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螃蟹又称河蟹,是淡水甲壳动物,在淡水中长大,螃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螃蟹目前已被中国人和海外人普遍公认的美食。在河蟹养殖生产上,也已实现了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大养蟹”向“养大蟹”转变,尤其是更加注重了生态、安全、环保、健康、无公害水产品的养殖,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人工养殖螃蟹的技术还后很多不足,人们对人工养蟹的经验还不完善。养殖螃蟹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饵料不同,需要的生长环境也不同,很多技术人员在养殖螃蟹时忽视螃蟹养殖生态环境的科学设置,使用工业配合饲料,盲目用药,造成螃蟹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螃蟹成活率低,品质下降。
而且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对水稻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将螃蟹在水稻田里养殖能够同时促进螃蟹和水稻的生长。然而,目前在水稻田里养殖螃蟹的技术还不成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稻田中养殖螃蟹的方法,该养殖方法促进了螃蟹与水稻的增产,保证螃蟹健康无公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稻田中养殖螃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改造与建设:选择养殖螃蟹的稻田,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高加固,使田埂的高度高出稻田平面0.6~0.8m,埂宽为0.8~1.2m,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殖沟,沟宽为0.5~1m,深度为0.6~0.8m,环形养殖沟离田埂0.6~0.8m,环形养殖沟内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有防逃设施;
2)稻田建立:对稻田和环形养殖沟用聚维酮碘消毒处理,消毒后在环形养殖沟内种植水草,然后水稻插秧,稻田内水深为18~20cm;
3)蟹苗放养:待水稻长至分蘖期,将蟹苗放入投放稻田中,投放蟹苗时水温在10~20℃,养殖密度为每亩600~700只螃蟹,蟹苗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再放入水,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再投放;
4)饲料投喂:拔节孕穗期前,每天投喂2次,投喂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为螃蟹体重的12~15%;拔节孕穗期后,根据水温来喂食,水温在24℃及以下时,投喂中药饲料,投喂量为蟹体重的8~10%,水温高于24℃时中药饲料的投喂量为蟹体重的6~8%;
5)稻田施肥:每亩施过磷酸钙20~30kg,新鲜干草木灰50~60kg;
6)螃蟹捕捞:待水稻蜡熟期时,进行螃蟹捕捞;
其中,所述动物性饲料的原料包括鱼粉、虾壳粉、蚯蚓粉、螺丝肉、豆粕及酒糟;所述中药饲料的原料包括大黄、螺旋藻、复合维生素、光合细菌、小球藻、槟榔、茵陈、板蓝根及白芷。
优选地,所述动物性饲料中各个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鱼粉15~20份、虾壳粉15~20份、蚯蚓粉20~30份、螺丝肉10~20份、豆粕10~20份及酒糟5~10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饲料中各个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大黄30~50份、螺旋藻20~40份、复合维生素1~3份、光合细菌1~3份、小球藻1~3份、槟榔1~3份、茵陈0.5~1份、板蓝根2~4份及白芷2~4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稻田中建设环形养殖沟,实现螃蟹和稻田共生,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产,一田两用,螃蟹和水稻双丰收,使得螃蟹每亩增产50%,水稻每亩增产20%。
2、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在稻田四周建立田埂,增加稻田内的含水量,便于螃蟹生长;水稻分蘖期时投入螃蟹,螃蟹的代谢产物能够加快水稻分蘖,提高产量,促进螃蟹生长;同时根据螃蟹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喂养,动物性饲料和中药饲料,保证螃蟹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螃蟹的营养价值,由于两者饲料中均添加由微生物细菌,特别是中药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能够为螃蟹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螃蟹存活率达到93%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稻田中养殖螃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改造与建设:选择养殖螃蟹的稻田,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高加固,使田埂的高度高出稻田平面0.6m,埂宽为0.8m,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殖沟,沟宽为0.5m,深度为0.8m,环形养殖沟离田埂0.8m,环形养殖沟内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有防逃设施;
2)稻田建立:对稻田和环形养殖沟用聚维酮碘消毒处理,消毒后在环形养殖沟内种植水草,然后水稻插秧,稻田内水深为20cm;
3)蟹苗放养:待水稻长至分蘖期,将蟹苗放入投放稻田中,投放蟹苗时水温在15℃,养殖密度为每亩650只螃蟹,蟹苗先在水中浸泡2分钟,取出,再放入水,重复2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再投放;
4)饲料投喂:拔节孕穗期前,每天投喂2次,投喂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为螃蟹体重的12%;拔节孕穗期后,根据水温来喂食,水温在24℃及以下时,投喂中药饲料,投喂量为蟹体重的8%,水温高于24℃时中药饲料的投喂量为蟹体重的6%;
5)稻田施肥:每亩施过磷酸钙25kg,新鲜干草木灰56kg;
6)螃蟹捕捞:待水稻蜡熟期时,进行螃蟹捕捞;
其中,动物性饲料的各个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麦麸30份、墨鱼粉34份、虾壳粉16份、花生饼3份及枯草芽孢杆菌2份。
中药饲料中各个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大黄50份、螺旋藻30份、复合维生素2份、光合细菌2份、小球藻2份、槟榔2份、茵陈0.8份、板蓝根3份及白芷3份。
经观察发现,本方法养殖的螃蟹的成活率为94.5%,水稻亩产量548kg/亩,99%的螃蟹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实施例2
一种稻田中养殖螃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改造与建设:选择养殖螃蟹的稻田,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高加固,使田埂的高度高出稻田平面0.7m,埂宽为1m,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殖沟,沟宽为0.7m,深度为0.6m,环形养殖沟离田埂0.6m,环形养殖沟内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有防逃设施;
2)稻田建立:对稻田和环形养殖沟用聚维酮碘消毒处理,消毒后在环形养殖沟内种植水草,然后水稻插秧,稻田内水深为18cm;
3)蟹苗放养:待水稻长至分蘖期,将蟹苗放入投放稻田中,投放蟹苗时水温在10℃,养殖密度为每亩600只螃蟹,蟹苗先在水中浸泡3分钟,取出,再放入水,重复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再投放;
3)饲料投喂:拔节孕穗期前,每天投喂2次,投喂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为螃蟹体重的13.5%;拔节孕穗期后,根据水温来喂食,水温在24℃及以下时,投喂中药饲料,投喂量为蟹体重的9%,水温高于24℃时中药饲料的投喂量为蟹体重的7%;
4)螃蟹聚集:待水稻的幼穗长至2~3cm时,在稻田的东边、中间及西边沿南北方向挖沟,每隔一天向稻田内加一次水,使水由稻田缓慢流入水沟,沟深1.2m,宽1.4m,保持水沟内水深为0.8m;
5)稻田施肥:每亩施过磷酸钙20kg,新鲜干草木灰60kg;
6)螃蟹捕捞:待水稻蜡熟期时,进行螃蟹捕捞;
动物性饲料中各个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麦麸25份、墨鱼粉30份、虾壳粉20份、花生饼6份及枯草芽孢杆菌1份。
中药饲料中各个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大黄40份、螺旋藻40份、复合维生素1份、光合细菌1份、小球藻1份、槟榔3份、茵陈0.5份、板蓝根2份及白芷4份。
经观察发现,本方法养殖的螃蟹的成活率为94%,水稻亩产量543kg/亩,99%的螃蟹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实施例3
一种稻田中养殖螃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稻田改造与建设:选择养殖螃蟹的稻田,对稻田的田埂进行加高加固,使田埂的高度高出稻田平面0.8m,埂宽为1.2m,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殖沟,沟宽为1m,深度为0.8m,环形养殖沟离田埂0.7m,环形养殖沟内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设有防逃设施;
2)稻田建立:对稻田和环形养殖沟用聚维酮碘消毒处理,消毒后在环形养殖沟内种植水草,然后水稻插秧,稻田内水深为19cm;
3)蟹苗放养:待水稻长至分蘖期,将蟹苗放入投放稻田中,投放蟹苗时水温在20℃,养殖密度为每亩700只螃蟹,蟹苗先在水中浸泡3分钟,取出,再放入水,重复2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再投放;
4)饲料投喂:拔节孕穗期前,每天投喂2次,投喂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为螃蟹体重的15%;拔节孕穗期后,根据水温来喂食,水温在24℃及以下时,投喂中药饲料,投喂量为蟹体重的10%,水温高于24℃时中药饲料的投喂量为蟹体重的8%;
5)稻田施肥:每亩施过磷酸钙30kg,新鲜干草木灰50kg;
6)螃蟹捕捞:待水稻蜡熟期时,进行螃蟹捕捞;
其中,动物性饲料中各个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麦麸35份、墨鱼粉40份、虾壳粉10份、花生饼3份及枯草芽孢杆菌3份。
中药饲料中各个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大黄60份、螺旋藻20份、复合维生素3份、光合细菌3份、小球藻3份、槟榔1份、茵陈1份、板蓝根4份及白芷2份。
经观察发现,本方法养殖的螃蟹的成活率为93%,水稻亩产量540kg/亩,99%的螃蟹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稻田中养殖螃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改造与建设:选择养殖螃蟹的稻田,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殖沟,环形养殖沟内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并分别设有防逃设施;2)稻田建立;3)蟹苗放养:待水稻长至分蘖期,待水稻长至分蘖期,将蟹苗放入投放稻田中,投放蟹苗时水温在10~20℃,养殖密度为每亩600~700只螃蟹;4)饲料投喂:拔节孕穗期前,每天投喂2次,投喂动物性饲料;拔节孕穗期后,根据水温来喂食,水温在24℃及以下时,投喂中药饲料,投喂量为蟹体重的8~10%,水温高于24℃时中药饲料的投喂量为蟹体重的6~8%;5)稻田施肥;6)螃蟹捕捞。该养殖方法促进了螃蟹与水稻的增产,保证螃蟹健康无公害。
技术研发人员:黄典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康青源养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6
技术公布日: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