的饲料重量。也就是说,当FCR饲料效率的数值越小,说明转化效率越高,效益也越好。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保持了平均每年5%左右的快速增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力军。但实际上,世界范围内的投饵型水产养殖产量仍远超非投饵型(如生蚝等滤食性生物,以海水中的微藻为食,无需额外饵料投入)水产养殖产量,饲料占水产养殖总生产成本的50%-70%[1]。由此,养殖户都对FCR格外重视。
4亩鱼塘,不畏惧高温,一年轻松养出3批罗非鱼
他是怎么做到的?图源:恒兴鱼料
想要减少饲料投入又不影响鱼类生长,那么鱼粉、鱼油便是绕不开的话题。“浓缩就是精华”这句话简直是为鱼粉和鱼油量身定做的。在鱼粉和鱼油的加工中,尽管其产出率仅为原料重量的25%,但少量的鱼粉和鱼油就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常规的水产养殖饲料成分中,鱼粉和鱼油在数量上属于次要成分,但它们提供了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在营养价值上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还原动物在野外环境中的饮食结构。
饲料中的鱼粉是配合饲料中优质的蛋白饲料原料,动物对其的消化吸收率高,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一般的植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及提高成活率具有显著的作用,而鱼油也能提供必要的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2]。
02三文鱼长一公斤肉,需要吃掉多少鱼粉鱼油?
提到鱼粉、鱼油,总被点名的三文鱼养殖业表示瑟瑟发抖。以三文鱼为首的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的饲养曾经高度依赖富含鱼粉鱼油的饲料,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三文鱼配合饲料中鱼粉和鱼油的比例一度超过80%[3],因此“黑粉”众多。但好消息是,随着对鱼类营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三文鱼饲料中鱼粉鱼油的添加比例正在逐年降低。
植物油脂和蛋白质便是替代传统鱼粉鱼油的解决方案,大豆、小麦、玉米与蚕豆等经济作物可为三文鱼饲料提供丰富营养来源(占比可达60%)[4]。现今三文鱼的FCR低至0.8,且据挪威渔业水产养殖和食品研究机构Nofima在2018年发布的报告,现今三文鱼饲料中来源于海洋的蛋白质和油脂分别仅占14.5%和10.4%[5],较90年代相比下降了约6倍。
那利用饲料鱼提炼成鱼粉和鱼油,再辗转制成饲料进行投喂,在鱼类资源的消耗量上,跟直接投喂幼杂鱼又有多少差别呢?
那就需要引入一个FCR的姐妹概念,FIFO指数(Fish In Fish Out),即用消耗饲料鱼(用于加工成饲料的鱼)的重量来衡量生产1公斤养殖鱼类的成本。以典型代表挪威三文鱼养殖产业为例,每2.5公斤饲料鱼(其中90%的鱼类本就不能被人食用,因此并非在跟人抢鱼)加工成饲料后,就可以得到一条一公斤重的三文鱼(FIFO指数为2.5),同时剩下380克的鱼粉(如下图),用以生产更多其他海鲜。
相比起FIFO指数高达10的野生三文鱼来说,养殖三文鱼可谓是“多快好省”的优秀代表了。此外,由于全球25%的鱼粉其原材料大多来自鱼副食品加工业的下脚料(鱼鳍、鱼鳞、内脏等),饲料鱼的使用量会进一步下降,这莫不是就是鱼儿们的循环经济?!
近年来,产业内的饲料效率在不断优化的同时,鱼类养殖相比于其他肉类生产,本身便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饲料效率和较低的环境影响。如下图所示,鱼类的饲料效率普遍在1.2-1.5之间,相比之下,家禽的饲料效率在1.7-5.0之间不等,而羊增长一斤肉所消耗的饲料量更是三文鱼的6倍之多[6]。所以,多吃鱼且多吃养殖鱼,能让自然界的营养被更高效利用哦!
作为“低投入,高回报”的动物,一般养殖鱼类的收获率能达到68%,而大西洋鲑鱼更是高达86%。同时,养殖鱼类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较于家禽类,尤其是牛类,是环境效益更优的产业。加之较低的饲料效率,温室气体和碳排放的环境影响也在进一步减少。
03鱼粉鱼油用途变动
看着三文鱼养殖业历过多年努力,终于降低鱼粉投入的同时也压低了FCR,走上可持续的光明大道。但实际上,其他许多养殖鱼类仍旧无法做到FCR值小于1。那么在水产养殖产量逐渐增长的当下,我们是不是要消耗更多的鱼粉和鱼油,难道这波注定要亏?
如上图,1988-2016年间,世界鱼粉产量自1994年以后大体已呈下降趋势。可以看出,此期间尽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使配合饲料中的鱼粉比例增加了约7倍,但并未促使鱼粉总产量上升。一方面,由于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业对鱼粉的需求量其实是逐渐上升的;但另一方面,随着鱼粉的价格逐渐上涨,相对廉价的大豆粉等植物蛋白成了畜牧业养殖户的首选,小猪、小牛们便慢慢吃起了"素"。
加之以鱼鳍、鱼鳞、内脏等"下脚料"为来源的鱼粉、鱼油比例正在不断增加,可以说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水产养殖是一项不会让资源赔本的买卖。
近十年我国的鱼粉鱼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
04三文鱼光辉事迹中国翻拍?大黄鱼饲料转型中!
目前,我国63个养殖大类或养殖品种中(如下图),像三文鱼一样全部依靠人工配合饲料的养殖种类约有12种(14%),完全不投喂配合饲料的种类(含水生植物)有14种(23%)。其中,另外49种(63%)部分投喂配合饲料的种类中,均需在养殖过程中都需要投入配合饲料或直接投喂幼杂鱼。
在这些养殖品种中,尽管没有三文鱼的身影,我国同为明星物种的大黄鱼也一样身陷“FCR丑闻”。大黄鱼属于杂食性鱼类,传统养殖中需大量投喂鱼肉,幼杂鱼消耗量大。据2017年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大黄鱼的FIFO指数约为7.15,即每生产1公斤的大黄鱼,约消耗7.15公斤的野杂鱼,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由此,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五大行动”便是为大黄鱼打造的一场和三文鱼一样的“逆风翻盘”计划。以大黄鱼养殖最发达的福建省为例,其大黄鱼年产量约为15-18万吨,如能实现配合饲料替代率60%的目标,则将有50万多吨幼杂鱼被成功“解放”,这几乎等于2018年广东省海水养殖鱼类的产量。
转型升级后,水产养殖渔业将会以低饲料效率、低鱼粉鱼油使用率、高蛋白质产出率的姿态亮相,成为养殖业的劳模。
届时,养殖鱼儿们将吃的越来越“健康”,渔业生态也越来越健康,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资料
[1] IFFO专栏:鱼粉和鱼油是养殖鱼饲料的配方之源,《水产前沿》, 2020.03
[2] 钱妤,蒋科技,王希挺等.中国鱼粉鱼油来源及利用[J].渔业信息与战略,2020,35(02):91-100.
[3] The fish feed story, TheFish Site, 2011.02.19
[4] What’ssalmon feed really made of ?, The Fish Site, 2019.09.03
[5] Aas, T.S., Ytrestøyl, T., Åsgård, T. (2018) Feed resources in Norwegian salmon farming
in 2016. ISFNF 201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ish Nutrition and Feeding, 3.-7.
juni 2018,Las Palmas, Gran Canaria.
[6] How much feed is needed to grow a farmed fish?,SKRETTING
[7]中国水产养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研究报告,2017.07
转载声明:本文由智渔原创,图表均由原作者制作,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