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品种介绍

黄鳝,又叫鳝鱼 、田鳗 、长鱼,我国除西北高原地区外,各地水域均有分布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黄鳝体形细长,光滑无鳞,体表黏液丰富,分布有许多不规则黑色斑点;体色一般为黄褐色或青褐色;鳃退化,具有咽腔和皮肤辅助呼吸的特点。黄鳝营穴居生活,喜欢打洞或在水草中栖息,有昼伏夜出,趋阴避光,冬季休眠等特性。适宜生长水温为 15 ~ 30℃,当水温低于 10℃时,就会停止摄食。

黄鳝有性逆转特性,一般初次性成熟为雌性个体,产卵后转为雄性个体。体长 30cm 以下的个体 (体重 50g 以下) 大多为雌性;体长 40cm以上的个体绝大多数为雄性。

二 、苗种培育

( 一 ) 水泥池培育

1. 水泥池的要求

周围环境安静 、避风向阳 、水源充足且便利 、水质良好 、进排水方便 。培育池宜选用小型水泥池, 单个面积一般不超过 10m2,深度 30 ~ 40cm,水深 10 -20 cm,池底铺有 5 cm 左右厚度的土层 。进排水口分别设 在水泥池两端相对位置,并用密眼网片封扎好。水泥池要有防逃的倒檐。

除鳝苗池外,还要准备较大面积的分养池, 因经过一段时期的培育,会出现个体差异,而分级培育可解决大小个体争食问题,也可避免大小个体的残食现象。

2. 培育池准备

(1) 消毒。鳝苗入池前 10 ~ 15 天 , 选择晴天将培育池进行药物消毒。 先将池内过多的水排出 , 只留 5 ~ 10 厘米深 , 每平方米池用生石灰 0.15 ~ 0.2kg 化浆消毒,趁热将浆泼洒全池,不要留有死角。

(2) 施肥。在药物消毒后 2 ~ 3 天注入少量新水 , 均匀施入发酵粪肥 0.5 ~ 1.0kg/m2 。用量过多会使水质过肥,不利于鳝苗的生长 。基肥应在鳝苗入池前一周施好。

(3) 移植水草。水面移植水浮莲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池底投放供鳝 苗栖息 、藏身的杨树须等隐蔽物。

3. 鳝苗放养

鳝苗出膜 5 ~ 7 天即可转入水泥池进行人工培育。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 300 ~ 400 尾,微流水池另可增加 100 ~ 200 尾。鳝苗入池前,应将运输容器内水温调整至与培育池水温相近 (温差不超过 2℃),同一培育池要求 放养鳝苗规格相近。

4. 饲料投喂

鳝苗开食饵料主要为池中浮游动物,当浮游动物不足时,需人工补充轮虫、水蚤、熟鸡蛋黄,或蛋黄与豆浆调成的糊状混合物,全池投喂 。7~ 10 天后,投喂剁碎的蚯蚓、河蚌肉、小杂鱼、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 日投喂约占鳝苗体重的 2% ~ 3%,每天傍晚投喂 1 次。饲养 20 天后,鳝苗体长达 4 ~ 5cm,随着个体逐步增大,摄食能力增强,可投喂水蚯蚓以 及切碎的蚯蚓、黄粉虫、蝇蛆、河蚌肉、鱼肉等, 日投喂量占到鳝苗体重 的 5% ~ 7%。养殖后期,饲料种类逐步多样化,如适当搭喂豆饼糊 、幼鳝 配合饲料等,避免黄鳝养成偏食习惯,造成往后难以驯化饲养。

5. 日常管理

培育用水要清新无污染,注意经常清除池内残饵,及时换水,特别是养殖后期及高温季节要增加换水次数,每次换水量不超过 1/3,且换水温差不超过 3℃ 。高温季节增加阳光遮挡物,如在池面种植一半面积的水浮莲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调节水温。

(二) 网箱培育技术

池塘中架设网箱,培育黄鳝苗种。

1. 培育池塘的选择与清整

培育鳝鱼苗种池塘选择在鳝鱼繁育场地附近,面积 1 ~ 3 亩为宜,池深 1.2 ~ 1.5 m,池底淤泥15 ~ 20cm 。在稚鳝苗投放前 15 天,每亩用 75 ~ 100kg 生石灰彻底清池。

2. 网箱制作和设置

采用 40 ~ 60 目乙纶网片制作网箱,网箱规格为1m×1m×1m 或 2m× 1m×1m。池塘内网箱成排排列布置,每排箱与箱之间的间距在 1 ~ 1.5 m,排与排之间的间距在 3m 左右。网箱为固定式设置,网箱顶部高出水面 50 cm 左右。

投苗前,网箱需要在池塘中浸泡 7 ~ 10 天,让箱体附着藻类,使网箱 质地变软 。网箱内移植经消毒后的水生植物,水生植物覆盖面积达 60% 以上。

2. 苗种放养

稚鳝通过网箱人工繁育方式取得。当发现亲鳝在网箱内筑巢产卵后,水温在 25 ~ 28℃时,在亲鳝筑巢产卵后第 10 ~ 12 天,稚鳝已孵化出且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或已完全消失但稚鳝还在水葫芦根须内聚集而未扩散时,用盆将根须聚集有稚鳝的水葫芦捞出,并迅速将水葫芦放入培育网箱中,注意此过程不要抖动水葫芦, 避免稚鳝落入盆底,导致稚鳝受伤或死 亡。稚鳝投放密度控制在400 ~ 500 尾/m2。每个网箱内应投放规格一致的稚鳝。

3. 饲料投喂

稚鳝投放到培育网箱后,若稚鳝卵黄囊没有消失,待其消失后开始投喂饲料,若卵黄囊已消失,则第二天开始投喂饲料,所投饲料为活的水蚯 蚓。在培育阶段的前 10 天,每万尾稚鳝每天投喂水蚯蚓 500 g,培育阶段的第 10 ~ 20 天,每万尾稚鳝每天投喂水蚯蚓1000 g,培育阶段的第 20 ~ 30 天,每万尾稚鳝每天投喂水蚯蚓 2000 g,每天投喂 3 次,即早 、中 、晚分别投喂 1 次。投喂水蚯蚓时,先将其放在盆内,用水稀释并用手搅拌均匀后,泼洒到水葫芦叶面上,然后用水泼洒叶面,使其落入到水葫芦根须上。培育 30 天以后,每天投喂 1 次,即在每天下午 5 时后投喂,投喂量按照种苗体重的 8% ~ 10% 投喂,投喂方法同前。待 11 月中旬水温低于12℃时停止投喂。当幼鳝规格达到 4 ~ 5g (2 个月后),及时分箱。

4. 培育管理

做好日常观察和检查,坚持早晚巡塘。要经常仔细检查箱体,是否被水老鼠咬破,如有漏洞应及时修补 。要定期捞取网箱内过多的水葫芦,防止水葫芦生长过旺。注意池塘水位变化,特别是夏季下暴雨或高温干旱 时,应及时调整网箱位置。随着黄鳝个体长大,应及时筛选分养,调整密度,防止黄鳝以大吃小,每隔 30 天分养 1 次 。并且为保证鳝苗安全越冬, 在每年 8 月底要将网箱内的水葫芦逐步替换为水花生,至 11 月中旬黄鳝开始越冬时,网箱内全部为水花生覆盖。

三 、成鳍网箱养殖

在池塘里设置网箱,进行黄鳝养殖。

1. 池塘条件

设置网箱的水体要求无污染,进排水方便,避风向阳,便于管理。放网箱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小或过大, 合适面积在 2 ~ 10 亩,水深 1 ~ 1.5 米为好 。底泥厚度低于 15 厘米。

网箱养殖黄鳝的池塘可以放入一些耐低氧和调节水质的鱼类,一方面 可以活跃水体,促进水体流动,另一方面可以清理黄鳝养殖形成的残剩饵 料和有机质。可选用的品种以鲫鱼 、鲤鱼 、鲢鱼 、鳙鱼较好,放养数量 25~ 50 千克/亩左右,具体数量可根据放养规格来决定。

2. 网箱的制作与安装

选用网质好、网眼密、网条紧的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作网箱。 网目大小视养殖黄鳝的规格而定,以不逃黄鳝且利于箱内水体交换为原则。生产上一般选用网目为 10 ~ 36 目,网箱上 、下纲绳直径为 6 ~ 8 毫米 。 网箱规 格为 3m×2m×1m 或4m×2m×1.2m,在网箱口上方一周伸出 6 厘米的宽檐。

网箱布置时,箱体入水 50 ~ 70cm,箱底部高于水底 50cm 以上。网箱总面积不超过池塘水面的 1/2 。 网箱整齐排列,两行之间工作通道宽 1.5 m以上,箱间距40 cm ~ 50 cm。采用木桩或竹竿固定,上纲绷紧, 下纲松弛,使网箱完全张开。网箱在鳝种入箱前 5 ~ 7 天下水,以利于箱的网片上着生藻类组成的生物膜, 可避免鳝种摩擦受伤。

3. 放养前准备

鳝种放养前,对养殖水域 、网箱 、水草等均要进行彻底消毒 。在网箱内投放水花生,其覆盖面占网箱面积的 80% 左右。这样既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又能为黄鳝提供隐蔽歇息场所,有利于黄鳝的生长。外源水草应先在池塘中暂养 3 ~ 5 天后再移植入网箱,入池前有用 2% ~ 3% 的食盐水浸 泡水草 3 ~ 5 分钟,浸泡废水不得倒入养殖池内。以防止蚂蟥等有害生物随草带入箱中。

水草生长季节易发生虫害,主要是斜纹夜蛾,发现后用 4.5% 高效氯氰菊酯溶液喷杀,使用剂量按说明书要求。水花生不能高出网箱口,防止黄鳝顺草外逃。

4. 鳝种投放

(1) 鳝种来源:有人工繁育鳝种和野生鳝种两类,以人工繁育鳝种为好,野生鳝种选用鳝笼捕捉的。

(2) 鳝种采购与运输

鳝种采购和放养时天气:采购鳝种前 3 天及鳝种采购当天要求鳝种产地是晴天,放入网箱后 3 天要求养殖池所在地是晴天。天气变化大或昼夜温差过大不宜投放鳝种。

鳝种运输: 使用容积 120 L 的白铁盒或塑料盒,盒盖打孔便于透气;运输时每盒装鳝种 50 kg,加满水装车,车箱上安装遮阳棚,车箱四周通风。运输时每盒可放 0.5 kg 左右泥鳅,运输时间最好控制在 10 小时内。

(3) 鳝种挑选:鳝种运到目的地后,将容器中的水倒出一部分并逐渐加入养殖池水,经过 20 分钟左右,当容器中水温与池塘水温一致后,进行鳝种挑选。挑选无病 、无伤 、粘液丰富 、活力强 、敏感健康的黄鳝 。初选时,淘汰浮于水面频繁换气、有明显外伤和外部病灶的个体。复选分级,淘汰行动迟缓 、活动无力的个体,然后按规格分级进箱。

(4) 鳝种消毒:鳝种放养前,进行消毒,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这也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消毒方法有:①用 20mg/L 的聚维酮碘浸泡鳝种 5~ 10 分钟;②用 3% ~ 4% 的食盐水浸洗鳝种 4 ~ 5 分钟;③用 10 ~ 20mg/L 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 10 ~ 30 分钟。

(5) 鳝种规格:一般为 20 g/尾~50 g/尾。

(6) 投放时间:当年放养 、当年上市的必须于 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期间选择持续晴好的天气放种;当年放养 、隔年上市的可于 8 月份放种。

(7) 放养密度:规格在 20 g/尾~50 g/尾,放养密度控制在 1.5 kg/ m2 ~ 1.7kg/ m2;规格在 50 g/尾以上的,放养密度控制在 1.7 kg/m2 ~ 2 kg/ m2 。

5. 驯食

鳝种入箱后,需要适应环境才能正常摄食,为了使其尽快开口摄食,要进行人工驯食。

(1) 开口驯食

首先通过驯食,使黄鳝开口摄食人工投喂的饲料,开口驯食饲料以鲜鱼或蚯蚓等为主。将鲜鱼或蚯蚓搅成糜状投喂。鳝种入箱后,每天在网箱 内泼洒复合多维 1 次, 持续 2 ~ 3 天,2 天内不投喂任何饲料,第 3 天下午 5 点~6 点开始喂食,每天喂食 1 次,每 6 m2 网箱设 2 个投喂点,饲料放于 水面水草上。第一次投喂量为鳝种体重的 1%。第二次投食开始,根据吃食情况,按鳝种体重的 0.5% ~ 1% 增加投喂量。当鳝种摄食量达到其体重 的 6% 时,开口摄食驯化工作即告完成 。驯食过程一般 4 ~ 7 天。

(2) 配合饲料驯食

黄鳝正常摄食鱼糜后,开始驯食使其摄食配合饲料。将黄鳝配合饲料掺入鱼糜进行驯食,两种饲料的比例依驯食进程而调整。驯食初始以鱼糜为主,约占 90% 左右,以后逐日递减 10%,与此同时配合饲料用量则逐日 递 增。7 天 后,投喂的饲料为鲜活饲料40% ~ 50%,配合饲料占60% ~ 50%。

鳝种摄食正常一周后,每100 kg鳝用5.0 g~10.0 g吡喹酮拌饲驱虫一次,每3~4天使用一次,连续3次。

6.饲料投喂

黄鳝喜食鲜活的动物性饵料,如小鱼、小虾、水生昆虫、螺、蚌、蚬、蝌蚪、蚯蚓等。人工饲料中除了投喂黄鳝喜食的饵料以外,经过驯食还可以投喂人黄鳝工配合饲料(同鳗鱼配合饲料)等。

饲料质量:用于驯食的鲜鱼以及蚯蚓、螺蚌肉等要新鲜、干净。配合饲料粗蛋白达到38%~40%。黄鳝驯食成功后,饲料的种类及比例不宜大幅度调整。拒食腐烂变质的食物。

投喂量:日投饵率主要依鱼体规格、水温、水质及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日投饵率占黄鳝体重6%~10%(指鲜饲料与配合饲料混合重),水温在24℃~30℃、天气晴朗、水质优良时,可适当多投,阴雨天少投,闷热无风或阵雨前停止投喂,雾天、气压低时,要在雾散去以后再投;水温超过33℃,适当减少投饲量。饲料投喂量,以30分钟内吃完为宜。

投喂方法:将新鲜动物饲料使用搅肉机搅成糜状与配合饲料拌匀静置20~30分钟,于每天下午5~6点投喂于固定的投食点。可直接投放到箱内水草上,一般每4~6m2设一个投料点。若箱内水草过于茂密,可用刀或其他工具将投料点水草的水面上部分割掉或压下,使投入的饲料尽量到达或接近水面。

7.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箱一次,巡箱的主要检查摄食情况,看有无残饵;黄鳝活动情况,看有无异常;水温和水质情况;网箱有无破损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造成损失。做好黄鳝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及销售等记录。

(1)水质管理和调节

水质管理主要是稳定水位和防止水质变质,一般20~30天换水1次,夏季高温5~10天换水1次,换水量不超过1/3;用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每月泼洒1次;定期对水体的pH值、溶氧、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进行检测。

黄鳝虽然耐低氧,但在严重缺氧时也会造成浮头,影响生长和发育,甚至引起死亡。当出现天气闷热,气压低,阴雨或有雷阵雨时;黄鳝食量降低;黄鳝群集在水池上层,散乱游动,并可见阵阵水花;池水色浓黑,混浊,水面出现气泡和泡沫等情况时,要注意防止黄鳝缺氧浮头。应及时采取开启增氧机、减少投喂量、注入新水等措施。

(2)水温管理

即采取措施把水温控制在黄鳝适宜的生长、摄食范围内。如夏季高温

时,加注低温水,调整网箱入水深度;水面种水草;在网箱上面覆盖黑色遮阳网布或在池上方搭荫棚等。

(3)水草管理

及时调控箱内水草面积,夏季保持箱内水草覆盖率90%以上,立秋后降低至80%~85%;水草面积分布过小的网箱对生长不好,要及时补充水草;对箱内枯死和腐烂的水草要及时捞出。

(4)分级饲养管理

一般要求每隔一定时间,要检查一次黄鳝生长情况,并将大小不同的个体分开,否则会造成黄鳝的大小差别越来越大,影响整体产量。

(5)越冬管理

黄鳝越冬停食前要强化培育,增强体质。在越冬期间,一是防鼠害。箱内四周必须保持30cm的空水面(即无水草带)。二是加厚水草层,为黄鳝提供栖息场所。三是防结冰。在网箱上加盖塑料薄膜,水面结冰时,还应及时破冰,防止水体缺氧。

(6)防逃管理

网箱下水前仔细检查,养殖中经常查看有无破损,防止网箱中水草枝叶漫出箱外;池塘加水或遇暴雨时及时提高网箱高度,排水的最大限度不能“吊箱”;防止人为破坏和老鼠咬破网箱等。

8.商品鳝捕捞

由两人分别位于网箱两侧水中,先将网箱内的水生植物捞净,然后用一根细竹竿伸入网箱一端底部,依次托起箱底,向另一端移动集中,洗净箱底污物,清除杂质,再将黄鳝打捞入筐,然后送到岸边过秤销售。如需长途运输尽量提前一天起捕。起捕黄鳝时要做到一口箱一口箱地起捕完,以减少黄鳝的应激反应。

四、病害防治

1.病害预防

池塘消毒:鳝种放养前,池塘水体严格消毒,消灭水体中病原体和其他敌害。

食场及工具消毒:每月用二氧化氯溶液消毒食场1次~2次;已发病鳝池用过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

药物预防:定期消毒,每隔15天对养殖池的水体用1.0 mg/L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或用0.5 mg/L~0.75 mg/L的10%聚维酮碘溶液全池泼洒一次。

2.常见病害治疗方法

(1)出血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

症状:体表布满大小不一出血斑,有时呈弥散性出血;口中流血水,肛门明显红肿,外翻出血;病鳝多浮出水面深呼吸,且不停在水中转圈翻动,直至死亡。

流行情况:流行地区广,流行季节为5~11月份,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病水温为25~35℃。

防治方法:生石灰彻底清塘,定期更换池水;避免机械损伤;改善养殖条件,采用适宜的放养密度,选择科学的饲养配方,监控水质;严格检疫,防止病原菌的带入。发病时用0.3 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配合内服药物,恩诺沙星粉10mg-20mg/kg鱼体重,1天1次,连用5-7天;或氟苯尼考粉10mg-15mg/kg鱼体重,1天1次,连用3-5天。最好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药物。

(2)肠炎

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症状:病鳝离群独游,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全身发黑尤以头部最为明显,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肠内无食物,局部或全部充血发炎。

流行情况:一般发生在4~10月。

防治方法:生石灰清池消毒;不投变质饲料,及时消除残饵,防止水质恶化;发病季节每15~20天用漂白粉遍洒;同时,每50公斤鳝用50克大蒜拌饵投喂,连续6天,或每100 kg黄鳝用0.5 g硫酸新霉素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喂4~6天。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药物。

(3)打印病

病原:点状气单胞菌。

症状:亦称腐皮病或梅花斑病。患病部位先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坏死和糜烂,露出白色真皮,皮肤充血发炎的红斑形成显明的轮廓。病鳝游动缓慢,头常伸出。

流行情况:发病率高达80%以上,以5~9月最为常见。

防治方法:鳝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消灭病原体。防止机械损伤;保持水质清新,定期用15-20克/立方米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或用1.0 mg/L~1.5 mg/L漂白粉全池泼洒;或每1m3水体用40 mg戊二醛全池泼洒,每2天~3天一次,连用2次~3次;同时每100 kg黄鳝用1.0 g~2.0 g恩诺沙星粉拌饲投喂,每日1次,连喂5天~7天。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药物。

(4)赤皮病

病原:假单胞菌。

症状:病鳝体表发炎充血,尤其是鳝体两侧和腹部极为明显,呈块状,有时黄鳝上下颌及鳃盖也充血发炎。在病灶处常继发水霉菌感染。

流行情况: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春末和夏初较常见。

防治方法:用1.0~1.2mg/L漂白粉全池泼洒;或用1mg/L聚维酮碘溶液全池泼洒;2.5%食盐水浸洗病鳝15~20分钟;或每1m3水体用40 mg戊二醛全池泼洒,每2~3天1次,连用2次~3次;同时每100 kg黄鳝用氟苯尼考1.0 g~1.5 g拌饲投喂,一天1次,连喂3~5天。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药物。

(五)烂尾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

症状:病鳝头部常伸出水面,活力较弱。尾部发炎充血,肌肉坏死糜烂,以致尾柄及尾部肌肉烂掉,尾椎骨外露。

流行情况:一年四季均有发生,6-9月常见。

防治方法:用20 mg/L~50 mg/L聚维酮碘溶液(以有效碘计)浸浴病鳝10~15分钟;同时每100 kg黄鳝用2.0 g盐酸多西环素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

(6)棘头虫病

病原:新棘衣棘头虫。

症状:棘头虫头部钻入黄鳝肠壁粘膜中,破坏肠组织,致病菌趁机感染损伤的组织,导致肠道发炎。病鳝食欲减退,鱼体瘦弱,腹部膨大,有时腹部有充血现象。黄鳝是其最终宿主,主要是吞食棘头虫中间宿主桡足类的剑水蚤后感染。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池;网箱里面泼洒杀虫药物;用吡喹酮预混剂50~100毫克每千克黄鳝体重拌匀投喂,每3-4天一次,连续投喂3次。推荐使用中药驱虫药物。

(7)毛细线虫病

病原:毛细线虫

症状:病鳝不停将头部伸出水面,腹部向上,食欲减退或不进食,体色变青发黑,肛门红肿。解剖可见后肠乳白色1cm左右虫体。毛细线虫头部钻入肠壁黏膜层,破坏组织,引起发炎、溃烂,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黄鳝死亡。流行季节6~9月。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用阿苯达唑200毫克每千克黄鳝体重,拌匀投喂,一天一次,连续投喂5~7天。或每100千克黄鳝每天用贯众、荆芥、苏梗、苦楝树根皮合剂600克(比例为16∶5∶5∶5)加入相当于总量3倍的水煎至原水量的1/2,倒出药汁,再煎第2次,将两次药汁拌入饲料投喂,连喂6天。

(8)水蛭病

病原:水蛭

症状:主要寄生于鳝头部及体侧皮肤上,吸取血液,鳝表皮组织受伤,易引起细菌感染。病鳝活动迟钝,食欲减退,身体消瘦,最后死亡。

防治方法:放苗前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清塘。用1%~3%食盐水浸洗病鳝。

(9)锥体虫病

病原:锥体虫

症状: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营寄生生活而成。轻者症状不明显,寄生虫较多时,病鳝表现为消瘦,生长不良。流行期在6~8月份。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清塘清除锥体虫的中间宿主水蛭;用4%食盐水浸洗病鳝3~5分钟,再用0.7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浸洗10分钟,每隔3天1次。

(10)水霉病

病原:水霉菌

症状: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几天后患处附着灰白色棉絮状水霉菌菌丝,且肉体溃烂,离穴独游,食欲不振,最终消瘦死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晚冬早春最为流行,常造成黄鳝和鳝卵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①、操作过程中避免碰伤,防止感染。放养时大小分养,防止咬伤。②、发病期间可用5%碘酒擦抹患处,也可用3%食盐水浸洗5分钟。③、用0.04%的食盐水和0.04%的小苏打水混合后全池泼洒。④、发病初期,可将五倍子研碎,用开水冲溶,滤渣后全池泼洒,使池水中药浓度为4克/立方米。

(11)发热病

症状: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密度大,运输时间长,体表粘膜被水中微生物分解,大量耗氧,放出热量,造成水温剧增(可高达50℃),使底层黄鳝缠绕成团致死,死亡率有时可达90%。

防治方法:严格控制装运密度;套运泥鳅;运输箱中添加生姜片,每箱100 g,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