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主题: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话题
节目嘉宾:弥勒市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相关领导
节目主持:欢欢
播出时间: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00—11:00
播出频率:弥勒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 FM103.3)
网络收听:蜻蜓FM 喜马拉雅
2月23日上午10点,弥勒市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相关领导做客弥勒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的政风行风栏目《弥勒热线》。
在1小时的节目中,各位嘉宾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话题与听众及网友们进行分享和交流。
2020年弥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6大成效
一、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82.7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26.56万亩;水果种植面积达32.87万亩;花卉种植面积达4.23万亩、鲜切花产量13199.8万枝;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9万亩。
全市烤烟种植面积15.03万亩,共收购烟叶42.03万担;
全市肥猪出栏80.4万头,同比增长18.4%;牛出栏7.6万头,同比增长5.6%;羊出栏21.4万只,同比增2.4%;家禽出栏1244万只,同比增长10.7%。
肉类总产量达10.8万吨,同比增长30.1%;禽蛋产量0.9万吨,同比增长33.6%;牛奶产量1.53吨,同比增长15.1%。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2.6万亩。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弥勒市2.7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56万亩。
推进弥勒花卉园区项目建设,年内园区新增投资1.82亿元。目前,园区已入驻花卉企业15户,种植大户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流转土地25224.18亩。
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覆盖弥勒市12个乡镇。目前,全市12个乡镇91个项目实施主体已全部完工。
三、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全市开展蔬菜定量检测208个,合格率达100%,快速检测农产品3621个,合格率100%。
全市20家企业纳入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平台重点监管、50家企业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平台重点监管;
全年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及瘦肉精抽检,合格率99%;
规模养殖场产地检疫率达100%;
圆满完成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春防工作,免疫合格率等各项指标均达或远超规定标准。
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目前全市累计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2个,认证面积达27.15万亩。
云南弥勒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灯盏细辛)入选2020年云南省“十大名药材”;
弥勒品元园艺有限公司(切花玫瑰)入选2020年云南省“十大名花”;
2020年10月云南红河神泉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印象葡萄烈酒”获得“中国名特优商品”认定。
五、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累计建成农村卫生户厕99767座,覆盖率达91.2%;行政村所在地卫生公厕覆盖率达100%。
2020年,完成省评(省、州、市)美丽乡村10个,完成州评(州、市级)美丽乡村100个。
2020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87%,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87%,农膜回收率达85.2%。
六、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完成1246个村(居)小组清产核资及47.6万人村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清产核资及村集体成员身份确认率均达100%;
农村集体资产总额25.93亿元,完成股权设置及量化的村、组227个,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村组1244个;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回头看”,梳理解决确权过程中的问题;
年内新增流转土地5818亩,全市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7.77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认定家庭农场12个。
2021年弥勒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向
一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是着力推动农业绿化发展。
三是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推进弥勒市现代花卉产业园、弥阳乡村振兴示范园区、新哨-东风乡村振兴示范园区、竹园-朋普乡村振兴示范园区、虹溪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建设。
四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五是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2021年力争土地流转5000亩以上,新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以上。
弥勒市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
二是全面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全市共计确认成员身份达47.64万人。
三是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四是完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建。各村、组召开了股东(成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制定了组织章程。
目前,全市已成立1245个集体经济组织,其中:村级134个,组级1111个。
弥勒六举措打造“绿色食品牌”
一是抓优化布局,强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境内昆河公路为轴线,由北向南,引导产业优化布局,构建“一带两区一河谷”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下,着力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是抓绿色有机,提升农产品品质。组织开展产品认证与体系认证工作。
三是抓品牌创建,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四是抓平台建设,提升科技服务能力。鼓励各经营主体通过天猫、淘宝、拼多多、抖音及企业自建微信小程序等平台销售农产品。
五是抓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建设。产地初加工建设方面,组织企业开展分拣、包装、冷藏等商品化处理,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六是抓龙头企业培育,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弥勒市集体经济发展的3个典型案例
一、依靠旅游业发展起来的西三可邑小镇
可邑小镇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集体经济。村小组引导和规范村民从事旅游服务,培养出一批“旅游积极性高、发展旅游意识强、具有旅游开发头脑”的现代农民,实现农民和村集体经济双脱贫的目标。
运营公司租用可邑村山地、林地2200亩,用于景区建设,年支付租金210万元,公司吸纳当地村民500余人参与景区演员、保洁、绿化、栽种、保安、观光车驾驶等旅游服务,人均月工资2200元左右,年支付工资500余万元。
有80多个村民在景区自主创业,开办农家旅馆16户,农家乐餐馆36户,农家手工艺商家、摊点16户,实现年旅游收入627.4万元。
二、依托煤炭资源发家致富的山兴村
山兴村通过煤炭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在村小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山兴村的经济脱离了传统农业,逐步多元化发展。
投资2.3亿元,建成年产10万吨的锰系铁合金厂,有职工180人,2020年产值达7亿元,目前已发展为云南省最大的锰系钛合金厂。
成立弥勒市鑫润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为拥有各类工程机械设备的专业工程公司,就业人数30余人,2020年预计盈利1000万元左右。
注资1亿元参与弥勒市商会有限责任公司红河水乡建设项目,占股15%,成为红河水乡第二大股东。
山兴村依靠煤炭起家,但最终跳出煤炭产业,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向冶金、建筑、建材等领域发展的路径。
三、依托土地开发利用,逐步富裕起来的城关六组
城关六组用土地和集体留存资金与城关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发房地产等业务,现产业发展到房地产、商铺、停车场、小区物业管理等多个行业。
村小组再通过土地租金、房屋租金等收入来回哺村集体和村民,解决村民的生计问题。
城关六组利用闲置的各类房产设施、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一步步把小组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起来。
弥勒广大养猪户如何防控非洲猪瘟
一是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
二是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蜱虫接触,以及做好蜱虫的驱杀工作。
三是严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四是强化提升养殖户的疫病防控意识,自觉做好圈养舍饲等非洲猪瘟各项防范措施。
五是坚持自繁自养,需引种时要控制好种畜的引进过程,加大检疫力度。
六是积极配合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病监测排查,特别是发生猪不明原因死亡等现象时,应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
养殖户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应符合6 个条件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二章第十九条“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场所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二)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三)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四)有为其服务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
(五)有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
(六)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动物防疫条件。
举办养殖场必须要具备以上条件,方可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二章第二十条“兴办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具相关材料。
受理申请的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合格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申请人凭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一、网页收听:
二、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收听:
各位听众朋友可以拨打热线电话:“6220600”和电台听众群367312479把您的问题和我们的节目嘉宾进行交流,也可以向我们留言,来反映您的问题。