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

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色林果业“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在优化区域布局和树种结构、标准化管理、提升示范园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实现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和树种结构。按照《自治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布局常规品种适种区、优势品种最宜区、特色种植推广区,推进林果布局调整和品种更新升级。适度引进适合在新疆种植且受市场青睐的新品种,不断丰富早中晚熟品种,增加四季均衡供应。继续做大做强优势品种,突出地域特色,积极开展“两品一标”、出口注册果园、国家级优势农产品区域认证。通过嫁接改优、疏密改造等方式,对现有低产低效果园和品种混杂果园进行品种统一和更新改良。

——巩固林果业提质增效标准化管理措施和效果。以林果重点县市、乡镇、村组为主体,充分发挥各级林果技术骨干和自治区、地、县、乡、村林果技术人员作用,指导果农落实好以果配水、施肥壮树、保花保果、疏花疏果、整形修剪、病虫防治、机械化管理、分级采收、技术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果品质量和种植效益,持续提升全区优质果品的供给能力和标准化管理水平。

——推进林果提质增效示范园、示范区建设。认真落实地、县、乡三级领导干部领建示范园机制,强化党政领导、科技人员、示范农户“三位一体”示范园建设责任,抓好技术管理措施落实,确保示范园建设质量。积极探索以林果主产县市、乡镇为单元,以标准化栽培管理为重点,林果产加销一体化相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高标准林果示范园区建设。

——强化林果有害生物防控。加强日常监测和专项调查,组织全区开展林果病虫害专项普查,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加强统防统治,常态化落实果园清园、药剂防治、水肥管理、树干涂白、挂粘虫板、摘除虫卵及修剪病虫枝等措施。针对林果病虫害,落实落细“一病一虫一方案”技术措施,持续提升防控成效。持续发挥巴州若羌、哈密烟墩和白山泉动植物联合防疫检疫站作用,做好检疫执法,严防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传出。

——加强林果技术体系建设。继续实行自治区专家服务团深入地州、县市,驻点包村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和科研攻关,切实为广大果农做好技术服务。加强对地州、县市、乡镇、村组林果技术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探索有偿社会化服务新路径。面向国内外招聘专家团队,推进科技项目改革,加快解决制约林果业发展的难题。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中的林果和葡萄酒产业,制定、完善主栽树种栽培管理自治区地方标准,进一步规范各项技术管理措施。

——切实提高林果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做好大风沙尘、低温冻害、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灾前防御及灾后恢复各项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建立林果灾害预警机制,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做到早知晓、早防御、早处置。加强果园防护林带建设,对现有未配套防护林的果园营造防护林网,对低效残次、缺行断株、标准不高的防护林带进行更新改造。

——抓好智慧林果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林果产业数字化、信息化进程,推进集林果资源数据信息管理和林果业业务管理展示分析应用服务的智慧林果数据平台建设,支持地州、县市开展林果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智能化使用、便捷化共享。

目前,林果业已成为新疆覆盖范围最广、惠及人口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绿色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十三五”末,全区林果年产量达845.8万吨、产值达522.92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加97万吨、65.42亿元,果农人均林果纯收入突破6100元,占总收入的44.7%。其中,若羌县、温宿县等林果主产县占比超过70%。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