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童年,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开始,感受人生的发端;童年记忆刀刻斧劈,童年岁月快乐无限。随着年龄由小变大,烦恼增加不由自主,随着“wg”风暴四起,大山深处亦受波及。
一
喀什河畔的生活,总是那么有趣多味。只要有空,我们就三五结伙地忙乎着,大家互相交流,干着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养鸽子,就是其中一件。那时没有人家养信鸽赛鸽之类,只在小画书上看到信鸽送信的故事。我们养鸽子就是自己到河岸边,山崖上去掏野鸽子窝,把小鸽子拿回来喂养。
养鸽子,首先要有鸽笼。我们就自己编鸽笼,这个活既要点“技术”还要“设计”,有一定难度,这项工作我一个人干。先到门前山坡树林中,砍来笔直的小灌木枝条,剥皮晾干;找下矿井采煤放炮的叔叔要来用过的彩线雷管线,再找两根桦木棍弯成“∩”形,把晾干后的直木棍一根一根按三厘米间距,用彩线捆扎在桦木骨架上;笼底下捆上横梁,架上直棍,侧面留下两根小棍可以抽插,作为小门,在笼外绑上鸽食盒与饮水瓶,顶上再编一个提手,鸽笼就做成了。
该掏鸽子窝了,每次去掏鸽子,都是二哥和我,带上大弟弟去。二哥肩上斜挎一卷从马号借来的粗麻绳,我提一个篮子或纸箱,弟弟空着手;路上不能让他太累,到掏鸽子时弟弟要承担重任。兄弟仨兴致勃勃,沿着依山伴水的简易公路,连玩带闹地奔向大桥(尼勒克县种蜂场横跨喀什河的木质大桥,距离厂部约五、六公里)西边。
一路风景如画,山上是墨绿的云杉和青翠的胡杨白桦,路边是涛声隆隆的喀什河;公路两侧长满各种密匝匝的灌木丛,里面就是山中孩子按季采食野果的乐园。我们的目标是冬窝子山坡上的三个大土坑。为什么绿草如茵的山坡上兀然三个大坑?据说那是大炼钢铁时挖得炼铁窑,有四、五米深,坑壁上风化出很多孔洞,鸽子、杜鹃、斑鸠等鸟类就在里面做窝。
隔河遥望塔尔墩沟
到了大土坑后,二哥把粗麻绳捆到弟弟腰上,我把篮子递到弟弟手中,二哥和我用绳子把弟弟吊着放入洞中,我们在上面紧紧拽着麻绳。掏好小鸽子后,我俩再把弟弟拉上来。有时能掏上,有时掏不上。我们又到河岸边,顺着河岸往下扔石头,看有没有鸽子飞起来,如有鸽子飞出,就有鸽子窝。我们又把提着篮子的弟弟用绳子吊着放到石崖下,掏上小鸽子后,我和二哥再把他拉上来。岸边石崖几十米高,崖下就是波涛汹涌的喀什河,两个哥哥玩惊险,也不想想万一把弟弟掉下去咋办?万一从土洞里掏出蛇怎么办?当时三兄弟就这么开心傻玩。这一切要是让妈妈知道,估计打断两个哥哥腿的念头都有。现在回忆书写这一段,我都心有余悸。那时年少无知太大胆,现在想想真后怕。
我们把刚出蛋壳,还未睁眼的小鸽子掏回来,把玉米糁子含在嘴中,模仿鸽妈妈喂小鸽的方式,让小鸽把头伸入口中掏食。小鸽再大点,睁眼长毛了,再把玉米糁子放在手掌心,攥成空心拳让小鸽掏食。口中学着母鸽“咕噜咕噜”的叫声,既不怕脏,也不嫌烦,更没听说过禽流感。把小鸽养到扇动翅膀,跃跃欲试准备起飞时,从纸箱转移进编制好的鸽笼。我们试图把野鸽训养成家鸽,让它绕着房屋飞翔。为了让鸽子记住家的方向,我们把鸽笼挂在门前做饭的棚子上,用红布做上显眼的标记。等到我们认为鸽子可能已养家了,就把翅膀羽毛剪掉一些,把鸽子放出来试试看。结果是一出笼就飞到其他屋顶,等我们跑去又撒食又“咕噜咕噜”往回诱唤,鸽子虽被剪短了翅膀,仍越飞越远,全飞走了。我们不死心,再去掏鸽窝,再从小认真养到大,把翅膀剪得更短,仍是只要放出笼就再不回来,始终也没能把野鸽训养成家鸽。通过喂养小鸽子,知道鸽妈妈的不易。小鸽吃食,是把头直接伸进鸽妈妈的口中掏食,鸽子虽小,但掏食的劲很大,鸽妈妈不断呕出经过消化的鸽乳,供小鸽掏食,忍受了很大痛苦。我们用口含食物喂小鸽有此种体会。现在想想,我们儿时为了好玩,掏鸽窝养小鸽,都是干扰鸟类自然生长的不当行为。
二
养兔子是我们的一大共同爱好,山沟中兔子的食物太丰富了。我家在河边住时,兔子可直接放养在门前的草地上。但用卵石垒砌的兔窝不太适应兔子生活,因地下是沙石滩,兔子不容易打洞。我们就在兔窝一角放个木箱或背篓筐子,母兔在里面做窝生崽。我家搬到台坡上后,我和二哥在房前设计了半坑半墙的兔窝;先在地面挖两个深一米左右的长方形土坑,中间打一圆洞,联通两坑。再用一个木头轱辘的鸡公车(独轮车),我在前头拉,二哥在后面推,一车车运来土块。在挖好的土坑上,沿四周再砌半米高的矮墙,搭上木棍,铺上树枝杂草,然后上房泥。后面一间留个天窗,是兔子睡觉生小兔的住所;前面一间半敞篷,是兔子活动吃食的场地。每天清扫,干净清爽,这才是比较满意的兔圈。爱养兔的同学们纷纷参观效仿。我们每天去拔最鲜嫩的奶浆草,为兔子准备最好的食料。这一切都不需要大人催管,是我们自己的爱好,干得主动热心,快乐舒畅。
同学们经常互相交流,你家有花兔,我家有白兔,他家有安格拉长毛兔,知道的一清二楚,提前说好,互通有无。兔子繁殖很快,开春后母兔每月产一窝兔崽,经常有可爱的小兔在不经意间出窝。每当看到毛绒绒的小兔精灵般探头探脑从洞口出来,我们都高兴的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我常抱着自己的小兔去交换不同毛色不同品种的小兔。有个爱养兔的同学,因妹妹太小,妈妈常安排他在家看妹妹。我们约他到坡下河坝边去看兔子,他要看妹妹,又急着想跟我们跑,咋办?他让我们等一会儿。这位同学不知跟谁学的,赶紧抱着妹妹迎着阳光坐在太阳下晒;阳光照得妹妹睁不开眼,一会儿就睡着了。他立即把妹妹放家中睡觉,然后大家一起跑去换兔子。有时耽误时间长,妹妹醒后摔下床,大人回来就是一顿收拾。然而过几天又故伎重演,把妹妹晒睡着后仍然跑出去玩。我们当时就是这么淘啊。
有一天上学,听说家住大桥边的邓老六(邓绪文)家养得一头小白猪还未到出栏时间,竟然生出一窝背上有竖杠,满身长满斑点的像梅花鹿一样的小花猪。大人们都觉得很蹊跷,我们就跑到大桥去看花猪娃。
那时不论公家还是私人养猪,都要一年以上才能长成屠宰。那年代人们不知什么是生长素添加剂,不像现在猪养四、五个月就出栏。邓老六家养得这头猪,既没伙伴又无邻居,怎么生了一窝稀罕的棕色花猪娃呢,难道会无性繁殖吗?经过大人们“研判分析”,认为是养在“闺房”的小家猪暗藏思春心事,向外悄悄散发荷尔蒙气息,吸引了行走山野的强壮“二师兄”;随风潜入夜,越墙入“闺房”,幽会“密接”后,“收枪”遁山岭。山野“二师兄”色胆包天,到主家门前肆无忌惮地偷情。像当代“渣男”一样,把指责与负担全留给深闺中的小家猪,可恶至极。
无独有偶,有样学样。家猪生下花猪崽的趣传刚刚过去,邓老六家养得家兔又生出了灰棕色小兔。主家更惊奇,谁干得?原来是山野中的野兔,觉得“二师兄”能越墙会“美猪”,自己为啥不能闯进兔窝去传情?“闯入者”战败了家中“兔丈夫”,强行与母兔媾合后扬长而去。家兔丈夫遍体鳞伤垂头丧气,事情真相大白。母兔产下了基因强壮的杂交小兔,外观就比其它小兔机灵,生长迅速。我们都拿着自家小兔到邓老六家换杂交灰棕兔。邓老八(邓绪文小弟弟)把小兔看得像宝贝一样,不经他同意,谁都别想抓走。我们千方百计哄小八高兴,才能换到灰棕兔。
“家花结野果”,按现在的养殖模式,这是求之不得提高肉质,改良品种导入优质基因的好事,多多益善。但在那时仅是一段闲聊趣闻,无人就地开发利用便利优势资源。
三
焦炭厂的孩子,经常参加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抓鱼。男生几乎人人都参与过,很多女生也挽裤扛网,外出抓鱼。二队有位吴姓姑娘,就是女生捕鱼能手;她撑网或拿捣棍赶鱼都会干,每次父女俩出动,总是满载而归。我痴迷喀什河边钓鱼,在《惊魂过往皆笑谈》中写过一段,在此不赘述。今天回忆山沟小河抓鱼故事。
焦炭厂的各条山沟小河都能抓到鱼。记得厂部职工食堂要改善伙食,就派几个年轻人,赶一辆槽子车(两匹马拉的木轮铁箍四轮马车),到伐木队上面的山沟小河去抓鱼。一两天后,马车就会拉着用麻袋装的一车鱼回来。山中冷水鱼不长鳞,都是一公斤左右的大鱼。收拾起来很方便,开膛破肚后一切两段或三段,拌面糊下油锅炸,然后放蒸笼蒸熟,打饭时,每人两块,鱼香四溢。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从厂部到一队山坡上,去贺德全家,马秀英家,王月乔家玩。一队房子是顺山坡挖得地窝子,上排房的门前,就是下排房的屋顶,像往后斜躺的楼房一样挖了三、四排地窝子。一队食堂早先就在小河旁的山坡上,下边小桥过来往南就进水磨沟。一队同学带我们用挑煤的簸箕筐下河抓鱼,竟然也能抓到小鱼。那时很多人家都有捞网,抓鱼很方便,一般两人就可抓鱼。自家两人或邻居一约就出发,下午就背着成筐成袋的鱼回来。一队山坡上,好多人家门口都挂着一串串鱼晾晒。因为一队就在水磨沟口,进山抓鱼近水楼台;另一鱼点:沟中小河瀑布样跌入喀什河的入河口,鱼很多,用网捞鱼几乎每网不空。但此处石滑浪大很危险。
隔河遥望二队无烟煤沟
我和大哥二哥抓过几次鱼,都是借人家鱼网,很难为情。我得想法做个鱼网。到山坡上砍了一根笔直的鱼网把和一根捣鱼杆,拿回来剝皮晾干。借来一只“飞机头”式铁推刨,将两根木杆刨削到粗细合适,又用碎玻璃片刮,用纱纸打磨到圆润滑溜顺手;再选找一根桦木棍,窝成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圈,中间横架一根木棍,将木把固定在横木中间与木圈两头交接处,网织好后绑扎在圆木圈上,一个捞鱼网就做成了。
我已完成了前两步,下剩的关键就是织网了。我家后面有位姓周的阿姨,她母亲经常过来和我妈妈唠家常,看我忙忙碌碌的,就问:“小家伙,你一天忙乎啥?”我说“周姥姥,我在做鱼网。”“你会编网吗?”“不会。”“傻小子,你咋不问姥姥呢?姥姥是海边长大的,织了一辈子网。你等着,我给你拿个好东西。”周姥姥起身回家了,一会儿给我拿来一个用得油光发亮的小梭子,和像小直尺一样的一块竹板,两样织鱼网的专用工具。“来,我教你织网。傻小子,早说早给你织好了。”真是真人不露相呀。周姥姥山东人,直人快语热心肠;半大脚,黑鞋黑裤打绑腿,干净利落。姥姥把我早准备好的棉线绳,穿绕到梭子上,随手找个地方拴根绳圈,就像姑娘婶子们织毛衣一样,开始起头织网,小竹板的宽窄就是网眼的大小尺度。周姥姥先按鱼网的大小起好头,然后梭子带线绕竹板在上层网眼穿结,一圈圈转着织,网就一层层增长。我很快就学会了。不足一周,在周姥姥的技术指导下,鱼网织成了。讲究的人织好网后要用猪血浸泡,说是沥水。我们找不到猪血,也等不及,就那么把鱼网用线绳密密地绑扎在网圈上,崭新的鱼网做好了,可以用自己的网捞鱼了,太开心。
捞鱼网 李新茂摄
焦炭厂从西往东依次有冬窝子沟,水磨沟,二队无烟煤沟,三队新巷道沟,塔尔墩沟,伐木队沟,共有大小6条沟。冬窝子沟和新巷道沟水小鱼少,人们一般主要在水磨沟和无烟煤沟就近打鱼,其他地方虽然鱼多但路程较远。
我的新网做好了,本想进水磨沟打鱼,据说那天已有两波人先去了。大哥二哥带上我,向较远的冬窝子沟进发。冬窝子沟大约只有一水桶多的水流量,但新网试水,我们兴致极高。我背一个面口袋装鱼,他俩一个掌网,一个拿捣杆捅赶,每网都有鱼,但黑不溜秋又丑又小的狗鱼多,白条等大鱼较少。狗鱼我当即就甩进水中了,那么难看,还满嘴长满胡子。在大河中钓得茶缸粗得大鱼,才左右各长一根胡子。我们继续往里走,收获还是不大。临近中午,正在失去信心时,沟边一个小水窝,打一网试试,没有就撤退。没想到这一网,一下提起来有一脸盆多鱼,每条都有四、五百克的黑脊背棒棒鱼,一网装了半面袋。兄弟仨凯旋而归。
有了自己的新网,一到星期天,我就撺掇大哥二哥去抓鱼,二哥此时已参加工作。我们仨又到水磨沟去抓过一次鱼,收获不小。大哥二哥用捣鱼杆抬着装鱼口袋回来的,邻居们大家分享,一个姓孔的邻居一下就端走了半脸盆鱼。其实我们并不十分喜欢吃鱼,母亲也不太会做鱼。抓鱼就是为了开心好玩。这次还抓了一窝小黄鸭,我精细喂养了一周,天天扛网到河边捞毛笔头大的小鱼回来喂养黄鸭,还是一只也没养活。母亲训我,以后再别抓小鸟小鸭,残害性命,我默声挨着。
四
此后,大哥二哥都忙各自的工作,虽然有鱼网了,他俩再也没和我去抓过鱼。我就独自钓鱼,平时把鱼钩鱼线绕好装在衣服口袋。下课后或星期天,在青草中石头下翻捡几条蚯蚓就去钓鱼。
有一次和刘建华约好到塔尔墩沟去钓鱼。很远,离厂部差不多有八、九公里路。我星期六午饭后就出发。上了鹿场大坡,恰巧遇到李中医老伴(李百军母亲)一个人背了两个包往新巷道走,她刚从团部回来。我正好与她同路,刘建华家就住新巷道。我帮阿姨背着两个包,一直送到家中。放下包转身出门时,阿姨拉住我说什么都不让走。她说话上海口音很重,我听不太懂,阿姨反复说才听明白,一定要让我吃碗面才能走。阿姨在炉子边迅速捅火架锅,煮了一碗挂面,还打了两个鸡蛋。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吃挂面。
阿姨原是团卫生队药房调剂,叔叔是中医,不知何故下放到焦炭厂劳动。他家只有一个孩子,条件好一些。其他人家孩子哪见过挂面,现在想起这碗挂面仍口有余香。
吃了一碗鸡蛋挂面,腹中饱满精神倍增。叫上刘建华立即出发,到塔尔墩沟还要走几公里呢。已经半下午了,我俩在山花浪漫绿草过膝的原野上心情舒畅地戏耍追逐,很快到了塔尔墩沟。在河边灌木丛中随便折了一根柳树棍,绑上鱼线,就地翻找几条蚯蚓,开始钓鱼。这里上鱼太快了,鱼钩刚放入水中,还未找到人坐的东西,鱼就咬钩了。一拉一条,换蚯蚓再下钩,竟然一次两条三条的上鱼。一般一条鱼线拴三个钩,但一次上三条鱼的机率很少。这条山沟小河中鱼真多,太过瘾了,太约一个小时左右,我一个人钓了30多条,每条都是三、四百克的白条鱼。刘建华钓了20多条。时间不早了,我俩找根木棍,抬着长长的鱼串返回家中。刘建华妈妈也不太会做鱼,切段清炖,大碗吃鱼,再配点饼子就是晚餐。
至于鱼送给邻居分享还是怎么处理,我们就不管了。我们关心的是下次啥时再去钓鱼。
电站引水渠,李新茂摄
此后塔尔墩沟就是我们的钓鱼根据地,每次去钓鱼,不带捞网,只带鱼钩,人很轻松。天高地阔,蓝宝石般碧蓝的天空,静挂着洁白的棉花糖一样的巨大云朵,平原草地和绿草茂盛的山坡上,牛群或卧或立,微合双眼养神静思;羊群似走似停,在百花丛中悠然任意云游。什么是岁月静好,天蓝地绿物静人和,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每次去钓鱼,就是在这样如画如诗的环境中穿行。不过在如画的草原上,经常会踩着稀洼洼的牛粪,弄得脚下一个“刺溜”滑好远。
我们去钓鱼时,口袋中带着火柴,撕张废作业本包点盐。肚子饿时,就捡点干树枝烧堆火,用小刀剖几条小点的鱼,肚子里洒点盐,用宽阔的大黄叶把鱼裹住,放入火堆中烧;等绿叶变黄烧焦,剝开大黄叶,带着草香味的绿叶焖烧鱼就可以吃了。脚下溪水潺潺,身边柳荫婆娑,眼望蓝天白云,口中原味烧烤,就差一瓶勾魂的“小老窖”。但那个时代我们既不懂浪漫也不懂欣赏,更无现在的闲情逸致,什么都不懂,就知道用绿叶烧鱼解决中午肚子饿的问题。
我们去塔尔墩沟钓过很多次鱼,都是收获满满。有一次我和刘建华正在沟口小河钓鱼,有个姓钟的师傅和另一人抬着半麻袋鱼从伐木队回来。看我们在这钓了不少鱼,他俩非要在我们钓鱼的地方打几网。刘建华要先看看麻袋里的鱼,他们打开麻袋让我们看,里面全是大鱼,刘建华捡大的拿了一条。他们放下麻袋乱捣胡捅的架网捞鱼,我们没法钓鱼了。就看他们网鱼吧,出手不凡,捞几网收获不少,其中还捞出一条遍体鳞伤的大鱼,那可能是多次逃过被捞捕的大鱼。他们心满意足要走了,我们无法钓鱼了。他们还没忘记问刘建华要那条大鱼。刘建华说他们破坏了我们钓鱼了,这条鱼不给了。钟师傅要从刘建华手中抢鱼,刘建华用手使劲挤鱼肚子,一下熛了钟师傅一身鱼籽。他两人气得抬着麻袋走了,大鱼也不要了。我们随后也提着鱼回来了。
冬日喀什河李新茂摄
家住新巷道的同学廖华平他们也经常去塔尔墩沟钓鱼,每次也是满载而归。
有位同学爸爸赶马车去伐木队拉木头,他既没鱼网也没鱼钩,抓鱼更简单,把脚上穿得长筒雨靴脱下来,轻轻地放入水中,等鱼游入雨靴后提起来,就抓一条胳膊粗的大鱼,他屡试不爽,还向同行者推广经验。
五
焦炭厂小学负责人肖开宇调走后,调来张伯根老师任学校负责人。张老师和潘老师搭班工作,张老师教我们班数学,潘柏龙老师教语文任班主任。五年级上学期即将结束时,领导不让潘老师教书了。张伯根老师任班主任,继续教数学,我们班的语文课就再没好好上过,随便来个老师应付一下,我们都记不住有几位老师代课教语文。
记得有一次张伯根老师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有一道题我没做对;第二天作业本拿回来,我订正完错题,在后面加了一句断章取义的话“老师应该诲人不倦”。作业本又交回老师了。老师就是老师。张老师在作业本上不动声色地写了一句“学生应该学而不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看你还耍贫。我把尴尬悄悄咽到了肚里。如今和老师在电话中聊起此事,老师早已淡忘,学生却刻骨铭心牢记了半个多世纪,还将记至永远。
我们六年级时就没正规课本了,学领䄂著作背领袖语录,安排我们走出校门宣传领袖思想。每天职工开饭时,我们就轮流值班,到一队、厂部两个食堂的打饭窗口,让来打饭的大人背一段领袖语录,然后才能打饭。弄得大人们烦恼不堪又不敢有怨言。
张伯根老师沉稳老练,语言不多,脾气温和,处理问题缜密周到。学校接连调走了几位有经验的老师,又先后新调来几位刚入行的年轻老师。工作生活都需要张伯根老师指导管理。他对新老师在工作上帮,生活上管,让他们在山沟中安下心来投入工作。张老师带领学校老师们坚持上课,组织学生学军学工学农,请厂警卫排长带学生参加军训;老师们带学生上山种土豆等劳动锻炼。
我们六年级时,厂部又在“Z”形上坡台梯下建了两栋教室,我们从后面的高厂房教室搬入了新教室上课。不管怎样管理,因为没有课本,教学受到严重影响。老师学生都放松了,玩得时候多,学得东西少。团子校已基本不上课,高年级学生胆大的出去串连了,胆小的回家来了;带着我们同学中爱跳舞的,在坡上胡杨树下,唱歌跳舞排节目去了。我们就上山掏鸟下河钓鱼,开春季节跟着母亲满山跑着挖药。荒废了学习,锻炼了筋骨。
张伯根老师与同在焦炭厂小学工作的武汉支边青年程启芝老师,在喀什河畔成家立业,1969年又到二队负责创建学校。夫妻二人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1974年,张老师夫妇调团中学任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张老师夫妇先调武汉工作,后又调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教书,张老师一直在三尺讲台奉献至退休。2010年盛夏,有一天我正在团办公楼门厅值班,突然看到张伯根老师步入大厅;我一声“张老师”,张老师稍微一怔,继而双方惊喜不已。我陪张老师看望了阎志博与田玉荣老师。老友相见,双手紧握热泪盈眶;遗憾的是张老师时间紧迫,匆匆见了重要朋友后就走了,饭都没吃一顿。
2010年7月,张老师全家回到奉献过青春年华的团场故地重游,在二矿看望曾住过的老屋,与邻居老友合影。左起:赵桂华、王春娣、王苏新、程启芝老师、张伯根老师、张老师儿子张剑(身体有恙)、张老师女儿张欣。摄影张老师外孙女。
前面提到的徐中鹏老师,因调走太早,很多同学因岁月风尘淡忘了老师印象,我却把徐老师记得牢牢的。近期通过张柏根老师联系到徐老师,我和徐中鹏老师通了电话。了解到徐老师曾考入上海医科大学,遗憾的是他医科大学未上完就支边来新疆了。我俩在电话中提到上海斜土路,双方都很激动,因医科大位于斜土路,他在那上过学,我在那求过医。徐老师从焦炭厂学校调走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调到湖南长沙,在一所中学任高中语文教师,一直工作至退休。现在长沙安享晚年。很多同学都记得一次麻雀飞进教室,和同学们一起抓过麻雀的徐老师。
徐中鹏老师
焦炭厂是军管单位,不让搞“WG”运动。但政治第一,兴风作浪狂躁激进者大有其人。我们看到职工们开批判会,揪斗“坏人”,有一个转业军人和支边青年自以为根红苗正,开批判会联手打人,可恶的逼迫一人投了河。疯狂一定会受到报应与惩罚,有时可能会来得稍晚一些,但一定会到。他们狂暴打人时,我们还是躲在远处偷窥的半大孩子,没想到三、四年后,我在团警卫班工作,就是由我和另一位同事,把这两个打人的“熟人”依法押送到皮里青煤矿劳改队服刑。
喀什河水波涌浪翻
岸边故事意真情满
隔河遥望新巷道沟
故事未完,请候第六集
相片除署名外
均由刘建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