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致富项目也不少,不过,现在的农业种植致富项目可比过去能挣钱多了,这还是托了高科技的福,高科技新技术出高效益,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4月3日,位于乐余镇的功国蔬果生态园内。“一过清明,菜价就要往下降了。农业种植致富项目。再过段时间,我这些西葫芦要全部换种西芹。”生态园老板张功国指着大棚内长势旺盛的西葫芦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40只大棚的西葫芦。“一个大棚大约有一亩地,从2月20日开始采摘。刚上市时的批发价有4元/公斤。”一个月就卖了10多万元。“这就是现代农业的魅力。”

农业种植致富项目:靠50元起家,走路走得脚起泡

老家安徽的张功国在1997年来到了张家港。“那时江阴长江大桥还没有建好,我是从桥边走路走过来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现在的张功国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走得两个脚底都是泡。当时,我口袋里只剩下50元钱,哪舍得去坐车啊。”

怀揣着这50元钱,张功国来到了青草巷批发市场。“我在批发市场内转了几圈,发现批发熟毛栗子的摊位不多。”用这50元钱,他买了一口铁锅和其它的工具,从市场内赊了生的毛栗子,炒熟后再拿到批发市场内卖。“生毛栗子的批发价是8元/公斤,熟的是16元/公斤,每公斤就有8元的差价。”农业种植致富项目。当天,张功国居然卖了100多公斤的毛栗子,除去成本,赚了400多元钱。“虽然炒栗子炒得满手满身的黑灰,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不久,靠着炒栗子赚到的钱,张功国在批发市场内租了摊位,做起了蔬菜批发生意。

为了进货,张功国要大老远地跑到山东、安徽、福建去。“累一点倒无所谓,关键是这么远运回来的蔬菜,由于花在路上的时间太长,等到了批发市场往往就不新鲜了。而且价格高,损耗也大。”做了两年的批发生意,张功国决定自己种植蔬菜。“张家港本来就是江南鱼米之乡,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又有市场,在这里种植经济作物是再合适不过了。”当年,张功国承包了50亩地开始种植甘蔗和辣椒。农业种植致富项目。在他的精心照料之下,甘蔗的长势很好。“8月份,正当甘蔗快要收割时,我们这刮起了大台风。”转眼之间,即将成熟的甘蔗被刮倒了一大片。“尽管遇到了台风,但那时本地产甘蔗很少,我们的甘蔗很受欢迎,每亩的收成有4000~5000元。”除去投资,每亩的净收益在1500元左右,这极大地鼓舞了张功国。

农业种植致富项目:换了新品种,产量提高了1/3

第一次的成功让张功国下定决心要在蔬菜种植上做足文章。“虽然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以我多年的批发经验看,受市场影响,传统方式种植出来的时令蔬菜一般卖不到好价钱。”张功国说。所以,他决定搞大棚种植,让自己种的蔬、果提早上市,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发展大棚种植,投入是第一步。“如果是毛竹结构,一只大棚要4000元左右;如果是钢管结构,每只大棚的投入要1万多元。”不过,高投入也给张功国带来了高效益。“以大棚西瓜为例。一般1月下旬播种,5月中旬就能采收;而普通西瓜要到7月下旬才能上市。”农业种植致富项目。去年,他的大棚西瓜5月份上市时,每公斤的批发价达到了3.6元。“而且,在大棚内,白天能达到40°C,晚上能降到15°C,这样温差环境下生长的西瓜品质要比普通方式种植的西瓜好得多。”大棚西瓜的亩均收益有8000元左右,“大大高于传统种植。”

“像大棚种植这种高投入的设施农业,寻找高产、高效的品种就显得非常重要。”张功国向记者介绍。设施加上新品种,效益才会更好。“你看我们现在种的西葫芦,是2006年我从北京引进的,一棵西葫芦就能出产7~10公斤,亩产比原来的品种提高了1/3,达到了600公斤。”不仅如此,新品种的西葫芦外形好看,品质高,“3月份一个月就卖了10多万元。”

“这个西葫芦新品种,是我在农业网站上看到的,通过试种后才大规模种植的。”农业种植致富项目。在张功国的蔬果园内,辣椒采用的是福特斯早椒王品种,5月采收,6月离田,亩产2500公斤,亩产值3000元;甘蔗是广东红皮品种,10月收获,亩产值4500元……

农业种植致富项目:棚内盖三层膜,新技术出高效益

“等这批西葫芦离田后,这些大棚内会种上西芹;大棚薄膜也要全部撤下,在钢管旁种上丝瓜。”张功国一边查看西葫芦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丝瓜苗已经育下,再过20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移栽了。”之所以在丝瓜下种西芹,除了充分利用大棚设施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农业种植致富项目。“西芹属于低温作物,温度达到25°C时就会停止生长,超过30°C后开始老化。”将西芹顶上种丝瓜,能有效降低温度,解决了西芹的周年生产技术难题。

“这里为什么要盖三层膜?”记者指着一个大棚问张功国。在这个大棚内,贴着地上铺了一层薄膜,离地50公分的地方又罩了一层膜,最外面还有一层大棚薄膜。难道里面种了什么稀奇的东西?

“这叫三膜覆盖甘蔗套种辣椒技术。”张功国介绍。农业种植致富项目。最底下种着辣椒,旁边再种下甘蔗。三层薄膜能够有效地保证甘蔗提前发芽,提前上市;再与辣椒套种,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去年,我们这样种了50多个大棚,一只大棚的产值有1万多元。”效益明显高于分开种植。

“在我们蔬果园,还有许多不同于传统的种植方式。”张功国自豪地介绍。能懂这么多新技术,张功国说要感谢市农业局和乐余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专家们。“镇农业服务中心有2名专家在我这定点驻守,遇到什么技术难题直接找他们就行了。”不仅如此,农业部门还会不定期地邀请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来现场指导。“前不久,南大的教授刚过来指导春季生产和夏季作物安排。”

3月底,在市农业局的安排下,张功国去昆山参观了当地的“防虫网小青菜栽培技术”。农业种植致富项目。“收获很大。”这种技术能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蔬菜品质。6月份,他也计划学习昆山,弄20~30只大棚,将这一技术引进到张家港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