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
老树低改抽新枝 振兴路上茶油香
— — 我市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见闻— —
夏日时节,走进凌云县下甲镇双达村,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和平村、平布村等地,连绵起伏的山上,经过低改的油茶树青翠欲滴,拇指大小的油茶果挂满枝头,秋日将迎来丰收;来到长江天成山茶油智能加工厂,山茶油、日化用品等油茶产品弥漫着纯正的清香……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乡村油茶种植示范园、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感受到我市油茶产业发展奋战正酣的“加速度”。
“十三五”期间,我市以“扩规模、提效益、强品牌”为抓手,出台政策,加大扶持,油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209.69万亩,占广西油茶林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一,排全国地级市第三,居广西首位。油茶籽产量、产值由2016年的5.91万吨、20.65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1.51万吨、42.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4.75%、104.16%,茶籽产量、产值均排广西第一。
01
老树剪枝增产量
位于双达村的凌云县油茶产业现代化示范区。
百色历来有种植油茶树的传统,双达村原本就保留着不少百年原生老油茶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人又种下上万亩油茶林。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采用实生苗或点播造林的油茶林不仅老化严重,而且由于品种混杂、疏密不均,加之油茶树枝与荆棘杂灌交织,结成了密不透风的“树网”,老油茶林产量很低,有的甚至多年没有开花结果。
“为挖掘油茶生产潜力,改变油茶产量低状况,2013年双达村组建双达油茶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对本村油茶林实施低产改造并建立示范园。”凌云县油茶办主任盘国民介绍,凌云双达油茶产业示范园推广使用“三砍、五剪、一复垦、三施肥”技术措施,砍伐清理杂草灌木、老劣病株和过密油茶林,并进行整枝修剪、深挖复垦,加之合理施肥,让这里的老油茶林抽了新枝、换上新颜。
通过一系列抚育施肥改造技术,这里的油茶林次年便达到高产稳产。经广西林科院测产结果效益分析,平均亩产鲜果从166.5公斤提高到1050公斤,每亩产毛油量从10公斤提高到63公斤,毛油按每公斤90元测算,每亩经济收益从900元增加到5670元。目前,油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02
嫁接换冠再逢春
与双达村抚育施肥改造技术不同,和平村、平布村的示范园采用的是高位换冠低改技术。
和平村的油茶林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种植的老品种,同样存在粗放管理、林分密度过大、品种差等问题,低改前亩产鲜果不足80公斤。
2010年,在自治区、市、县三级技术团队的指导下,当地乡土专家黄达能牵头组建了专业技术服务队,大胆创新,对21亩油茶林率先采用套袋改良拉皮嫁接法实施高位换冠标准化改造,即采用良种穗条嫁接换冠改良品种,并通过复垦、培土施肥、除草抚育、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加强管护。经观察,2011年,嫁接口愈合良好,嫁接枝条长势粗壮,生长速度明显高于更新造林生长速度。
2012年,嫁接枝条长势良好,生长形状稳定,逐渐开花结果。
2013年,树形基本恢复,坐果率大幅提升,嫁接成效初显。
第5年后,经连年测产,平均亩产鲜果750公斤左右,出产茶油50公斤左右,产量和稳产情况非常明显。
高位嫁接换冠林基本达到“一年嫁接、二年开花、三年结果”的目标,极大地增强了当地林农改造老油茶林的信心。在和平村的示范推广下,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实施油茶低产林高位换冠改造达1.5万亩,销售茶油和茶麸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
如今,这些经过低产改造的油茶林,累累硕果挂满了枝头。
03
舞好“龙头”产业兴
油茶果全身都是宝,榨取的山茶油可做食用油、护肤品、药品,从茶麸中提取的茶皂素可用于洗洁剂、农药助剂、饲料添加剂,提取茶皂素后的茶粕可生产有机肥、茶粕饲料,油茶壳可用于生产食用菌培养基、蚊香、香料等,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记者走进位于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的长江天成山茶油智能加工厂时,只见这里的氮封储存间、精控冷榨车间、智能成品立体仓等均采用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设备,独创的低温干燥、低温存储、清洁、色选、低温压榨、低温存储“6C”冷链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山茶油金黄透亮,清香弥漫。展示厅里展示着洗发水、沐浴露、润肤露、护手霜等山茶油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平布村嫁接后的油茶树长势良好。
“项目一期于2020年6月建成投产,二期将继续建设项目包括茶皂素提取、茶粕包装、日化用品加工、精油提炼、活性炭制作等,将油茶果效益发挥到最大。”据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以“茶籽收购—生产高端山茶油—茶麸提取茶皂素生产日化用品—利用茶粕生产有机肥—基地种植”农业绿色循环经济模式,使山茶籽、茶麸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延伸山茶油产业链。项目于2018年投资兴建,总投资约6亿元,未来将打造年产2000吨高端营养山茶油及其副产品加工生产线和相关配套设施,年产值可达7亿元以上。
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平布村嫁接后的油茶树已挂果。
长江天成上茶油智能加工厂氮封储存间。
这是我市延伸油茶产业链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着力引进培育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全市精深加工企业由2016年的4家发展到2021年底的11家,其中3家被评为自治区林业行业龙头企业。
长江天成山茶油智能加工厂山茶油产品。
04
乡村振兴路更宽
油茶树盛果期达40年至50年,在条件好的地带,百年老树也可挂果累累。油茶产业是绿色、富民的产业,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百色市百万亩山茶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百色市山茶油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区实施方案》《百色市“油茶贷”融资实施办法》《百色市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年)》和《百色市加快推进油茶“双千”计划工作措施》等文件,给予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政策支撑。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奖补资金3.1亿元,整合林业、农业、发改、水利、交通等项目资金2.32亿元支持油茶基地建设,有力带动各类资金注入产业发展。
同时,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带动农户创建油茶“双高”示范基地,推动油茶基地建设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变。右江区富林香花油茶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右江区那禄油茶产业示范园、凌云双达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等一批现代化特色示范基地相继创建,为全市油茶基地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目前,全市创建500亩以上油茶“双高”示范基地73个,面积13.71万亩,其中,万亩级油茶示范基地5个,面积5.81万亩。
我市坚持油茶全产业链谋划,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并于2016年启动“百色山茶油”品牌建设,多部门合力推进品牌申报工作,“百色山茶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获得证明商标,广西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百色山茶油》获得发布,品牌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随着油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漫山遍野的油茶树将不断结出群众“致富果”,成为乡村振兴“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