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大区 安沛 李乾坤

2019年以来,鮰鱼行情持续稳定且高位运行,相对可观的利润,使得养殖户的热情高涨;2020-2023年养殖量持续上升,据业内人员分析,2023年全国养殖量可达70万吨以上!

2023年下半年,鮰鱼行情急转直下,截至2024年3月17日,河南、江苏等地市场标鱼(2-3.2斤)价格仅6.5元/斤,超标鱼(3.2斤以上)5.5元/斤,武汉鮰鱼行情更是一落千丈,养殖户苦不堪言,叉尾鮰养殖未来导向何处?未来养殖趋势如何?

一2024年叉尾鮰面临的问题

01全国成鮰主产区存塘量巨大

主产区河南目前仍有6成鮰鱼待售、惜售,仅郑州中牟成鮰约2000万斤,江苏仍有约3成鮰鱼待售,业内人统计上亿斤;湖北主产区成鮰几乎未销售,预计1000万斤。

02老口鱼亏损已成定局

近年来,由于原料成本高涨,致养殖成本持续升高,在成活率100%的前提下,河南鮰鱼养殖成本在6.8-7.3元/斤,江苏7.5-7.8元/斤,湖北周期较短成本在6.5-7元/斤,在当前行情下,存塘鱼亏损已成定局!

03早春“鱼瘟”频发

受2023年冬季气候影响,2024年“鱼瘟”预计会更加严重。目前京津唐死鱼严重,损失巨大,河南、湖北、江苏也陆续发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巨大,一旦发病,治疗不当的话死亡率可达30%。

卖了亏钱,不卖又怕发病,亏钱更多,使得鮰鱼养殖难上加难!

二2024年叉尾鮰养殖机会

01宏观分析:被动去库存期约6-8个月

叉尾鮰鱼养殖技术咨询_叉尾鱼养殖视频_2021年叉尾鮰鱼养殖前景

02全国放苗量锐减60%

据统计,截止3月下旬,全国鮰鱼放养量锐减60%。

广东因亏损后的转养,江苏、河南的放苗节奏推迟,部分计划弃养或转养鲤鱼;湖北存塘老口出售迟缓,苗种分塘难有进展……整体来看,“黑马鮰”养殖暂遇瓶颈。

03养殖成本锐减

2024年3月以来,随着豆粕等大宗原料的降价,饲料降价500-600元/吨不等。以河南为例,苗种也从2023年的8.5元/斤降至目前的4-4.5元/斤,平均塘租下降约300元/亩。

主要生产资料的降低带来的是新一批成鱼养殖成本的锐减,预计养殖成本降低0.8元/斤左右,成本可控制在5.8-6.2元/斤。

04消费端的拉升

2023年餐饮消费同比增长约20%,2024年国家通过降息等一系列操作进一步刺激国民消费,2024年消费有望进一步回暖,餐饮版块的水产品预制菜也在快步提升,加之鮰鱼层面早春综合症的危害,加快了养殖端客户出鱼及被动去库存的进展。

三2024年鮰鱼养殖方向及建议

01 成品鮰鱼

把握时机,合理安排出鱼

目前老口鱼安全是第一位,其次是鮰鱼复膘及梯度出鱼。从养殖成本来看,随着养殖规格的增加,养殖成本呈上升趋势,即卖鱼规格越大,养殖成本越高。

长达150天的越冬期致鮰鱼条形偏瘦,因此适当复膘后的梯度出鱼是老口鱼的最好选择,一味的惜售只会导致我们的养殖成本越来越高,加剧亏损。例如:规格2.5斤左右时,成本在6元/斤,而超标鱼3.5斤以上时,成本达6.6-7.3元/斤;实时出鱼,及时止损是老口鱼规划的重要环节。

叉尾鱼养殖视频_叉尾鮰鱼养殖技术咨询_2021年叉尾鮰鱼养殖前景

02 新口鱼养殖

缩短养殖周期,确保现金流

当前经济低迷,无论养殖什么品种,应该尽可能保持现金流,而不是压在鱼塘中承担风险。

因此,养殖规划的设计方面要缩短养殖周期,越冬前干塘;一方面压缩成本,规避越冬风险,另一方面确保现金流,根据经济周期设定新的模式。

03 半成品老口鱼

剔网频率提高,以出标鱼为主

半成品(0.8-1.8斤/尾)鮰鱼市场占比达30%以上,也是当前鮰鱼养殖主力军,这部分鮰鱼预计7月下旬开始批量上市。

从大数据分析,下半年行情很难直线回暖,大概率为波动性回升,我们应该确保标鱼(2-3.2斤)梯度上市,不能过分惜售而致使大部分鱼超标(3.2斤以上),加大出售难度,降低效益。

四有鱼才有未来,安全才是根本

对于鮰鱼养殖来讲,2023年底至今,这一段时间是极其糟心的!不仅要承受行情低迷下的亏损,还要承受整个“寒冬”下“水霉病”、“早春综合症”的困扰,一不小心就是“雪上加冰”的局面!

2024年开春以来(惊蛰后),天气逐步转暖,全国各地鮰鱼病害频发,当前以京津唐地区表现最为突出,发病率达90%以上;河南、江苏区也开始零星发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湖北苗种塘大面积发病……

叉尾鱼养殖视频_2021年叉尾鮰鱼养殖前景_叉尾鮰鱼养殖技术咨询

叉尾鱼养殖视频_2021年叉尾鮰鱼养殖前景_叉尾鮰鱼养殖技术咨询

经海大服务工程师多年的深入分析与总结,早春鮰鱼发病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以北方养殖为例,越冬期长达150天,鮰鱼营养严重缺失,体质偏弱,很难抵抗外来病菌、虫害的侵害。

②鮰鱼为无鳞鱼,相比鲤、草鱼,其对外界的感应更加敏感,早春昼夜温差较大,极易对鱼体产生应激而导致脱粘,进而遭受霉菌侵害。

③早春温差大,而“惊蛰”后,水温升高,池底病菌、寄生虫卵等大量繁殖,对养殖鱼体进行攻击。

④漫长的越冬期后,鮰鱼肠道的蠕动,及消化酶分泌的机能还未完全恢复,投喂不当极易导致营养消化应激而套肠、腹水等病害。

因此,针对早春综合症,海大建议如下:

01强体质是关键

水温达13℃以上后,少量投喂新生产优质饲料(建议投喂率5-10斤/万斤鱼),同时拌服助消化强体质类产品,确保鱼体快速恢复。

叉尾鱼养殖视频_叉尾鮰鱼养殖技术咨询_2021年叉尾鮰鱼养殖前景

02早春做好底部改良工作

针对老口成品鮰及半成品鮰鱼,早春改底至关重要,一方面确保杀菌、杀虫卵,另一方面营造好的环境。

2021年叉尾鮰鱼养殖前景_叉尾鱼养殖视频_叉尾鮰鱼养殖技术咨询

03注意温度

温度波动较大时做好解毒抗应激工作。

04卖鱼注意事项

水温低于16℃不建议动网卖鱼,同时针对冬季体表划痕鱼进行温和有效修复。

叉尾鮰鱼养殖技术咨询_叉尾鱼养殖视频_2021年叉尾鮰鱼养殖前景

五小 结

- 成鮰下半年行情震荡上升 -

当前存塘成鮰库存较大,正常消化预计到2024年下半年,鮰鱼的被动去库存期预计将笼罩2024年一整年;因此,成鮰鱼下半年行情预计震荡上升,主要受制于库存的消化速度及消费的复苏。

- 成鮰养殖新机遇 -

2023年鮰鱼水花放养减少50%以上,苗种锐减、成本锐减、消费的复苏是2024年成鮰养殖的关键机会,同时需注意新口苗尽可能放养2龄以内的。

- 新口成鮰需缩短养殖周期 -

合理安排卖鱼时间,老口鱼复膘后顺价卖鱼;同时,随着卖鱼规格的增加,成本呈上升趋势,老口半成品卖鱼规格控制在2-3.2斤为宜,切不可惜售而致鱼超标,新口成鮰养殖应尽可能缩短养殖周期确保现金流。

- 强化鮰鱼健康管理 -

有鱼才有未来,安全才是根本,越冬鮰鱼需加强体质恢复、做好体表修复、抗应激及定期改底工作。

危中存机,2024年鮰鱼养殖开局很悲观,但养殖整体成本的降低及消费端的提升是后续鮰鱼养殖的绝佳机遇。有鱼才有未来,鮰鱼的安全,尤其是早春综合症的预防是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END

本文系海大农牧原创,未经授权,一律禁止转载!文章投稿、转载授权,欢迎发邮件到:haidnm@haid.com.cn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