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范春海报道)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新疆托里县库甫乡哈拉托别村农民柯海全凭着一股敢为人先的吃螃蟹精神,在家乡种起了贝母、柴胡、黄芪等中药材,成立了合作社,趟出了一条致富路。
近日,记者在中草药种植田见到了28岁的柯海全。
柯海全说,父亲柯建华种了几十年地,因为库甫乡平均海拔近1500米,气温相比周边偏低及缺水等原因,当地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很少,这些年,家中收入来自种田的很有限。
2008年,出外做生意的柯海全接触到了中草药种植,发现家乡地处山前的沙壤土及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种植中草药,柯海全动心了。
2009年,柯海全开始尝试种植贝母、黄芪等。
种植中草药缺技术、没经验,这些都没难住柯海全。一有空,他不是上网查相关资料、就是翻阅买回的书本学习,几年下来,不仅学到了中草药种植技术,还结识了不少中草药客商和种植户。
种植中草药,柯海全发现,像柴胡、黄芪、红景天这些中药材只有根茎作为药材卖给了客商,而秸秆全部浪费了。针对这种情况,2010年,柯海全在联合同村陈仁、冯大福等6户村民成立华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草药的同时,开始繁育养殖野山鸡、石鸡等特禽。
柯海全说,种植中草药兼办养殖场,可以做到药材的全部利用。销售药材的同时,中草药秸秆粉碎发酵后拌到饲料中喂野山鸡、石鸡,既能增强它们的免疫力,又能提高肉质。
今年,华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中药材已有160多亩,明年将有50亩贝母要采收÷海全说,这些2010年种植的贝母长势很好,今年吸引了一些客商前来收购,估计亩均收益超过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