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
红十字
众筹
扶贫
大赛项目
“企业强不强、产业兴不兴、农民富不富,这些都不是靠等、靠要就能做到的,想要乡村振兴,就要推动乡村产业的振兴,产业的振兴就要为黔货出山开辟新的路子”。
这是我们故事的主人翁杨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杨泽
上海普陀人。1971年,年仅4岁的他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来到遵义。199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遵义医科大学。20余年扎根西南边陲,杨泽已对这片多彩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然而,1993年他作为引进人才回到故乡上海,曾经以为美丽的贵州至此与他渐行渐远,直到一只“羊”的出现。
关于他的故事
从这里开始
在一次同学聚会中,杨泽被“习水麻羊”的美味震憾,于是买了1000只羊运回了无锡,准备把这道美味引入家乡。然而他发现,环境变了,羊就养不活,而且味道也不对了。但杨泽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对“习水麻羊”美味的热爱,于是在习水地方政府的帮助和亲友的支持下,他回到了遵义习水,开始在深山中潜心养羊。
然而,让杨泽没想的是,养羊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养殖过程中,没有经验与技术的他四处碰壁,到最后由于缺资金,毅然卖掉了无锡的医院和上海的住房。“我姓杨,也属羊,现在又养羊,这辈子看来要跟羊干上一辈子了。”杨泽玩笑地这样说道。
杨泽介绍,在习水县农牧局驻派干部的帮助和指导下,养殖场慢慢的有了规模。到目前为止,杨泽的习水麻羊养殖场已成为习水县生态养殖示范园区的核心区,有标准化生态羊舍12000平方米,常年存栏羊4000多只,其中能繁母羊3000多只,年育肥商品羊5万只以上。
自己的养殖场壮大了,杨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更没有忘记那份乡村振兴的扶贫情怀,毅然当起了领头羊领着习水的农民靠养殖习水麻羊致富创收。在全县脱贫攻坚战大响以来,杨泽的养殖场“嘉荣牧业”积极发挥联结机制,通过向贫困户提供优质的纯种习水麻羊种公羊,并采取“订单养殖、商品收购、短期育肥”的合作方式,按20元/斤的价格对架子羊进行保底收购,同时发展周边群众种植牧草,增加农民人均收入。
目前,全县共400户贫困户为嘉荣牧业订单种植饲料玉米,亩产值能达2000余元;300多户贫困户为公司订单养殖麻羊,1只羊保底能卖1500多元,已帮助200多户贫困户脱贫。采取代种、代养模式,有效突破了贫困户发展产业面临的瓶颈,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说起增收致富,良村镇大安村村民杨明福最有话语权。2013年以来,他靠着给杨泽代养麻羊,不仅建起了新房子,还买了辆车。
良村镇大安村村民杨明福说道,“以前外面的人开车进来买羊,他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如今不同了,交给养殖场,保底价回收的模式对我们农民有很大的好处。现在我们交给养殖场约有160只羊,卖了25余万元了。”
为了打通“习水麻羊”的产业链,杨泽独创了养殖基地 中央厨房 餐饮门店的营销模式:每天从农户手里收购的习水麻羊运送到中央厨房,然后加工成包括羊肉火锅、羊肉米粉、肉干、肉酱等50多种产品,再销往全国各地。
“养殖基地 中央厨房 餐饮门店”的模式,让一碗羊肉粉引出的扶贫链条,跨越地域和时间界限。在不知不觉中,这碗羊肉粉将山区群众、农业产品深加工和黔货出山锁在了同一个链条上。如果用数据来描绘这个链条,那就是,全县习水麻羊存栏36万只,年出栏羊30万只,产值达4.5亿元。
鳛滋味遵义羊肉粉,是根据遵义本地传统特色美食羊肉粉,结合现代工艺,将平时只能在店里才能吃到的羊肉粉变为在任何地方就能随时享用的美食。
吃羊肉粉,就图一个地道的家乡味道,而这碗来自贵州大山深处的遵义羊肉粉,既不用火,也不用电,只需一杯冷水,等待10—12分钟,就能让身在异乡的你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家乡美味,何乐不为~!
每一份遵义羊肉粉,我们都用心甄选原生态食材,优选本地优质“习水麻羊”肉,肉质细嫩,口感鲜香,且熬制出的羊肉汤不膻不燥。
为什么参与众筹?
通过众筹平台,帮助习水麻羊拓展市场,增强麻羊产品市场竞争力,在不知不觉中,让这碗羊肉粉将山区群众、农业产品深加工和黔货出山锁在了同一个链条上,带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