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敢闯敢拼的“90”后,将买房结婚的20万元拿出来创业;他是当地第一个蚕桑学大学生,却不安现状,没有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天天想着创业。他就是我县新丝路桑树种植合作社的社长王传振。
骨子里涌动着创业热血
“我和中恒种植农场的孙立中合作,我出了5万多株桑椹苗,他出了100多亩地,按照比例分成。”夏津新丝路桑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王传振说,他2013年毕业山东农业大学蚕桑专业,是夏津第一名蚕桑学的大学生。
“原来俺老两口种了5亩地,就供传振一个孩子,生活也挺好,本想孩子大学毕业进城工作了,咱也能享清福,自打他创业起,俺现在种了50亩地,甭管咋样,咱走支持他干下去。”香赵庄镇王寨村的村民王永俭说。
原来,为了培育桑椹苗,去年6月,王传振承包本村的一个冬暖式大棚,租赁费用为6万元。 10月,王传振承包了本村的50亩地,租金每年1100元,全家一下子又掏出5.5万元。 “桑椹苗的适宜温度在25℃-30℃,先在冬暖式大棚里育好苗,然后再移植到这50亩大田里,但是这育苗到销售2年的时间里,没有效益,光投入,现在全家投入20多万元。 ”传振介绍说。
“目前国内培育果实用的桑椹苗培育,还处在一个初始阶段,刚刚起步,市场空间不小,但是桑椹培育的创业风险也不小。 ”县旅游局副局长李正阔说。
去年10月50亩地租下来后,咱的桑椹苗还没培育出来,这50亩地就用来种植小麦,不能撂荒呀。正在查看小麦情况的王永俭说。
“今年这5万棵桑椹苗育成后,正好中恒种植场的孙立中有种植桑椹苗的医院,我们就达成协议,咱出苗木,他出土地,这也给我缓解了资金上的燃眉之急。”王传振乐呵呵地说。
爱拼的青春才会赢
2009年7月,王传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农业大学的蚕学专业。大二时,他成立新丝路创业中心社员,带领20多名同学校园创业,陆续出品桑叶茶、蚕丝被、蚕纱枕等,推广宠物蚕。一年多下来,整个创业团队收入2万多元,这也让王传振对未来从事养蚕行业有了信心。
大学毕业时,正值家乡“椹果之乡,生态夏津”声名鹊起,王传振看到桑椹中的含金量,他毅然放弃大城市优厚的待遇,决定回到家乡发展,他先到县里的一家桑椹酒企业工作,8个月的时间里边干边学,了解和掌握了桑椹酒酿造流程。
2014年9月,王传振在夏津生态旅游区杏坞园建起了养蚕试点,开始试验养蚕。为了养好蚕,王传振有时候一连盯上三四天,没睡过囫囵觉,甚至饭也顾不得吃纯收入,最后这批蚕才挣了几千块钱,但是却坚定了在桑椹及蚕桑这片领域深耕的决心。
步伐坚定迎接未来变数
“大学时就参加传振的新丝路团队,觉得他挺有想法,敢闯敢拼,我很支持他,我也不介意裸婚。 ”王传振的女朋友冯严严说,她是江苏徐州人,目前她正在山东农业大学茶艺专业就读大四。
“俺这个大棚就靠着传振家的,等他的桑椹苗见了效益,俺们也搞这个。 ”附近五龙堂村村民岳乃玉、李克福说。以前,他们的大棚里种植的都是黄瓜、西红柿等品种,效益不是很理想。
“培育的大十桑椹的升级版,这个桑椹苗,果粒大,口感好,适合鲜食,但是枝条软,抗倒伏能力不强,在嫁接的过程中,他着重提高大十的枝条强度,这一点很好。 ”该县旅游局副局长李正阔说。
“虽然创业很难,但是每一步咱走的都很踏实,看着父母的辛勤付出,亲友的殷切期盼,女朋友的理解,咱能做出一些成绩来,好回报他们。 ”王传振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夏津人大滕如勇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