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2月10日天还没亮,南京六合区东皋种鸽场里已亮起盏盏明灯。凌晨4点,起床逮鸽子;凌晨6点,骑三轮车送到集中屠宰场。倒挂、去内脏、褪毛、预冷、沥水、筛选……67岁的王宗洲和40岁的儿子王克金忙得浑身出汗。

致富经养鸽视频_致富经观赏鸽养殖视频_致富经养鸽子致富的节目

“城里的饭店催得紧,这几天正是我们最忙的时候。” 王宗洲拎起一只只清理好的乳鸽放在电子秤上,顺手把偏瘦小的剔除在旁。所有工序走完后,920只清理干净的乳鸽白花花地堆成一堆,装车待发。此时已是上午9点。

父子俩直起腰,稍微松口气。他们身后的养鸽场里,18座鸽舍里住着8万只各类鸽子。冬日暖阳下,“咕咕”的鸽叫声此起彼伏,时而有散养的鸽子成群从屋顶飞过,发出悠扬的鸽哨声。

致富经养鸽视频_致富经观赏鸽养殖视频_致富经养鸽子致富的节目

这是鸽农们特有的“忙年”。六合东沟是远近闻名的“江苏乳鸽之乡”,从上世纪90年代起,村民家家户户养鸽子,几经整合发展,至今还有五六十家养鸽专业户和企业,年产乳鸽数百万只。王宗洲是当地首屈一指的“鸽司令”,肉鸽、蛋鸽养殖经验丰富。他的种鸽场开办16年来,已成为当地最大肉鸽场,每年除了给酒店供货,还为周边农民提供种鸽。

“很久都没有像这样忙了。”看着眼前的景象,王宗洲想起了去年过得有些“冷清”的春节。“疫情爆发后,所有合作饭店的年夜饭订单都取消了,一家人看着满笼的肉鸽,一下子都懵了。” 他打开话匣子,开始讲述过去一年的抗“疫”史。随着餐饮业复苏,养殖场开始想方设法复工复产。也正是这个关键时候,大学毕业继承父业的王克金扛起了顶梁柱。

“我是保守派,儿子是开放派。” 王宗洲笑称,儿子向他提议发展多样化、精细化经营,通过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他都鼎力支持。为应对疫情冲击,父子俩开办起电子商城,玩起了抖音短视频。六合区农业局办电商直播培训课,儿子总是第一个去听;全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茉莉六合”旗舰店一开张,儿子就把自家的产品送到了货架上。

致富经养鸽视频_致富经观赏鸽养殖视频_致富经养鸽子致富的节目

“自动屠宰场的流水线设备就是疫情期间上马的。”顶着资金压力,王宗洲带领合作社投资近80万购买了这套新设备,原有的滚筒式脱毛机被淘汰到角落里。“以前5个工人屠宰千只肉鸽要10个小时,现在只要2个小时。不仅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清理得更干净。”王克金说,这不光需要技术,还要一步步摸索。“比如乳鸽褪毛,热水要烧到63℃,太冷了绒毛褪不干净,过热容易破皮。进的都是高档饭店,要确保肉鸽的品相嘛。”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过去一年,合作了十多年的老客户订单雪片般飞来,养殖场扭亏为盈。虽然这个业绩还没恢复到往年百万元的利润水平,一家人对此已经很满意,因为未来大有可期——随着一批批新技术设备“鸟枪换炮”,经过疫情“锤炼”的养殖场已站上新台阶,路子也越走越宽。王宗洲学会了通过手写板输入用电脑,儿子开的淘宝店、微店里盐水乳鸽、酱香乳鸽等上新不断,销量蹭蹭蹭上涨。

当天下午4点,养殖场里又一阵忙碌。派往南京新街口、河西、汤山等地饭店的送货专车回程,邮政快递员上门来取线上商城的乳鸽订单。妻子王玉珍忙着杀鸡宰鱼准备除夕的年夜饭。儿子一头钻进鸽舍,“除夕当天还有最后一批货要送”。

“这几年送货车跑了50万公里,东沟乳鸽也算是名扬南京城,线上的产品最远卖到了黑龙江省。”王宗洲看着“接班人”儿子的身影,把眼睛笑弯:“有生之年有两个愿望,一是创新产品,让更多人吃到六合东沟乳鸽;二是带领更多乡亲们一起致富,让养鸽产业稳定壮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凯 管鹏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