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孢蘑菇袋式发菌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双孢蘑菇袋式发菌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时间安排、原料选择及配方、建堆发酵、做畦、消毒、装袋接种、覆土前袋内菌丝培养、脱袋覆土、覆土后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及挑根补土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双孢蘑菇;袋式发菌;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1+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094-02 随着双孢蘑菇在天水地区的不断发展,传统地面畦床散料栽培模式难于利用二次发酵,加之重茬种植,病虫害逐年加重、产量逐年降低。与常规散料栽培法相比,双孢蘑菇袋式发菌栽培法前期菌丝在袋内相对密闭的环境中生长,能有效防止

2、和减轻病虫害及杂菌污染,菌丝生长旺盛,且覆土前局部病虫害容易防治,对防治地面畦床散料栽培重茬病虫害效果显著。一般产量达到2025 kg/m2,较常规散料栽培产量提高10 kg/m2。因此,双孢菇袋式发菌栽培法是今后西北地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双孢菇栽培的又一新法。为了预防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结合双孢菇丰产栽培技术项目,集成总结出了双孢菇袋式发菌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 栽培时间安排 天水地区一般选择在7月中下旬建堆发酵 2 原料选择及配方 2.1 原料选择 主料选用棉籽壳、玉米芯、牛粪、麦麸,要求新鲜无霉变,无结块,无杂质,未发热;辅料石膏、过磷酸钙、石灰,要求未过期,无

3、结块 2.2 配方 配方1:棉籽壳52%、玉米芯30%、麦麸10%、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6% 配方2:棉籽壳40%、玉米芯40%、牛粪12%、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6% 3 建堆发酵 3.1 预湿 将棉籽壳和玉米芯摊开,边加水边搅拌,搅拌均匀,使料水比1.01.5左右;将牛粪摊开浇透水(配方2),然后分别将棉籽、玉米芯料和牛粪(配方2)分别堆成宽1.21.5 m、高0.8 m、长度不限的长方形堆,料少时堆成圆形,闷堆1 d,第2天建堆 3.2 建堆 先将棉籽壳、玉米芯料和牛粪(配方2)和堆,再将1/2石灰粉、全部石膏、麸皮混合均匀撒在料上,然后开始倒堆翻料,对水分不足的地方要适当洒

4、水。翻拌均匀后将料堆成底宽1.82.0 m、高0.81.0 m、长度不限的长方形堆,用铁锹稍拍平料堆表面,然后用直径4 cm左右的木棍打孔,孔间距30 cm左右,再用若干根2 m长的木杆或竹竿沿料堆斜面竖放在料上,呈“八”字形,最后将薄膜盖在上面,既可以保温通风,又能防止水分大量蒸发和雨淋,每天掀动薄膜56次 3.3 翻堆 翻堆前如表面干燥,先用1%石灰水洒湿。翻堆时先将料堆两头1.5 m处和料堆表面1015 cm处料铲下来,随堆形放到料堆侧面,先将中间好氧层发白腐熟较好的料拍碎放到底层及堆表。把下面厌氧层和表面干燥层料翻到中间;水分调节应掌握先长后短先多后少的原则。共翻堆5次,翻堆间隔天数分

5、别为6、5、4、3、3 d。第2次翻加入过磷酸钙,第3翻加入剩余1/2石灰,宽度缩小到1.51.8 m,第4次和第5次每次翻堆一般不再加任何东西。前2次重点要调节好水分。每次翻堆后都应扎透气孔 4 做畦 做畦时畦宽1 m,长度不限,两头离边50 cm,畦间过道宽60 cm,畦深1520 cm,畦底要平,并在熏棚前做好 5 消毒 对清理待用的栽培设施,在进料前用2%石灰水或石硫合剂溶液(重茬种植)喷洒设施四周及空间,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以提高熏蒸消毒效果,然后用硫磺10 g/m3,分点点燃熏蒸2448 h;或用甲醛10 mL/m3,高锰酸钾5 g/m3,熏蒸2448 h 6 装袋接种

6、6.1 装袋前准备 取20 cm见方的光滑小木板,在其中间部位钉一截长5 cm、直径3 cm的光滑圆直小木桩,上头削圆以便轻松装上管子,再准备30 cm长、直径11.1 cm的PVC管或硬塑料水管一段,这样为一套专用装袋打孔器,有几个人装袋接种就准备几套 播种装袋前将操作人员双手用来苏儿液洗净或75%酒精擦试,并将毛巾用来苏儿浸泡,其余用具如菌种盆、装袋器等用75%酒精或3%高锰酸钾一一消毒后开始装袋接种1 6.2 装袋接种(3层料4层菌) 菌袋规格为24 cm58 cm0.002 cm。先将菌袋一头收拢,塞进PVC管内约2 cm,再翻转套在小木桩上,袋底先放1层菌种再装1层料压实,接着放第2

7、层菌种,菌种尽量撒在袋壁边,中间少量即可,再装第2层料压实,同法再装第3层,最后在表面撒1层菌种,稍压紧料后拔出PVC管,使料中心成一通透的空心状,收拢袋口并塞入料中心孔内。将消过毒的报纸叠为4层,折成宽4 cm、长15 cm的条,绕菌棒内孔口压住料袋一圈,使菌棒中心保持通透。菌种的用量以1瓶接种4袋为准,两头撒3/5,中间2层撒2/5,中间2层尽量撒在袋壁,这是由于袋壁空气相对较多发菌快。装袋时用力要均匀,既要将料压紧实,又不能使菌袋破裂,如果菌袋松软,脱袋覆土时菌棒易断裂破碎。码袋前用消过毒的毛巾擦净菌袋2 装袋作用:一是创造小环境,每个菌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防止外界环境引起的菌丝培养

8、期污染,而常规生产菌丝培养时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菇房内暴露生长,受菇房环境影响大,易于污染,尤其是重茬生产的菇房。二是实现了菌丝培养与出菇环境分离,改变了菌丝培养和出菇在同一菇房的状况,防止了菌丝培养和出菇过程中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菇房病虫害的交叉感染。三是装袋菌丝培养,可防止料内水分在干燥天气时因暴露培养而造成的流失,菌袋中间通透的孔隙也有利于料内多余水分的散失,料内通透孔也有利于菌袋内通风,促进菌丝生长。四是装袋后菌丝培养,一个培养室可放置2个相同面积日光温室或菇房的菌袋,节约空间和管理成本,同时菌丝集中培养,为其他日光温室或菇房晒棚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更有利于病虫害的彻底消除。五是装袋后菌

9、丝培养,有利于菌丝培养过程中污染菌袋防治,散料栽培中感染病虫后会迅速扩散且不易防治。 7 覆土前袋内菌丝培养 7.1 码袋 一般码4层,行距30 cm,如棚温达25 以上时,可码3层,菌袋之间还要留1 cm的间距,温度低时可适当码高 7.2 翻袋 接种后1周进行,挑出没有萌发和有杂菌的菌棒。第2次翻袋约10 d时进行,翻袋挑选时用酒精或甲醛进行消毒处理,翻袋时要轻,防止菌棒断裂,80%菌袋长满时即可覆土 7.3 温湿度管理 菌丝培养期,要尽可能地将棚温控制在2025 。菌袋间温度不超过25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即可,过高菌棒易污染,过低菌棒生长缓慢。可通过通风或地面洒水进行调节 7

10、.4 通风和光照 培养前3 d不要通风,中后期少量即可,但温度过高则需在晚上通风降温。为保证菌丝强旺生长,随着菌丝强旺生长期的延长应逐渐加大通风量,保证菇房内空气新鲜。利用通风可调节温湿度。菌丝生长不需光照,所以菌袋培养时最好保持黑暗3-4 8 脱袋覆土 8.1 选土及土壤处理 在覆土前1个月,选取吸水强、保水透气性能好、无病菌污染和虫害的田园土或砂壤土(去表层20 cm,取其下30 cm),用多菌灵300倍液和毒死蜱1 200倍液灌透后闷堆1520 d,用前35 d拌入熟石灰510 kg/m3土,调节pH值至7.58.0。含水量18%20%,偏湿时稍晾晒,偏干时适当洒水 8.2 脱袋 菌丝长

11、满菌袋后应及时脱袋覆土,脱袋后菌棒在畦中立放,菌棒间距23 cm,摆放25个/m2。菌棒摆放时覆土面一定要平,以利覆土均匀出菇整齐。一畦菌棒放满后放置23 d,使菌丝恢复后开始覆土 8.3 覆土 将备好的覆土填在菌棒之间,注意不要一次太多,用力要轻,以免将菌棒打倒或弄斜。当土盖到离菌棒头3 cm时用水管小水量将土浇1遍,注意不要让水溅到菌棒最上面。然后覆满料面,覆土厚度3 cm 9 覆土后菌丝培养 从覆土至开始出菇需20 d左右,在此期间要做好菌丝培养,方法同覆土前菌丝培养 10 出菇管理 10.1 水分管理 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95%,土壤湿度仍应保持在20%。喷水的原则,应掌握菇多

12、时多喷,菇少时少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出菇前期(即3批菇前),土层喷水的基本原则是一潮菇2次重水。当每潮菇长到绿豆、黄豆大小时,需喷1次出菇重水。当每潮菇采收到80%左右时,需喷1次结菇重水,以供下一潮菇形成时所需要的水分。采菇前不要喷水,以免采菇时菇盖变红。喷水时,一忌喷关门水;二忌喷水不均匀;三忌高温(22 以上)喷水;四忌采前喷水;五忌寒流来时喷重水;六忌喷过浓的肥水或药水;七忌阴雨天喷重水;八忌菌丝弱时喷重水;九忌菌床一次泼浇重水 10.2 温度管理 出菇最适温度是16 ,所以这一阶段的温度管理应结合喷水和通风,将温度尽量调节在16 左右,温度上下偏差最好不要超过23 ,温度过高或过

13、低都不易出菇 10.3 通风和光照管理 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呼吸作用比菌丝体更为旺盛,需氧量大。因此,出菇后,菇房内必须经常保持空气新鲜,做好菇房的通风换气工作,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不通风5-6。出菇期间只需暗光,即菇房内可见度为能看报即可,光线过强或太弱都不利于菇体生长 11 采收及挑根补土 11.1 采收 第1茬菇由于营养集中,出菇密集丛生状,第2茬后即出菇均匀,为保证采收质量和菇形,第1茬菇应在3 cm时及时采收,以后可根据采收质量标准采收 11.2 挑根补土 每次采菇后,应及时用镊子挑除遗留在床面上的老根和死菇。每次挑根后,需及时用湿润的细土补上采菇时带走的泥土,补干土会延迟出菇时

14、间 12 参考文献 1 陈家友,李可凡,王尚.双孢蘑菇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1(4):105-110. 2 林程.双孢蘑菇绿色食品标准化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2(1):48-50. 3 张桂香,王晓巍,任爱民,等.甘肃省无公害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规程J.中国食用菌,2012(2):19-21. 4 侯立娟,王浩东,葛静波,等.双孢蘑菇轻简化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4(11):262-264. 5 蔡为明.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讲座(一):覆土及出菇管理技术J.浙江食用菌,2009(6):20-22. 6 臧丹丹,邹莉,姚远.双孢蘑菇优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47-148.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