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致富经_致富经药材_药材种植的致富带头人

唐名位与村民一起在中药苗地里除草。

药材种植的致富带头人_致富经药材_药材致富经

唐名位在丹参地里询问生长情况。

观胜镇银河村党支部书记唐名位,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敢担当、善作为,带领村民因地制宜种植药材,采取“公司+集体村+农户”的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力贫困户“摘帽”、村民增收。

因地制宜 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要让贫困户不仅能摘掉“穷帽子”,还能栽下“摇钱树”、捧上“金饭碗”,实现稳定脱贫,进而增收致富,选择什么产业发展,这让唐名位想破了脑袋。

要打得准,发出的力才能有力有效。为此,唐名位率先开始为村民们“探路子”,“镇上一直以来就有种植种药材的历史,村里先后多次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外地考察种养殖产业。”唐名位说,通过考察,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情况,村里最终决定发展中药材产业。

思想认同是首要。2018年,村里召开村委会,决定采取“公司+集体村+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支部带动作用,引导群众探索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发展。通过村干部们大量的走访、动员工作,当年10月,重庆市银耀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银河村通过村集体出资入股、土地入股和吸纳当地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的方式,投资5万余元,种植白芷、丹参、柴胡等中药材210亩。虽说在村里也有其他集体经济,但成立合作社,种植中药材,对于银河村来说还是头一回。

谈起中药材种植,唐名位介绍,以前村民们大多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单打独斗,能力和收入有限,“但集体的力量,让我对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有了信心。”唐名位说。

产业帮扶 助力村民增收

科学行动是关键。“说干就干,但不能盲目瞎干,我们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唐名位常对其他村干部说,工作既要重实施“力度”,又要重感情“温度”。对于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土地丈量纠纷,唐名位从来不摆官架子,总是耐心解释、讲明道理,并利用科学测量仪进行重新测量,在群众面前从不“含糊过关”。就连镇上的领导也常念叨,唐名位为了群众的“好日子”确实做了不少工作,脱贫致富多亏有了他这样的村干部。

为了消除村民拿出土地得不到回报的顾虑,唐名位在政府与群众间做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磨破了嘴皮子、踏破了鞋帮子,最终合作社与村民签订了土地转让协议,保障他们能得到保底收入,收入得到了保障,群众就更愿意跟着唐名位发展中药材产业。

为了保障产业发展,确保产业见到实效,银河村还聘请了当地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药用植物园的管理;在种植技术上,唐名位还主张“走出去”,曾多次带领村干部到中江、大足等地交流学习种植经验,并签约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专家,定期邀约他们来药用植物园“坐诊把脉”,对中药材的生长实施全程跟踪管理。

“我们尽全力为村民们搭好了台子、铺好了路子,只要他们愿干、肯干,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我们都会为他们‘开绿灯’,提供‘保姆式’服务,减小发展阻力。”唐名位表示,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他们在重视“物质短板”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短板”,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进一步帮助贫困群众摆脱“头脑中的贫困”,激发脱贫致富的干劲和决心,既重当前“能脱贫”,又重长远“不返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造血”与“活血”并重,才能行稳致远。

小小药材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取得成效是落点。连日来,银河村药用植物园内都能看见村民们搭膜、除草的场景,忙得不亦乐乎,时不时还可以在地里看见唐名位和村民们同劳动的身影。“最近天气炎热,需不需要灌溉……”刚从地里起身的唐名位向管理员询问了解中药苗的生长情况。

随着药用植物的生长,村民们除了有土地流转费用之外,中药材基地还吸纳了当地30名村民就近务工,务工收入每人每天60元至80元之间。

“柴胡发芽后,没想到长得这么好。”村民冷光华在地里翻着土。全村入股合作社的共有198户,冷光华是其中之一,他用产业发展资金入了股,他说,“第一年种植的长势就如此喜人,我相信年底将大有收益,更加增强了我内心对中药材合作社发展的信心。”

“最早成熟的中药材将在今年7月中旬开始采收,销售收益预计将突破40万元,第一年种植就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将有利于加快推进银河村产业的转型发展。”唐名位表示,他们将稳扎稳打,因地制宜规划好合作社发展,吸引更多村民参与特色农业发展,在村民增收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

见习记者 胡莹璐 通讯员 李晓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