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中卫市海原县三河镇富陵村内,红砖白墙的民居整齐地坐落在村道两旁,长达10公里的喷绘巷道五彩缤纷,寓意着五谷丰登。10月19日,记者在村里的养殖园区看到,牛儿们正津津有味咀嚼着草料,“哞哞哞”的叫声此起彼伏。

村民张得林隔三岔五就来看看自家的牛。他告诉记者,过去做梦也没想过,自己最终能靠养牛慢慢“牛”起来。

“蛋蛋可金贵着哩。”张得林给自己养的西门塔尔牛取名“蛋蛋”。这头牛是他花了9000元买来的,不仅产了2只牛犊,还获得过海原县肉牛竞赛三等奖,为他赢得3万元奖金,今年6月又成功配种。

2019年,海原县针对富陵村移民安置点户内空间狭小、人畜共处、养殖成本较高、效益不突出等问题,建设了富陵村养殖园区,通过“出户入园”的方式,实现集中养殖。园区采取“六统一”模式统一管理:统一引种,由合作社开展高端优质新品种的引进;统一防疫,由专人定期组织开展疫病防治工作;统一采购,由合作社集中进行饲草、药品等采购;统一饲喂,专门组织一批有经验、有责任心的人员进行专业化机械饲养;统一品牌,由合作社对出售的活牛统一口径和表述;统一保险,组织养殖户统一给肉牛购买保险。

“实施‘出户入园’好处很多。首先解决了村民自行散养时的饲料、排泄物的堆积,改善了人居环境。由合作社进行标准化喂养后,有效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肉牛品质。另外,村民可以把牛托管给村集体,然后外出务工,多一份收入。”海原县三河镇党委书记白向平介绍,目前园区已入驻养殖农户44户,存栏肉牛904头,人均肉牛养殖收入达到15000元。

“我们家的院子面积小,以前想扩大养牛规模,根本没有地方,牛粪也没法处理。”村民马成云告诉记者,牛进入园区集中养殖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他的养殖规模从7头增加到17头。

养牛的环境好起来了,村民没钱买牛怎么办?富陵村依托“基础母牛银行”,截至目前,已给农户赊销母牛84头。“基础母牛银行”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户养牛缺资金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让村民摆脱“等靠要”思想,注入自我造血的新观念,革新生产方式,激发内生动力。

村民院中的牛棚空闲出来了,怎样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进一步扩展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村委会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联系海原县三河镇闽宁菌菇园,由他们提供菌棒和技术服务,对‘出户入园’的123座棚圈改造,转型发展菌菇产业。”富陵村党支部书记罗成军说,为了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推广菌菇产业,村党支部在第一阶段确立了23户托管代种示范户,让村民了解和接受菌菇产业。

与此同时,村党支部采取“支部+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与村民签订“购销协议”“托管代种协议”,解决了村民对销路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富陵村已种植菌菇200棚,预计每户纯收入达15800元,两个周期收益可达31000多元。此外,村上还采取实物补助形式,户均补贴价值9240元的物资,扶持农户发展菌菇产业。

“下一步,富陵村将坚持产业主导、美丽宜居和乡村治理并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移民致富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确保移民群众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致富。”罗成军说。

致富经2019年全集养牛视频_农业节目致富经养牛视频_致富经养牛视频2017全集

实行“出户入园”的集中养殖模式后,富陵村对肉牛统一进行专业化饲喂。(图片由富陵村村委会提供)

" oldsrc="W020211031340015341165.jpg" />

实行“出户入园”的集中养殖模式后,富陵村对肉牛统一进行专业化饲喂。(图片由富陵村村委会提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