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市牒吴村:文化缔造美丽乡村
中国文化报驻陕西记者任学武报道:走进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牒吴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道路,一座座错落有致的亮丽院落,以及农家院墙上那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民俗典故……“这几年,村民富了,村庄美了,乡风文明也提升了。”牒吴村党支部书记孟克俭说。
孟克俭自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牒吴村村委会,是牒吴村旧貌换新颜的见证者。孟克俭说,该村利用天然优势,全力打造“中国葡萄之乡”,并依托“三贤故里”的文化资源,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硬化了村巷道,建设了村民活动广场和公园,策划实施了关中文化博物苑项目。通过鼓励发展农耕体验园、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吃、住、玩一体化的服务格局,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村庄美了,村民富了,牒吴村两委会决定修建村史馆,让村民充分了解牒吴的发展历史。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人大主席王勇说,通过入户走访收集和村民们自发贡献,先后收集反映农耕文化的老物件300余件。2015年初,牒吴村村史馆一经投入使用,就成为村民日常必去的“网红馆”。“有事没事带娃看看,给小娃们讲讲,挺好的。”村民王大姐说。“村史馆就像一个纽带,让村民享受美丽环境的同时,从内心深处把对故乡的热爱和认同建立起来,从而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孟克俭说,以建村史馆为契机,牒吴村还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从简,并投资180万元建设牒吴村文化活动广场,绘制文化墙180平方米,定期举办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引导全村形成敬老孝亲的文明乡风。
“村容村貌变好,村里文化活动更加活跃了,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广场舞队、自乐班等各类民间文化团体,全镇基本实现了文化活动无盲区。”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文体中心主任邵丰收说。村民老吴也很感慨,现在村里好去处越来越多:室外有文体活动中心、篮球场、健身设施;室内有文化中心,可以看书、打乒乓球;饭后还能到文化公园、博物馆里散散步,这样的生活真让人惬意。
在牒吴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记者遇见村民口中的“我们村的‘文化部长’”——文化管理员牒新江。67岁的老牒话不多,见人就憨憨笑,看着格外朴实。多年来,在热心老牒的精心管理下,牒吴村农家书屋2500多册藏书没有出现一例丢失、损坏情况,2017年还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对牒吴村村民学科学、用科学、发家致富起了很大作用。
“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的道德意识,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渭南市临渭区文广局副局长魏永辉说,我们就是要通过典型培树、示范引领等形式,大力弘扬真善美,提高群众思想认识,以良好的家风带乡风、促作风、树新风。他透露,将于今年5月底竣工的国学馆,能让这个美丽的乡村更加迷人。
河南宝丰县大黄庄村:小魔术繁荣乡村振兴的大舞台
中国文化报驻河南记者陈关超报道:初春时节,行走在宝丰县赵庄镇大黄庄村水塘边,花香四溢,油菜花、杨柳与水塘相映成趣,人们漫步村中,尽享春的气息。魔术小微企业园沿宝赵路大黄段两侧一字排开,包括魔术演艺、道具研发、灯光音响销售、网络购物、物流运输、餐饮服务等众多产业形态聚集其中,琳琅满目。
大黄庄村是个神奇的平原乡村:全村人口2231人,从事魔术演艺及相关产业的就有930多人。村子不近县城,不临要道,每天却有一车车的小商品和图书货物发往全国,远达边境。
究竟什么“魔力”让大黄庄村与众不同?记者了解到,近10年来,该村靠着老祖宗留下的魔术手艺一步步发展壮大,独创了“魔术演艺+销售”模式,通过魔术产业带动了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图书批发市场等特色产业,辐射带动13万多人从业,年经济收入达到15亿元,图书批发年销售额达4.5亿元以上。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大黄玩魔术,人人有一手。”这句顺口溜描述的即是闻名遐迩的“魔术村”大黄庄村,魔术是该村致富的“敲门砖”。1992年,19岁的大黄庄村村民马豹子组建了村魔术表演队,走南闯北外出“淘金”。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2003年传统魔术表演市场行情急转直下,耍绝活遇到了卖票难,演出团队出去一趟赔本一回。
2009年,马豹子通过竞选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门票不好卖,能不能以免费看魔术的形式推销小商品?”2011年,他有了新主意:请观众免费看演出,靠卖货挣钱。于是,村里组建的小演艺团拉上一车无烟锅去了江西。第一晚,只卖出7口锅,算算赔了本。大家反思后改台风,销量卖到16口、20口……最高卖了90多口,一车货卖完,净赚了1万多元。村民马松义是个演魔术多年的“老把戏”,在湖北孝感、安徽芜湖、浙江台州的一些乡镇“最吃香”,他的演出常常爆满,演出车上满满的小商品也总是成为当地的“爆款”。
“不卖门票卖产品”,大黄庄村村民从“魔术演艺+销售”模式中尝到了甜头,逐渐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面包车经济”。据了解,最多时有2800台来自大黄庄村的流动舞台车载着魔术演出团,3.7万台面包车载着日用百货、图书奇石,行驶在祖国的天南地北。从此,大黄庄村由 “魔术村”摇身变成了小商品集散地。
如今,用魔术搭台的方式,大黄庄村建起了全国最大的农村图书市场。每天,来自国内20多家出版社的图书被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再搭乘上千台流动舞台车销往全国各地,平均日销售量超过4万册,旺季时能达到10万册。除了图书销售,大黄庄村的流动舞台车还搭售魔术道具、演出服装、日用百货、餐厨刀具等物品。
马豹子新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该村投资1700万元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中原魔术文化演艺馆,集魔术演艺、展示、培训、研发、创作为一体。今年4月,该村电商平台“第一街”将上线运营,标志着该村传统销售模式转型升级,“魔术+营销”文化新业态使魔术道具、泥河童鞋、袁庄酱菜等本地特色产品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正在规划设计的大黄村至周营村的“魔术文化旅游线路”将观光旅游与魔术元素相互融合,实施“魔幻乡村游”……
夜色中的大黄庄村灯火璀璨,中原魔术文化演艺馆、大黄牌楼、商贸街、魔力广场等霓虹闪烁。崭新的农家别墅,宽敞的文化广场,红火的家庭工厂,让人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曙光。“说文化自信,大黄庄村就找到了文化自信。”宝丰县委书记张庆一颇为自豪地说。
四川蒲江县明月村:“农创+文创”的乡村致富经
中国文化报驻四川记者王雪娟 付远书报道:这几天,为了明月春笋的上线,对接平台、策划文案、拍摄……蒲江县明月村项目组负责人陈奇忙得不亦乐乎。几年走过来,她深刻感受到文化振兴给村民带来的深远影响。明月村近年来的变化,正是乡村振兴的现实写照。短短几年时间,这个6.78平方公里的村落,依托“农创+文创”的发展思路,从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拥有45个文创项目,100余名艺术家、设计师进驻的新农村。生活与产业融合成美学的发展理念,为推动全国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出独特的“明月村模式”。
2014年,明月村依托村内4口老窑,正式启动“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并以“政府搭台、公益助推、文创撬动、产业支撑、旅游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模式引进多个文创项目和艺术设施。但与一些地方单纯吸引艺术家入驻不同,该村引进的文创项目必须要跟当地的农业、手工业结合。为让艺术家和村民有效融合、共建共享,陈奇在新村民入驻之初,就和他们“约法三章”:新村民要常驻;工作室要常态化免费开放;公益培训要定期开展。原住村民则以文创院落房东、文创项目员工、旅游合作社成员、旅游从业者等身份参与到明月村的整体建设发展中。
久而久之,艺术家们通过对明月村历史文脉和传统手工艺进行挖掘、研究与发扬,发现文化遗产的价值,向村民提供陶艺、篆刻、染织、乡村院落改造、大地景观营造等培训,使原住民认识到自然的乡村环境、生态的物产、传统的手工艺,还有古朴的民居、清新的空气、健康的食物都极具价值。在潜移默化中,村民的文明素质、道德素质等逐步提升,原住民与新村民也更加和谐相融。艺术家在租赁改造农民散居院落的同时,也将审美意识传递给了村民,原住村民不再一味钟情于小洋楼,在水电气方便的同时,改造起旧院落,捡起老手艺,恢复了房子的古朴面貌。
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村里的公共文化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依托新建的明月村文化艺术中心,蒲江县文体旅局引进了3+2读书荟、爱思青年、i20、夏寂书院四家社会公益组织,定期开展“明月讲堂”“明月画室”“明月夜校”等常态公益文化活动。
明月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原来村民收入很低,现在思维的变革带来可观的效益。据统计,明月村2015年至2017年共引进项目41个,带动村民创业项目26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仅2017年就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了从市级贫困村到文创旅游收入达8000多万元的富裕村的转变。据陈奇透露,2018年明月村将实现3亿元投资,完成40个中心项目,待剧场、民宿、餐饮等设施齐全后,每年预计将会有30万游客,整个文创旅游的收入还会持续提升。
84岁的张崇明从16岁开始在明月村制陶,主要烧制土碗、土花盆、泡菜坛子等传统陶瓷产品,一个产品几元钱。“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启动后,明月窑开始以纯手工制作和天然矿物釉为特色,开发出多样化的茶具、餐具等与现代人生活相关联的瓷器。于是,张崇明也顺势成了项目的“宝贝”,被邀请参与明月窑的研发和教学。“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发现了我们忽视的遗产的价值,也通过艺术家的思维开阔了村民的发展思路。”明月村村委会主任吴俊江说,村里发展文创,引发了在外村民和大学生的返乡热潮,他们或出租闲置院落,或成为文创项目员工,或自营餐饮、民宿、传统手工艺等项目,都获得了不错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