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林智库刘海波博士】
倾听是一项重要技能,但提问同样也是一个重要功能。好的提问,往往是走向思考和成功的开始,它有助于更好理解工作任务、抓住隐藏机会、提交更好成果和规避未知风险。提出好问题,对于咨询业尤其有用,但并非其专利,拥有这项技能的任何行业的人士都会被视为更富同理心。好问题还有益于降低他人发言的门槛,提升决策质量,培育集体智慧。
好的提问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证明你充分准备介入一段对话
勿问:“业务进展如何?”
改问:“我听闻贵公司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宣布将大举进军拉丁美洲市场。贵公司曾于年报中载明将增大在巴西的市场份额。我很好奇这对贵公司的战略有何影响。
勿问:“你对新网站的页面和风格有何要求?”
改问:“我花了一点时间阅读了贵公司的信息,得知你们将在巴黎开始售卖电动自行车。这太棒了!请问你们期待我如何在新设计的网站上呈现这则好消息?”
当你会见客户、同事或上司时提前做了功课并获知了更广的情况,他们就有被尊敬的感觉,更愿意与你分享信息,使你更易推进工作。
第二,证明你确有真知灼见而非肤浅炫耀
勿问:“你认为你的经理们具备足够的技能带领其团队在‘任何工作地点’有效工作?”
改问:“我观察到在过往一个季度里领导力存在两大瓶颈:过于注重官僚式的垂直协作,以及过于依赖虚拟办公环境里团队成员的过度互动。请问您如何评价贵公司管理团队在这两个瓶颈上的表现?”
勿问:“我曾于世界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市场营销,并曾帮过财富500强中最著名的数家企业成功实施内容营销。贵公司如何拥抱内容营销以便扩展营销渠道?”
改问:“我很看好内容营销,乐意利用我近期服务财富500强企业的成功经验帮助客户企业提升业绩。在此背景下,我很想知道贵公司如何定位内容营销作为一个新的增长渠道。”
当你试图炫耀时,对话主题就开始向你倾斜。而实际上,一段好的对话要求双方都有机会发言,而且能够互相理解。不过,说出你的专长也很关键。比如,一个客户需要知晓你是否值得信赖可以承担新的合作业务;一位招聘经理需要了解你是否胜任他们的岗位;一位同行也需要对你的技能感到放心(诸如此类)。
不过,你在谈话时不宜高谈阔论,而应言简意赅和引人注目。你最好不说:“我做过X,Y,Z…我现在有了这个问题。”你应该说:“从我做过的X,Y,Z的经验中,我得知了…现在我很想知道(插入问题)。” 你讲得越多,就越挤占你倾听他人和收集信息的时间,无助于你思考和得出解决方案。
第三,邀请他人深化或扩展自己的思维,挑战自己的信念
勿问:“从我们从前的访谈中得知你将提升作为财务指标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的员工满意度,这将通过为领导层员工举办一系列的工作坊的形式来实现。根据你在贵公司的经验,促成此事成功的接下来三个最重要的步骤有哪些?“
改问:“我从我们过往的谈话中回想起你将提升作为财务指标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的员工满意度,这将通过为领导层员工举办一系列的工作坊的形式来实现。我对员工绩效做了一点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并非绩效的一个较好的预测指标,工作参与度才是。尽管领导力对于培育工作参与度至关重要,还有其它诸多因素(比如自主管理、同事建设性的意见反馈、感知到的工作目的)可以增强工作参与度。有鉴于此,我很想知道你对此是怎么想的。”
勿问:“既然你有意安排一个两周一次的、一次三小时的进度跟踪会议,以便让我们共享该项目的进展和下一阶段行动的信息,那么我应该跟谁联系确定会议时间?“
改问:“我完全赞同你安排进度跟踪会议。有趣的是,我自己的公司在两年前开始实施了每天20分钟的站立式进度沟通会议。刚开始时,我也担心这样的每日短会将导致无效性和产生干扰性。后来我感到它们更加有效快捷地助推了我们的工作。你觉得这样的方式也适用于你的团队吗?”
这些好问题很可能带来忠诚和信任等回报,亦会有助于你及客户挖掘新机会。如果你不能虚怀若谷,就难以持续进步。如果你坚持述说客户已知的事实,解决方案的功效就将十分受限。然而,你如果导入全新的思维,就将使得对话更加开放,触发讨论你未来的工作涉及的更大的和更深的挑战,反而有助于你集思广益,更好地完成任务。
我们很多人更关心自己在一个对话中所说的内容,而非提出好问题。实际上,个人发展和成长更多地依赖你提出问题而展现好奇心。
一个供你参考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就是:提出好问题将驱动你达到意外惊喜的职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