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州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州委、州政府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着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硬任务落实落地,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止滑稳增态势。

一、总体经济形势

(一)粮油持续增产。截至6月30日,全州粮食作物播种443.95万亩,同比增加4万亩(其中玉米219.8万亩、水稻67万亩、马铃薯66.5万亩);完成油料(花生、芝麻)播种面积16.5万亩,同比增加0.7万亩。全州粮食收获面积100.26万亩(其中马铃薯93.56万亩);油料(油菜)收获72.8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23.27万吨,同比增加2.08万吨(其中马铃薯22.4万吨,同比增加2.13万吨);油料(油菜)预计总产10万吨,同比增加0.4万吨。粮油播种面积及产量均稳中略增。

(二)农业持续增效。受疫情影响,恩施春茶受到一定冲击,但通过金融扶持、政策奖补、网络营销、消费扶贫等一系列措施,成功扭转初期春茶生产不利局面,全州春茶生产总体呈现“四增四降”(投产面积增、总产量增、销售量增、销售额增,单产降、鲜叶价格降、销售均价降、总产值降)的趋势,形势好于预期,茶农茶企生产信心逐步恢复,“恩施硒茶”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截至6月底,全州累计加工干茶7.56万吨,同比增加1.4%;已销售干茶6.86万吨,同比增加10.3%;实现销额55.2亿元,同比增加6.1%。马铃薯线上线下销售火爆,累计销售7.68万吨,实现销额3.9亿元。夏季时令水果预计总产量6.8万吨,同比增长10%,产值略有下降。蔬菜产量150.2万吨,同比增3.8%;预计产值28亿元,同比增3.8%。中药材预计产值6.06亿元。

(三)农村持续增活力。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稳向好,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乡村休闲旅游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复工复产,加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农旅融合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农村活力逐渐复苏。虽然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负增长态势,但疫后农民增收措施和渠道正在逐步拓宽,预计增幅在全省仍处于前列,我州“抓产业,促就业,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减”的做法得到万勇副省长签批。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抓战“疫”保增收,多举措促进农产品销售。全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把农产品销售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来抓,组建农产品促销工作专班,既对内挖政策潜力,倡导干部职工带头消费扶贫;又对外拓消费市场,加大与杭州、北京、天津、国家部委、湖北省616对口帮扶等对口援助支持地区的对接力度;还优选线上平台,积极尝试新型线上营销模式,州领导、县市领导直播“带货”,助力推介带货营销,组织开展了“4.28”东湖茶叙两周年纪念、恩施硒茶斗茶赛暨“国际茶日”等系列活动。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全州农副产品销售总额超过70亿元,其中通过“扶贫832”平台、东西部扶贫协作、天津对口支援、网络媒体直播带货、百企千品进央企、扶贫村定点采购等方式销售恩施农产品超13亿元。

(二)抓服务促生产,着力农产品保供和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疫情期间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保供,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全州“菜篮子”供给和春耕生产。着力优化农业营商环境,出台《恩施州农业农村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联千企”服务农业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共协调发放支农支小贷款23.45亿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支持茶产业发展,州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茶叶营销宣传和市场拓展奖补,茶叶主产县市相继出台鲜叶收购、品牌营销、物流补贴等奖补政策,支持茶企开足马力生产。及时与金融部门对接,开发“硒茶贷”“抗疫兴茶贷”等金融产品,为650余家茶企发放贷款4.8亿元。截至目前,全州151家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94个茶叶生产加工主体全部复工,复工率达到100%。着力农业企业培植,完成2家国家级、163家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测审核,遴选推荐16个“小进规”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实行重点培植。

(三)抓特色促转型,夯实脱贫攻坚基础。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把做足“内功”作为立足点,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对现有产业整体提档升级,实施山地高效农业“一村一品+”行动,遴选推荐了16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州新增特色产业基地23万亩,全州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698万亩,人均2.2亩,覆盖2000多个村,带动20多万贫困户,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的比率达94%。统筹推进中央脱贫攻坚巡视“回头看”、国家成效考核反馈等各类问题整改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牵头整改的3个问题均已落实整改措施并整改完成。驻村“尖刀班”坚持“战疫”“战贫”两手抓两不误,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补短板强弱项,加强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帮扶,全力防止返贫致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四)抓项目促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我州产业品种、绿色发展、品牌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园布局等,组织开展35个课题调研,遴选专业机构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大项目谋划力度,今年围绕中央和省投资方向,谋划入库项目160个,总投资79.83亿元。积极向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农村部争取创建恩施土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正在实施中央、省投资项目29个,总投资4.98亿元,2020年新申报项目21个。加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9年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7个县市已完成2020年项目初步设计评审,即将开展招投标,年内可实现开工。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年内可竣工。

(五)抓试点促示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出台2020年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召开全州乡村振兴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制定恩施州乡村振兴考核办法,继续实施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新遴选2个州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并对2018、2019年度州、县乡村振兴建设试点开展调研评估和绩效评价。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新申报美丽乡村示范村102个、整治村384个。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全州范围内启动了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对全州农村公厕进行了持续消杀。深入开展乡村治理领域矛盾风险排查化解“百日攻坚”行动和乡村治理领域行业清源攻坚行动,共排查矛盾风险240起,已化解177起。

(六)抓治理促保护,持续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召开州政府常务会议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视频会专题研究部署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出台恩施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方案》;积极赴省农业农村厅汇报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争取专项资金2116万元,争取中央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650万元;完成“十四五”农村能源建设入库项目33个。截至6月底,全州共完成土壤酸化治理面积40.4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92%;完成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28.36万亩,占年度任务的51.1%;完成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业结构调整面积4.39万亩,占年度任务的44.2%。

(七)抓品牌促品质,大力推进全域绿色化生产。以“恩施硒茶”国家级品牌创建为抓手,打造恩施土豆、恩施黄牛、恩施黑猪等其他区域公共品牌,恩施土豆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标。以全国各地支援湖北为契机,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天津卫视、抖音等20余家媒体全方位宣传推介恩施硒茶等特色农产品,扩大恩施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组织编印《恩施州特色农产品目录》。持续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创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抽检样品241批次,合格率100%。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累计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37393张,上市农产品6365.9吨。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上半年,全州新增“三品一标”有效企业21家,总数达到165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7个,总数达到387个;认证种植面积293.3万亩、养殖160.3万头(羽)。

(八)抓推广促提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创新开展电商直播、病虫害防治等网络培训27期,及时指导农民开展春耕生产;重新遴选一批依托科研单位、涉农院校、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的培训基地。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工作,1188人通过初步审核及现场确认。大力推广“薯+玉+X”宽幅种植、“稻渔共生”、立体间作套种、优质双低油菜多功能开发、山地农业机械化等新技术新模式。组织开展水稻玉米等63个新品种区域试验、115个玉米新品种抗病性鉴定、103个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87个“两杂”种子品种抗逆性跟踪鉴定和24个蔬菜新品种引进筛选,制定了《薯玉豆宽幅生产技术规程》《恩施土豆生产技术规程》等一批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推广马铃薯、水稻、蔬菜、果树、茶叶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时发布马铃薯晚疫病、茶网蝽等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13期,促进农业生产高产高效。

(九)抓执法促规范,强化农业安全监管。统筹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恩施州农业化学投入品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全面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种子农药监督抽检,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经营问题18个,查处违法线索20余条,调处农资纠纷和投诉61起。紧盯4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长江流域巴东段等重点区域,紧抓渔船退捕上岸、退捕安置补偿、渔民转产转业、打击非法捕捞等重点工作,完成153条渔船上岸、拆解,已兑付安置资金1355万元。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及增殖放流工作,启动“恩施州渔政亮剑2020”和打击电毒炸鱼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开展渔政专项联合执法行动26次,日常巡河巡查145次,受理电毒炸网鱼等投诉举报134次,收缴销毁渔网、渔具等非法捕捞工具803台套,受理渔政案件25件,处罚违法者54人。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业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今年上半年,春季出现低温凌冻、冰雹、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夏季连续受暴雨洪涝等天气影响,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据统计,截止6月底,全州受灾农作物面积21万亩,成灾1.3万亩,绝收5.4万亩,预计经济损失1.47亿元,灾情重于去年。

(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面临挑战。今年,受疫情影响,由于农产品销路与农民务工出路这“两路”受阻,加之自然灾害影响严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缺乏新的增长支撑点,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疫情前期,茶企对茶叶市场行情分析过于保守,致使鲜叶收购价格普遍不高,茶农亩均收入同比降低10%左右。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挑战。受国际国内疫情影响,企业产品销售困难,周转资金不足,虽然国家和地方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扶危渡困的政策措施,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农业企业体量小、数量大,纳入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目录的极为有限,短期内,中小微农业企业受其资金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影响,不仅自身难以完全恢复生产经营常态,还对相关产业带来连锁式冲击,甚至对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传导效应。受出口影响,夏秋茶尤其是大宗茶市场行情依然不明朗。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半年,紧盯全年三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以谋项目、强产业、促增收为重点,查漏补缺、倒排时间,再加力度、再添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努力实现创先争优目标。

(一)进一步加大乡村产业发展力度。持续推进“一村一品+”山地高效农业,出台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疫后重振加快转型的具体措施,着力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全州中药材产业大起底、大调研。筹备召开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暨产业扶贫现场会。继续举全局之力支持配合红太阳徕福硒业国际富硒数字产业园在恩施落地建设。

(二)进一步加大农业项目谋划建设力度。启动恩施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谋划储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创建争取力度,着力推进整州创建恩施土豆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大力推进2019、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力度。加强州县两级乡村振兴试点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整治村建设督办。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四)进一步加大农产品销售力度。继续加大恩施硒茶、恩施土豆、恩施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持续推进农产品促销工作。推进“恩施玉露”“利川红”2个品牌授权扩增及2家品牌形象店(武汉店)建设,重点抓好夏秋茶的生产、销售,着力开拓武汉茶叶市场,组团参加上海茶博会,对营销业绩靠前的茶企实施综合奖补,激励企业激发活力,力争春茶损失通过夏秋茶弥补起来。

(五)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力度。进一步加强秋粮田间管理,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作物田间管理,全力防治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力保粮食丰收。进一步加强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测和防控,坚决打赢草地贪夜蛾防控攻坚战。

(六)进一步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推进耕地土壤污染治理。推进《恩施州农业生产化学投入品管理办法》贯彻实施,持续开展“恩施州渔政亮剑2020”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和长江禁捕退捕工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