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一早,馆陶县柴堡镇天河村的王学坤蹬上电三轮车,直奔他的艾草地。“半个多月没来,都一拃多高了。”蹲在地头,王学坤掏出手机又拍又录,很快就发出一条小视频:“家人们看一下啊,咱家艾草多茂实,有时间过来春游啊。”
从2017年开始种艾草,王学坤越种劲头儿越足,现在经管着上百亩艾草地。
“种艾草不孬。”看着簇簇艾草随风轻摇,王学坤一脸满足,伸出两个手指比划,“再有俩月,就能开镰,这茬亩产1500斤稳稳的,秋天再收一茬,一亩地卖3000块钱不成问题。”
看王学坤说得起兴,馆陶县艾草协会副会长王恩昭也来给艾草“站台”。
“馆陶艾草品种是出绒率高的大叶艾草,种植过程中不打药,只追加有机肥,不愁卖不上好价钱。”王恩昭对记者说,一直以来,馆陶有种艾草、用艾草的传统,这些年县里推广绿色种植,全程跟踪培训艾草种植技术。
凭着过硬的品质,馆陶小艾草闯出大名堂,不仅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入选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馆陶县委书记王立伟介绍:“如今馆陶县艾草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全县277个村,几乎村村都有艾草地,年产值7000多万元。”
“种艾草省心,一年栽下去能连着收五年,不用特别侍弄,我还能再打份工,多挣一份钱。”看完艾草地,王学坤又蹬上电三轮车,来到村里的艾绒加工厂。
换上工作服,转身成工人。王学坤熟练地把一捆捆经过三年以上陈放的艾叶装入石臼中,石臼上方的木制杵头连续捣杵艾叶:“这古法锤绒机打出的艾绒,比普通机器加工的贵一倍。”
古法艾绒贵在哪里?
王学坤拿起一团棉絮样的土黄色艾绒,手指轻轻一拽,拉出绵长的丝:“你看这绒线有多长,点起来燃烧慢、穿透力强,灸感特别好。”
“为了这团绒,我们可是下了功夫。”王恩昭说,手工制绒成色好效率低,好把式一天也打不出二两绒,打绒机效率高,但工作时金属产生热量,破坏了艾绒的药效。为此,馆陶自主研发制造了挑选台、古法锤绒机、筛绒机等古法手工制绒设备,生产过程不接触金属,保证了药用效果。
有了高品质的艾绒,馆陶的艾产品格外丰富。
“这是我们的助眠新产品,里面装的是艾绒和薰衣草,安神效果挺明显,工人打包装时总是打瞌睡。”4月3日,在河北常艾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里,培训部主任陈红霞向客户介绍,公司有六大系列120多款艾制品。
“今年前4个月,已经接了400多万元的订单,前几天刚给马来西亚客户运走了一批产品。”说起销量,陈红霞面露喜色,“馆陶艾草名声越来越大,直接拉动了公司业务,接单更快、更多、更远。”
常艾坊3公里外的馆陶县中医院里,前来艾灸的患者络绎不绝。肠胃不好的李阿姨躺在病床上,腹部顶着一个大葫芦,随着艾灸香气的蔓延,李阿姨说温热感很快遍布全身,整个人暖乎乎的,挺舒服。
“葫芦灸利用葫芦的形状特点,保温效果更持久。”馆陶县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徐耀京介绍,艾灸疗法因其绿色、安全,越来越受到认可,脐灸、督灸、隔物灸……多种灸法百花齐放。
馆陶人看准了艾灸的养生商机,在县里开了5家艾灸培训机构和11家中高档灸疗馆,还在各地开拓加盟店。
该县依托天河村建的艾草小镇,最近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到周末游客不断。仙女湖、告白花廊、同心广场、鹊桥、织女湖等景点相映成趣,能逛小半天,累了喝一杯艾草茶,还能亲手制作艾绒,再卷成艾条带回家。
“下回再来,我们的民宿就收拾好了,里面有艾灸体验,还有艾叶青团、月饼等时令小吃,一定得多住几天。”春光里,王恩昭与游客相约艾草康养。(河北日报记者 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