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
京郊名杏品种多达40余个乾隆皇帝赐名“铁吧哒” 慈禧太后最青睐“香白杏”
历史上北京地区杏的品种资源极为丰富,仅《北京果树志》中就收录了40多个品种,主要分布于京郊的山区或半山区。其中最著名的有房山坨里的大香白杏、二白杏、蜜陀罗、拳杏、桃杏,北车营的桃巴达,班各庄的黄尖嘴;昌平桃峪口的灯笼红,十三陵的山黄杏、白梅子,下口村的海红杏;海淀北安河的玉巴达、水晶杏、串铃、红火燎眉子;门头沟龙泉务的香白杏、骆驼杏,火村的红杏;平谷的北寨红杏;延庆张山营的鸭蛋白等。
产自顺义北石槽一带的铁巴达还有一段传闻轶事。早在明末清初,这里的杏就以色鲜味美而闻名京城,到了清雍正年间被钦定为“御杏园”,皇帝还派了一位钦差前去管理,所产杏专供宫廷享用。据传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至此,闻香巡杏,品尝之后,顿觉口舌生津。于是,特将所食鲜杏御封为“铁吧哒”(满语译为最好的意思)。门头沟龙泉务的香白杏则是慈禧太后的最爱。据传每年夏至的前一天,龙泉务的果农都要选优质香白杏两筐送至宫中。慈禧太后从夏至这天开始,每天用膳后必吃几个龙泉务香白杏,以为消食。
早年间,京城的水果品种很少,而杏是入夏后上市最早的水果。每到农历四月底,为了使杏树上的结果长得个儿大,果农们便先采摘一些不成熟的小青杏儿,弄到城里叫卖。因不太熟,味极酸,俗称“青杏儿”或“清水杏儿”。其吆喝声为:“水杏儿来,不酸不要钱咧!”一些妇女、儿童多喜食之,但常常被酸得呲牙咧嘴,仍乐不可支。
五月初,杏子黄熟,京城街头卖杏的小贩便多了起来,其吆喝声为:“又甜又大的杏儿来,酸了管换,不甜不要钱咧!”这时叫卖的杏儿个大且甜,小贩们多以“酸了管换”作保证,由此吸引不少胡同里的人前来购买。当时最有名的是巴达杏,个儿不算大,果肉薄,但是极甜,只是搁不过三两天就软了,所以卖的便宜。其叫卖的吆喝为:“烂杏儿,叭哒吧嗒嘞!”由于杏的时令性较强,属热物,不易久存,所以京城果局子里卖的较少,多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用担子挑着一筐筐红的、白的、黄的杏叫卖。那一声声清脆的吆喝,成为京城农历五月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石杏口”得名缘于“杏市口”北辛庄原为“北杏庄” 南辛庄本是“南杏庄”
杏字,在老北京的地名中也能找到痕迹。京西有个知名的石杏口路,东起四环路,西至五环路,其得名正是缘于与之相对的一处名为石杏口的隘口,早年间是去往八大处的必经之路。
据《石景山区地名志》载:“石杏口位于石景山区东北部,万安山东南延伸的山口处,该口北依万安山麓,南靠万安山的山端小丘--巨山北麓……传说古时,万安山口两侧多为杏树,故名‘石杏口’。又因山口处曾设有杏市,故又曰杏市口,就连附近的村庄,都曾因此而名之曰‘南杏(辛)庄’,‘北杏(辛)庄’了。后杏树横遭砍伐,山口两侧只留大石其状如杏,故又名杏石口,并一直沿称至今。”
当地盛传,早年间,西山上生长着许多杏树,每年农历五月杏成熟时,山下的村民便上山摘杏,然后拿到路边叫卖。因为这里是去往八大处的要道,香客们往来频繁,所以一到杏成熟时,路边卖杏的商贩很多,成为一个贩卖杏的小集市,俗称“杏市”、“杏子市”,以后便将离此不远的山口叫成了“杏市口”、“杏子口”,后谐音为“杏石口”。
明代宋彦所写《山行杂记》中便有西山杏子口“道旁皆杏,老干,多百余年物”的记载。清代康熙间安徽休宁人汪文柏有一首题为《杏子口》的诗:“舟藏丘壑深,岗掩林峦集。一径杏花交,探奇从此入……中隐大医王,岂授董奉业。到此不知津,徘徊空步屧。”这里讲述了一个厚德故事。很久以前,这里山峦起伏,舟藏丘壑。探奇访胜的人,经过杏花飘香的山口,便来到山中的一座寺院,里面隐居着一位医术高超的僧人。他像东汉建安时期名医董奉(又名董平)那样,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病愈者在山中栽杏几株,数十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由此通往山外的山口,被称为“杏子口”,后谐音为“杏市口”。老舍先生在小说《骆驼祥子》中还提到过杏石口:“从四平台往东奔杏子口,就到了南辛庄。为是有些遮隐,他(祥子)顶好还顺着山走,从北辛庄,往北,过魏家村。”
杏石口东面有一条东西向的道路,历史上曾是唐剎古道,穿过杏石口,北到香山,西到八大处,游人多,香客多,都从这条古道穿行。1935年京城开通了最早的5条公共汽车线路,其中之一的4路便是从东华门经西直门至八大处,走的就是这条路,并设杏石口站。1956年将土路建成沥青路,因西望杏石口而称“杏石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