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
有这么一群人
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
每一个季节的劳作
都是最伟大的劳动
让我们一起向三农工作者致敬
你们辛苦了!
“乡村振兴”新农人
谋天时与地利之便,以万物为原材,以活天下人为使命,堪当此大任者,便是农民。
中原熟 天下足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扶垄黄。
五一前后,北方小麦陆续进入灌浆期,有着“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省唐河县,百万亩小麦再过一个月就要迎来收获。家住桐河乡的王莹拥有20亩麦田,打小就跟着家里种田,记忆里让她印象最深的便是麦田发黄,麦穗发白的景象。长大后她才知道这叫小麦根腐病,小麦根腐病在小麦全生育期都可能发生,苗期会出现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枯死、叶枯和穗枯,前几年王莹麦地时常被根腐病困扰,亩产700多斤让她一筹莫展。
辛勤耕耘只为收获,5年前王莹听专家建议,尝试从土壤改良入手,减少化肥用量,增加生物肥、有机肥施用量改良土壤,这让她的麦田渐渐得到改变,如今她的麦田亩产年年稳定在1500斤左右,不仅得到街坊邻里认可,还经常被大伙选为示范观摩田,让更多麦农参观学习。
王莹也从一位小麦种植户摇身一变,成了当地种麦小能手,谁家种麦遇难题找她准没错。为此她还专门在乡镇上开了一家农资店,将自己试验效果不错的种肥药放在店里,配合小麦高产种植方案推广给更多麦农,帮助大家增产增收。
小麦种植户 王莹
不负农时 播种希望
王莹的故事代表了祖国亿万大地农人的缩影。守粮田、保粮安,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农民朋友的劳动节过得格外充实。水稻田里拖拉机耙地拉平,大田里播种机忙着播下“希望”,大豆种植万事俱备只待下种……
俺们哪有时间过节,看天气预报一天比一天好,正是插秧天!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吉连屯的水稻种植户李晓东在采访中说道。此刻李晓东正在“寄秧苗”,赶在五一前后提前把秧苗放在地里让它们适应环境,锻炼两天苗会更硬实。
3月末育苗,4月出小苗,五一赶农时插秧,李晓东说:和往年一样,农时一天没耽误。在这片中国北方水稻主产区,李晓东的20晌水稻田通过科学管理去年收获220余吨粮,再现“北方鱼米之乡”这也是劳动人民最自豪的事儿。
你误地一时,地误你一年。五一劳动节亿万农民依然在田地间辛劳耕作,他们懂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所有内涵...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吉连屯水稻种植户 李晓东
李晓东(中)
“大地行者”为农忙
三农广阔天地间,田间奔走的不只有农民,还有万千农资经销商,他们一手连着农村百姓,一手深入田间地头,用自己的脚步成为大地行者,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来自山西运城永济市的农资经销商刘建民便是其中的一员。
做农资大道至简
今年55岁的刘建民,进入农资行业已有14年,他认为,做农资要大道至简,说白了就是要“做减法”,不追求代理多个品牌肥料,14年来他逐步减到还剩一个品牌,扎扎实实把一个品牌做好。
刘建民说,“做农资”要做“服务商”,并不是单纯把肥料卖出去,而是要给老百姓更好的服务。品牌一多,服务难免就跟不上,要去“做减法”,“一米宽,万米深”,减少品牌数量,增加产品服务。
进田间,走地头是刘建民的日常,了解种植户施肥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种地遇到的难题,在面对一些种植户想要增加施肥量来提高产量的做法,刘建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施肥要做减法”,这是他经常对种植户说的一句话。不盲目追求增加施肥量,科学合理给庄稼施肥,减肥还得增效,其实这就是做数量的减法,品质的加法。
这个劳动节,刘建民也没闲着,备肥、配送、下地忙得不亦乐乎,用他的话说,“忙就忙点,要让运城地区的农民朋友,庄稼种的一年比一年更好,效益一年比一年更高!”
14年来,刘建民从选肥到用肥,从田间到地头,从多品牌经营到专营,别人在追求品牌数量的同时,刘建民在做着减法,表面上减的是品牌数量,实际上加的是对老百姓的服务,对种植户的负责。也正是因为这种责任心,刘建民赢得了年销售一万吨的成绩,更让自己服务的种植户有了好收成。
刘建民(左)
刘建民(中)
80后新农人风采
来到陕西渭南,80后新农人李娜正在市场忙碌,别看是个80后,李娜干农资却有17个年头,她认为“新农人”这个称呼很符合自己:年轻有冲劲,敢于创新和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度,虽然自己是女同志,但做起农资来毫不逊色,该下乡下乡,该下地下地。
这个五一,农资经销商李娜也是忙个不停,她介绍到,当地樱桃、冬枣、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已经进入开花坐果期,农户开始进行坐果期施肥工作,为以后的硕果累累做好准备。她说,做农资就是做人,你这个人不被行业认可,产品也没法销售,所以要对农户尽心尽力,人家才会信任你。
当地经济作物主要以施用水溶肥为主,自己要确保肥料足量供应。同时也和基层经销商及时沟通,保证肥料能送到田间、用到地头。李娜说,“这个劳动节真是闲不住了!”,她坚信,80后新农人一定会在农业这片领域创造出更大的一片天地。
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像刘建民、李娜一样的大地行者,他们通过一步一步的脚印,一点一滴的工作,传递农业力量,助力农业发展,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农业才会更强,农强方能国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一劳动节,此时此刻,很多农资人没有放假,依然选择奔走在广阔天地间,让我们也对他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80后新农人 李娜
李娜(左)
“科技兴农”在地头
农业生产同样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从面朝黄土到智慧引航,他们察农情、送技术、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广阔田野有了大智慧。他们便是田间“科学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田家勤力作,共盼丰收年
五月,北方的小麦尚在灌浆,南方的沃柑开花坐果,但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海南,这里的情况却“有些特殊”。作为我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各种热带作物在这里蓬勃生长,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当地种植结构“与众不同”,丰富了全国各地的“菜篮子”“果盘子”。其中,芒果作为当地第一大热带水果产业,在海南已迎来丰收。
科技助力 芒果不“忙”迎丰收
“现在三亚这边芒果基本上都摘完了,他们就是剪枝、清园、洗树、施月子肥......差不多得一直搞到八月份吧。”
农资业务员郭建伟为我们介绍到,进入五月份,海南各地芒果已经基本采摘完毕,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清园,施肥,防治病虫害,为来年芒果高品质生长打好基础。三亚当地各芒果园内,各品种的芒果基本全部下树,种植户忙的也是不可开交,而这份忙碌将持续三个月之久。
“之前刚来到这边市场的时候,就会经常下到果园里去看。摘果的时候,他们(种植户)准备施肥的时候,就会下去帮他们做做对比,测一测果园土壤的情况,给他们推荐合适的肥料。随着这几年我们的推广,他们都看到了效果,也比较认可我们,所以现在我们基本上没事就不往果园里去了。”
对郭建伟来说,海南便是他的“主阵地”。就在四月中旬时,芒果尚处于采摘后期,他和农化服务老师马金华来到了三亚新天地芒果种植基地内,对种植户莫启达400亩芒果的品质及果园土壤,进行了检测:按照他们推荐的施肥方案,莫启达有100多亩芒果少施一次肥,品质还有所提升。同时土壤养分含量及酸碱程度,较之前有了很大改善,让种植户莫启达省了不少功夫,芒果种植不再“忙”。
农资业务员 郭建伟
农技推广 线上线下忙不停
“因为我们不会在一个地方待特别久,所以有的种植户遇到问题,基本上就是给我们打电话,或者发微信,我们就可以帮着线上去指导,去解决一下。”
与郭建伟不同,作为一名农化服务人员,马金华经常要在全国各地跑,一年也就回一趟家。用他的话来说,从海南到黑龙江,整个中国东半部分沿海地区都是它的“阵地”。就在半个月前,编导还和他在海南三亚一起拍摄,而当再联系他时,他已经到了山东青岛。
“阵地”跨度大,服务“战线”长,手机便成了他线上为农服务的“好帮手”!他告诉我们,很多种植户会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与他联系,沟通自家地里作物的出现问题,寻求解决的法子。
农化服务人员 马金华
道载天下,礼让田野
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农民的微笑,田间“科学家”们穿行于乡间田野,忙碌于田间地头。从清晨的日出到深夜的星空,他们不怕坎坷泥泞,把科技带到绿色田野,把丰收送向万户千家。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业人一年的辛苦劳作,丰收便是最好的回报。其实不论广大农民朋友,还是农资经销商,又或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他们都是奋斗在三农一线的农业劳动者。
五一国际劳动节,在这个属于每一位劳动者的节日里,《中国农资秀》向全天下的三农从业者送上祝福,辛勤耕耘的你们,是最平凡的伟大,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