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路燕 见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钱莉
记录富民强村的生动实践 描绘淄博乡村的美丽画卷
大众报业融媒启动“党报记者乡村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淄博市“建高水平小康 创高质量样板”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之际,大众报业融媒即日起推出“党报记者乡村行”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用脚步丈量淄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进展,用笔墨和镜头抒写齐地文化,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精彩篇章。
大众报业融媒将走进乡村、走进群众、走进生产生活一线,铺设高度密集的“地线”,生动描绘出淄博农民由穷而富、淄博农村由贫而富、淄博农业由弱而强的发展历程,透过村庄变迁、农民变身、农业变化,展示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和农民富口袋富脑袋的双重实践,展现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喜人成果,展现淄博广大干部群众战贫困、拔穷根的昂扬精神面貌。
大众报业融媒将在“党报记者乡村行”采访报道中,推出“发现淄博美丽乡村”“我是支书,我代言”“与扶贫干部同行”“产业红”等融媒体活动与产品,以视频、H5、专题、专栏等形式聚焦城镇、乡村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展现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
00:30
一般肚子腹胀、腹泻等不舒服状态,医生会给开一些益生菌类的药物,从而改善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人吃了益生菌会舒服一些,果蔬要是也吃益生菌,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6月13日恰逢周末,记者一行驱车一路向南,来到具有“中国矿泉水之乡”“生态高地、山东屋脊”美誉的沂源县。循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深处驶去,来到了一园鲜生态农场葡萄大棚。棚架下串串硕大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色泽晶莹、爽脆甘甜,一派丰收景象。
由于沂源昼夜温差较大,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让这里的所种植出来的果蔬格外可口。但值得一提的是,沂源人并没有满足于躺在祖先赐予的“先天”里,勤于研发攻克种植难题,研发出全生长季仅施肥一次的微生物菌肥。
“这个大棚内所种植的葡萄都是使用的微生物菌肥,也就是俗称的益生菌,一年使用一次肥就可以了,后期只浇水,就可以满足农作物全生长季节的全营养供应,结出的果实口感甜脆可口。”山东一园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申乐军说道。据悉,此类微生物菌肥是由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开运研发,为了攻克果蔬连作障碍,改良土壤生态环境和保障果蔬持续优质高产,经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功能改造所研制出的。具有恢复土壤的微生物含量,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环境的作用,配合叶面喷施微生物菌,从而免除农药、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作物抗病性,增加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目前这种微生物菌肥比较新颖,很多农户不太接受,质疑肥料的功效,为此我拿出一些微生物菌肥免费让周围农户试用,并且提供技术,按照我所说的用料量来使用,并且还承诺他们种植出的果实会全部回收后,他们才敢使用。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农户们发现确实不用使用任何肥料,而且长出的果实也比之前的更可口,逐渐都认可了。”申乐军说。通过益生菌种植蔬菜水果,使农户们增加收入,带动周围农户共同致富,种植范围不断增加,收益的除了种植的农户,消费者对使用微生物菌肥所种植出的果蔬很认同。
据了解,微生物菌肥是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支持的土壤改良项目获得的重大发明成果。推动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使得目前依赖化肥的化学农业转变为依靠生物肥料的生态农业,从而避免农药化肥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克服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板结和酸化。
山东一园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所种植的果蔬全部使用微生物菌肥,现有合作蔬菜大棚80个,水果种植基地200亩,年产特色蔬菜350吨,特色水果400吨。主要经营“沂美”特色西红柿、“紫玫瑰”水果西红柿、“黄金维纳斯苹果“、冰美人”葡萄、黄金油蟠桃等果蔬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