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二师二二三团园三连职工邱家凤、邱家伟的林下养殖点,看见成群结队的黑鸡,有的在互相追逐,有的在觅食,有的在林荫下打盹……

“从开始的20只小鸡起家,到如今每年出栏1.5万羽土鸡的规模养殖,虽然苦点、累点,但辛勤的劳动带来了致富的希望,还是值得的。”阳光洒在邱家伟坚毅的脸庞上,透露出军人的果敢和执着。

回乡创业寻找致富契机

2010年,邱家伟从乌鲁木齐某部队退役,在绿色军营大熔炉里淬炼了3年的憨厚团场娃,蜕变成了一个铮铮男儿。

退伍军人养殖扶贫政策_退伍军人搞养殖_退伍老人养殖致富模式

邱家伟在鸡舍内给鸡添加玉米。彭亚男 摄

“当时退伍回来,没钱没技术,一心想着出去赚钱,减轻家里的负担。”邱家伟说。出去打了几年工,虽然有了一些积蓄,但离致富梦想还有段距离,自己创业的念头更加浓烈,但苦于没有找到好的项目,他就准备回家考察一番,结合本地资源,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好项目。

2018年,邱家伟回到二二三团,在一次果园春季除草时,邱家伟灵光一闪,自己的姐姐有20亩果园身份地,为什么不搞林下养殖呢,既能省下除草的时间,也能省下一些养殖成本。经过一番市场调研、考察,与家人商议后,最终选择了黑鸡养殖。

邱家伟把母亲送给他的20只小黑鸡放在果园中试养。小鸡天天在果园里吃虫子、嫩草、草籽,经过3个月的放养,黑鸡的体重就达到3公斤左右。亲朋好友品尝了散养黑鸡后,都夸赞味道鲜美、有嚼劲。看到希望的邱家伟立即和姐姐着手依靠20亩果园发展养鸡事业,在果园空地中投入8万元,建了3座总占地面积180多平方米的鸡舍,开启了姐弟俩的创业之路。

艰难前行团场保驾护航

退伍军人养殖扶贫政策_退伍老人养殖致富模式_退伍军人搞养殖

邱家风查看鸡苗长势。彭亚男 摄

创业路上,邱家伟姐弟俩每天奔波于果园和家之间,从土鸡品种的选择、鸡苗疾病防治、销售市场的拓展上都亲力亲为,不断从网络、报纸、杂志上收集信息。期间,二二三团园三连党支部为姐弟俩请来专家现场答疑解惑,并协助他们办理小额贷款,解决资金难题。通过连队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和姐弟俩的辛勤努力,养殖规模从300只、500只慢慢扩大至5000只,姐弟俩也尝到了黑鸡养殖带来的甜头。

退伍军人养殖扶贫政策_退伍老人养殖致富模式_退伍军人搞养殖

在林下觅食的黑鸡。彭亚男 摄

眼看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2022年初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的平静生活,4700余只待售黑鸡无人问津。眼看着鸡越长越大,成本越来越高,效益越来越低,姐弟俩心急如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姐弟俩求助连队党支部,连队又及时把姐弟俩的困难向团党委反映,经过多方联系协调,4700余只黑鸡及时售完,挽回了姐弟俩的损失。

“我当时急得整夜睡不着觉,就害怕鸡卖不出去,多亏有团党委和连队党支部对我们的帮助,他们就是我致富的‘后盾’。”说起这件事邱家伟满是感激。

奉献社会彰显老兵担当

经过6年的摸爬滚打,邱家伟姐弟俩的养鸡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退伍军人搞养殖_退伍军人养殖扶贫政策_退伍老人养殖致富模式

邱家伟在鸡舍内分装鸡蛋。彭亚男 摄

“这才7月份,我上半年养的8000多只黑鸡就已经卖得差不多了,还卖了差不多1万多枚土鸡蛋,这两样加起来,毛利润有80万元,我准备再购入一批鸡苗,大概国庆节前后就能够出售了。”邱家伟说。

鸡舍内,黑鸡在吃草。彭亚男 摄

在邱家伟姐弟俩的影响和带动下,连队职工按照因地制宜、立体种养、牧林双赢的原则,发展林下养殖300余亩,养殖户扩大到11户,禽类品种有鸡、鸭、鹅等,实现年出栏家禽2.7万羽,年产值达300余万元,林下经济纯收入达到81万元。

从普通团场青年,到团镇创业新星;从退伍军人,到市场搏击能手,邱家伟脱下军装再上“战场”,奔跑在乡村振兴大道上,成为连队有口皆碑的养殖能手。谈及未来发展规划,邱家伟乐呵呵地说:“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把我的养殖点打造成职工致富的加油站、学习点,为越来越多职工致富奔小康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